發布時間:2022-11-13 08:39: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城市設計中BIM技術的應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建筑行業呈現出顯著的信息化發展特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建筑行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并逐漸擴展到城市建設中。基于BIM理念及BIM技術的優勢,城市設計中bim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城市設計的個性化、信息化、科學化及合理化發展,能夠豐富城市設計的方法與技術,提高城市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對于BIM技術在城市設計中的應用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1城市設計及BIM技術分析
1.1城市設計分析
城市設計又被稱作都市設計,主要是指將城市作為研究對象開展的設計工作。和注重數據、較為抽象的城市規劃不同,城市設計更為注重圖形,具有具體化及圖形化的特征。城市設計的目標在于創造更為良好的生活環境,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城市設計中應用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如GPS、GIS以及RS等,大大提升了城市設計的科學性及合理性。但是在城市居民需求不斷增加的發展趨勢下,城市設計中傳統空間分析方法的不足逐漸凸顯出來,設計人員需要應用提高分析及決策水平的空間分析工具,確保城市空間形態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目標。BIM技術就是有效的工具,具備較強的計算能力及表現能力,可以實現城市設計的可視化,有助于城市設計的精細化發展。BIM技術在城市設計中的應用可以實現城市設計的個性化、合理化、信息化及科學化發展。從個性化發展角度而言,BIM技術可以將設計圖紙從二維轉變三維,實現真正的空間設計,設計人員可以通過三維模型的構建,明確復雜曲面間的空間定位以及搭接問題;從合理化發展角度而言,設計人員可以通過BIM信息模型進行城市設計項目相關數據的計算,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方案的調整,確保城市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從信息化發展角度而言,BIM技術可以支持多樣化的數據表達及信息傳輸,實現了城市設計項目相關信息的共享,有助于城市設計的信息化發展;從科學化發展角度而言,BIM技術可以與GIS系統、GPS系統等技術進行配合應用,采集城市氣象數據以及城市GIS數據,為城市設計提供可靠的參考資料,可以提升城市設計方案的科學性。
1.2BIM技術分析
BIM技術可以實現二維到三維及多維的發展,在設計規劃及表現能力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在Navisworks、Bezier以及B-Spline等功能的支持下,BIM技術可以構建傳統設計方法難以呈現的異性建筑形態,有助于建筑及城市設計的個性化發展。與此同時,BIM技術在城市設計中具備一定的過程維度及價值維度,提升了城市設計水平。就過程維度而言,在各個行業注重全生命周期的背景下,BIM技術的信息交換功能,可以實現信息共享,有助于城市設計的可持續發展;就價值維度而言,BIM技術通過AutodeskProjectVasari等軟件的應用,進行項目形體的有效創建,在提高城市設計項目數據分析準確性的基礎上,對城市設計方案進行多項性能分析,構建最佳的城市設計方案。如通過太陽輻射的模擬,對誠實設計項目的能耗進行分析[1]。
2BIM技術在城市設計中的應用
2.1BIM技術在城市設計中的應用內容
在城市設計中,BIM技術主要通過城市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應用,實現城市設計規劃、設計、管理與施工水平的提升。在實際應用過程中,BIM技術主要通過GIS系統及CAD技術的應用,構建相應的BIM模型,實現城市設計不同層次的管理。技術人員需要將BIM技術作為應用層,并在BIM模型中導入GIS系統采集的數據,將GIS系統的優勢和BIM技術的優勢融合在一起,從二維及三維兩個角度開展城市設計。在城市設計的規劃階段,BIM技術可以應用于建筑整體界面的設計中,能夠在施工招標之前就明確最佳的街區模型;在城市設計的設計階段BIM技術可以用于施工方案的模擬及分析,選擇最佳的施工方案;在城市設計的施工階段,BIM技術可以實現施工全過程的可視化管理,及時找出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保障城市設計項目的有序進行。與此同時,BIM技術還可以用于施工進度的模擬,在Navisworks的支持下,實現施工進度的3D、4D及5D模擬。其中,3D模擬可以動態地展現建筑的施工進度;4D模擬可以體現出不同施工進度對于施工現場周邊街區產生的影響,包括交通影響、噪聲影響等;5D模擬可以體現出不同施工進度的成本狀況。由此可以看出,BIM技術在施工進度模擬中的應用,可以幫助規劃管理部門有效控制城市設計項目的質量、社會效益及成本[2]。
2.2BIM技術在城市設計中的應用實例
本文將城市設計中的某醫院綜合樓項目為例,分析BIM技術在城市設計中的具體應用。該綜合樓項目的總面積為87043m2,由住院部、手術部、配液中心以及設備用房所組成。綜合樓地下三層分別是供應中心(地下一層)、停車場(地下二層及三層);地上一層是綜合樓大廳、地上二層是ICU病房、地上三層是手術部及設備用房、地上四層是各個科室的病房。醫院綜合樓不僅涉及到建筑領域的知識,還包括醫療領域的知識,所以醫院綜合樓項目的建筑結構相對復雜,具有功能多樣化特征,為了保障城市設計的科學合理性,規劃人員在醫院綜合樓中應用了BIM技術,具體應用內容如下:在城市設計項目規劃階段,規劃人員通過RevitArchitecture、RevitStructure、RevitMEP進行模型的構建,Revit可以保障模型信息數據的全面性,使建筑功能結構模型與項目實際保持一致;將構建的模型導入到AutoCADCivil3D中,根據GIS系統采集的公用設施點及房頂部分等地理信息,進行交通結構模型的構建,并在GoogleEarth中導入交通結構模型,分析醫院綜合樓項目對周邊街區交通狀況的影響;最后,在所有結構模型的基礎上,利用Autodesk3dsMax進行城市設計效果圖的構建。在城市設計項目設計階段,設計人員將所有功能結構模型轉換成DWF格式,并導入到AutodeskNavisworks中,對綜合樓結構構件及建設應用設備進行分析,在保障綜合樓項目質量及進度的基礎上,降低綜合樓施工的能耗。與此同時,設計人員在手術部及ICU病房的二次裝修中應用了BIM技術,根據BIM模型的模擬結果,在ICU大廳中設計了十張開放式病床;在ICU病房區域設計了一間雙人病房、負壓病房、四人病房以及三間單人病房。在城市設計項目施工階段,ICU病房區建設了醫護辦公區和ICU衛生通過區。基于BIM技術下的Revit功能,施工人員可以獲得準確的房間面積、標高等施工數據,可以提高綜合樓施工項目的技術水平,通過三維模型的應用,有效避免了二維圖紙表述不準確導致的返工問題,在保障醫院綜合樓項目質量的同時,節約了施工成本[3]。
3結論
綜上所述,BIM技術可以提升城市設計水平,值得推廣應用。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城市設計人員需要認識到BIM技術的優勢,貫徹落實BIM理念,應用BIM技術進行城市設計項目模型的構建,通過對模擬模型的分析,保障城市設計項目的質量,降低城市設計項目的能耗及成本,為城市居民營造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武曉月.BIM技術在城市道路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17):143.
[2]李娜,胡敏,于政喜.BIM技術在城市綜合體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建筑知識,2017,37(08):69.
[3]王民治.BIM技術在城市軌道交通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家,2017,5(04):91~92.
作者簡介:史波(1983-),男,中級,本科,主要從事工程設計、項目管理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