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12 08:43:2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茶文化理論下音樂教育與文化傳承,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文化傳承與情感認知是音樂教學活動中,對現有教學方式進行變革的具體訴求,在融入文化內涵的教學活動中,其對我們全面推進音樂教育創新,有著極其重要的教學啟迪和認知。在當前音樂教學活動全面改革的時代背景下,融入文化內涵,不僅是當前音樂教學活動創新的突破點,更是變革了傳統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動參與整個課堂學習的“尷尬局面”,通過合適的文化素材融入,從而讓學生在具體的音樂課堂中學習文化知識和情感思維。
在當前具體應用茶文化時,需要注重從文化的多樣性和情感內涵的深層次詮釋出發,在融入合適的文化素材基礎上,從而實現茶文化的有效應用與認知。在茶文化理論認識與應用時,其基礎是物質元素,完善的茶文化體系是建立在茶葉這一產業基礎上所形成的,尤其是隨著茶葉產業生產規模不斷,整個茶文化機制的理念內涵也日益豐富。當然,整個茶文化機制中也包含了諸多文化素材,完善的茶文化體系中,其中包含了系統化的文化素材,比如茶歌、茶詩、茶畫藝術等等,都是當前我們對這一文化體系形成綜合理解的關鍵。在對茶文化體系進行具體理解時,要注重從具體的文化素材理解切入,通過具體的價值傳遞和文化感知,從而實現對這一文化的有效認知。更為重要的是,茶文化也是一種精神理念的生動詮釋與表達,茶文化中所包含的創新精神與人文思維,尤其是文化存在的包容性,正是目前我們理解認知與詮釋茶文化的重要切入點。茶文化在各個時期都有著生動展示,其中所詮釋的文化體系正是基于文化包容性出發的,只有詮釋這一文化的包容特點,才能真正實現該文化的理想效果。
2傳統音樂教學活動的問題不足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活動中,老師很難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予以有效掌握。因此,在當前音樂教學活動時,通過對學生預期的音樂學習內容進行合理化引導,讓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合理表述,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反饋、點評,從而在加深學生對所學音樂知識理解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音樂演唱能力等等。比如,在整個音樂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針對部分教學內容的詮釋與表述,不僅需要注重對音樂內容的教學,也要注重相關情感的表達。通過使用良好的教學機制,能夠使得學生自身的識別能力得以有效提升。音樂教學活動中所涉及的內容,不僅是一種音樂知識,同時也是文化體系的生動詮釋與表達,更是一種情感理念的生動表達。所以,整個音樂教學活動,如果想要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就必須注重對學生進行系統化的文化知識引導,乃至情感理念的培養與詮釋。因此,在學習音樂知識時,學生所接觸到的不僅僅是音樂知識,更是理解音樂知識,以及探索音樂知識的具體過程。在學生參與音樂知識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布置音樂教學任務,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通過結合具體的教學任務,進行自主學習,通過具體參與,實現音樂知識內容的有效汲取。比如,在開展古典音樂教學“春江花雨夜”時,可以讓學生對該曲目的相關創造背景進行分析,只有理解該曲目的創作背景,才能實現最佳教學效果。當然,音樂課堂也絕對借助學習形式,通過深化學生交流體系,從而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形成有效理解。
3音樂教學的文化傳承訴求分析
將文化內涵融入到整個音樂教學活動之中,不僅符合音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特點,也是當前整個音樂教學活動全面優化的關鍵所在。正是當前整個音樂教學活動,實施文化傳承的價值所在。音樂藝術作為一種情感化的表達方式,只有從文化理解角度出發,認知音樂教學活動中的文化內涵,才能真正意義上讓學生理解音樂課程的內容,并且發揮音樂教學對學生培養的一系列重要影響。對于當前我們所實施的音樂教學活動來說,很多老師所關注的更多是對學生音樂知識的基礎練習,以及相應的演唱訓練等等,這實際上只是從音樂學科的“表象”出發,所開展的教學活動。但是,在新課程教學活動深度推進過程中,其中對整個音樂教學活動也提出了更加復雜的訴求,尤其是對音樂教學的目標提出了更多要求,具體來看,除了提出要全面培養和孕育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外,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以及引導學生學會從整個教學活動中尋找相應的文化素材與及情感理念等等。對于音樂教學活動來說,其中所包含的素材內容極為豐富,比如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除了教學內容外,也有基礎的文化理解與情感認知。因此,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想要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不僅需要有完善的文化內涵,更需要有良好的教學素材。
對于當前音樂教育活動來說,其中所需要的內容極為多樣,除了豐富生動的文化素材外,相應的精神理念與包容精神,也是整個教學活動創新實施過程中的重要要求。結合茶文化體系的包容性與創新性,以及豐富生動的茶樂文化、采茶舞藝術內容,都是當前我們在開展音樂教育活動時,對茶文化進行合理理解與應用的關鍵。因此,在茶文化理論啟迪下,當前整個音樂教育活動實施過程中,需要從以下視角出發:對于音樂教學活動來說,其中所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除了發聲、氣息等音樂基本功外,還有文化意識和精神理解等諸多需要學生在整個音樂學習過程中,所需要自發尋找的內容。所以,如果單憑老師自身的講解,不僅很難予以系統化的講述,也無法讓學生在整個音樂學習過程中,形成相對有效的音樂知識理解與學習。因此,在音樂教學全面創新的今天,如果我們想要讓音樂教學實現最佳效果,就需要探究合適的教學理念與方法。特別是要從音樂教學的文化屬性出發,通過選擇合適的文化內涵和人文氣息,從而讓學生真正去體會和品讀該教學活動中所具有的文化理念。當然,從音樂藝術的本質特點看,其實際上也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形式,因此,應該從文化交流與傳遞的視角出發,通過融入和借鑒多種文化元素,從而實現理想的教學創新。在傳統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受教學認知的局限性影響,未能從文化融合的角度來進行教學創新,所有教學內容之間并未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融合,比如未能把聲樂教學與樂器教學相結合,整個教學活動并不生動,很多學生自己并沒有形成融合表達與文化理解的機會。因此,使用多種內容融合教學、合作教學的實施方式,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得到了表達的最佳機會。在音樂教學時,要“著眼”于文化傳遞,對于音樂學習來說,其所具體需要的是基礎扎實,且極具文化意識的專業性人才。當然,對于音樂來說,其中最大的特殊性在于豐富完善的文化內涵,以及完善的情感理念,所以,老師不能機械、死板的開展音樂教學,要嘗試將學生的人文意識和創新思維培養放在音樂教學的首要位置之中。使用合理的音樂教學方式,能夠對學生自身在整個音樂課堂上的具體學習狀況,予以及時反饋,從而為整個音樂教學活動的全面創新,注入新活力。
5結語
在當前音樂教學活動日益注重創新的今天,整個音樂教學活動時,其中所關注的內容日益多元,除了基礎理論知識外,系統化的文化傳承也是目前我們需要融入的新訴求。所以,要充分注重對音樂教學形式進行豐富創新,通過完善教學方式,從而使得學生自身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音樂專業課程知識的理論學習與音樂教學的實踐活動中。當然,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做好音樂教學指導,為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答疑解惑。
參考文獻
[1]徐文武.新文化中的學校音樂教育與音樂教師———釋讀《音樂教育》(1937年十一、十二號)[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7,(03):104-105.
[2]王玲.音樂教育專業鋼琴實訓教材建設的思考與實踐———以晉中師范高等??茖W校藝術系《鋼琴基礎》教材建設為例角[J].黃河之聲,2017,(10):112-113.
[3]楊和平.中國現代基礎音樂教育的倡導者———由陳洪的《部定初中音樂課程標準檢討》說開去[J].當代音樂,2018,(03):101-102.
[4]安維彧.試論應用型高校大學生英語混合式翻轉課堂教學———以茶文化為例[J].福建茶葉,2018,(03):122-123.
[5]曾瑞玲.茶文化視閾下廣西羊角長鼓舞的傳承途徑探析———以學前教育為例[J].福建茶葉,2018,(04):105-106.
作者:劉海濤 單位:黔南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