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08 09:08:0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農產品金融化問題思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近年來,農產品金融化已成為對全球農產品市場出現價格上劇烈波動的重要推手。在此背景之下,愈來愈多的農產品品種成了金融交易過程之中的標的物,這不僅為各位投資人增加了投資之良機,而且還為農產品領域企業增加了保值的途徑。同時,農產品金融化也對本行業之中各主體精準掌握農產品價格的未來發展趨勢提高了難度,這就需要切實掌握農產品金融化的實際原因,從而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控制其對我國農產品行業的負面影響。
1農產品金融化闡述
所謂農產品金融化,主要是指在農產品市場之中,金融市場的具體行為、金融機構和全體從業人員在本行業之中的運轉具有愈來愈重要的作用。由于金融市場的功能被不斷地增加,所以將農產品的商品屬性加進金融屬性,讓其能夠成為可實施交易行為的金融工具。在該背景之下,農產品價格體系出現了相當顯著的杠桿作用,而且最后把小規模價格波動轉化成大面積全面價格增長,從而提升了農產品在價格上的劇烈變化程度和供求關系具有的不確定性。所以,探究農產品金融化問題顯得極為迫切。
2農產品金融化成因分析
之所以會出現農產品金融化,最為根本的原因是過多錢用于購置過少的農產品。過于寬松的貨幣政策與超量化貨幣數量供給則是農產品金融化的重要基礎。從國外與國內兩個市場來考慮,農產品的價格出現大面積提升,均和流動性過剩之間具有極為密切的關系,而且均以流動性過剩為其基本條件。然而,我國農產品金融化不僅和流動性過剩具有緊密聯系,而且還和經濟轉型升級的背景、農產品產業發展的階段性特點之間具有很大的關系。一是出現農產品金融化的本質和我國經濟持續發展之中的以農補工政策導致農產品整體價格被迫下降具有必然的關系。通過學習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先進經驗,絕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均把積極開發資本密集類型的重工業產業視為最重要的政策發展方向。然而,發展中國家積極開發重工業的戰略還不符合其所具有的要素特點。對于相對較為便宜的勞動力資源,在一個國家經濟起步之初還不具有推動重工業發展的相應資本。一旦依據市場開放規律運用市場機制來安排資源,因為缺少足夠的資本,也就會造成重工業無法實現很好的起步,自然就無法實現預期目標。所以,在現代市場環境之下,政府不應只注重開發重工業,而且要運用宏觀政策創設出相應的條件,比如可運用價格體系的制約,創建出迥然不同于市場化運作的新型價格體系。二是出現農產品金融化和當前我國農產品行業發展所具有的弱質性直接相關。因為我國土地過于零散化,農產品生產方式導致農民群眾在市場當中十分被動。因為我國農民群眾絕大部分屬于分散化生產,尚未建立起統一化的專業合作組織開展統一化生產經營活動。那些大型或者集團型農產品企業在當前市場中就具備了非常大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因而在農產品定價的博弈中通常都會處在優勢地位上,從而為投機性資本進入其中囤積炒作打下了基礎。三是期貨市場以及電商市場的迅猛發展也為資本進入到我國農產品市場之中創設了較好的條件。當前,我國農產品期貨交易的類別愈來愈豐富,交易總額也在不斷地增加。和農產品相互聯系的各類理財產品、基金品種等持續產生,甚至于金融機構也在持續研發與農產品相關的新型理財產品,為更多的資金進入到農產品領域拓展出了全新的途徑,從而成為推動農產品金融化的又一個重要因素。四是我國農產品市場對外開放包容度的持續提升為國外資金的進入提供了途徑,這就為我國農產品金融化打下了外部環境的基礎。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全球化戰略的高度重視,推動了生物能源行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從而導致農產品的需求量得到了極大地增加,而愈加寬松化的貨幣發行政策、更為超量化的貨幣供給政策等,則為農產品金融化予以資金上的鼎力支持。同時,還可運用對外貿易、貨幣匯率以及期貨市場等多種不同的形式。全球資本市場之中的震蕩化也會進一步促進我國農產品的價格上下加以波動,而全球范圍之中農產品市場的大力融合又進一步導致了我國國內農產品市場的復雜變化,從而為投入更多資金進入到農產品市場之中創設出了足夠的利潤預期值。
3我國農產品金融化的應對措施
3.1創建更為健全的農產品金融化服務機制
農產品的金融化是如今我國農產品行業必須要面對的形勢,為此應當采取要創建起更為健全化的農產品金融化服務機制。首先是要完善我國農產品的金融服務機制。和西方國家健全的農產品金融服務機制比較起來,中國尚處在發展的起步期,為了進一步拓展商業銀行在農村地區市場之中各類網點之覆蓋面,就應當進一步創新和農產品相關的各類金融類產品,從而為相關農產品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融資等有效服務。要創建更有實際效用的農產品保險新品質,把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所要面對的各類風險分散至由農民群眾、企業以及政府等有關各方一起加以承擔,并且積極鼓勵農產品生產企業運用金融方式規避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各類風險,以求保障農產品價格保持相對穩定。其次是要運用金融衍生類工具以避免農產品價格等方面的風險。隨著近些年來農產品期貨、期權等相關金融衍生類工具的應用變得愈加頻繁起來,這些工具在農產品價格預期和指導農產品生產上具備了很大價值,不但能夠保持農產品價格具有穩定性,而且還可進一步控制農產品對外交易的成本。在當前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愈來愈顯著的當下,農產品生產的聯動性愈來愈大,從而推動了國內外農產品價格上逐步趨近,通過完善涉農類商品的期貨市場,能夠極大地提升我國農產品對于國外農產品價格變化所具有的應對能力。最后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進程。因為我國缺少在農產品國際市場之中的足夠話語權,所以必須大力推動我國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進程,如此即可增加我國在全球農產品市場之中的定價權。
3.2形成更加科學的農產品商業信息披露體系
我國農產品價格之所以會出現波動,主要是因為市場的信息還不夠透明,農產品生產者并不了解銷售狀況,以至于生產和消費之間常常出現無法平衡的情況,以至于出現價格上的短期波動。所以,一定要不斷強化我國農產品市場的網絡化運營建設,從而確保農產品的生產經營以及對外貿易能夠穩步推進。一是要大力推動農產品信息化系統創建工作。通過政府機構的大力指導,讓各農產品協會能夠組建起統一化的信息運營平臺,通過覆蓋生產、流通、銷售等不同的環節,讓政府以及各市場經營主體均可在第一時間掌握相關農產品信息。對農產品生產型公司以及農民,利用查詢手段即可得到很好的指導,從而實現科學生產。對有關政府部門則可快速依據市場行情調整農產品政策,確保農產品市場的安全。二是不斷提升對農產品市場中各類虛假信息的打擊工作力度。鑒于農產品期貨等載體的產生,一些不法者運用傳播流言的方式控制農產品價格的能力在不斷提升,為此要持續健全目前的農產品法律法規,強化對農產品市場中各類流言的打擊工作,切實穩定我國農產品市場的秩序。
3.3增加對農產品技術方面的研發投入
和西方國家已經相當成熟的農產品生產機制比較起來,中國的農產品生產具備了生產較為分散、總體技術滯后等特色,太過依靠農產品資源而非依托于農產品技術的持續發展,而農產品生產又具備了相當大的不可確定性,也易導致農產品市場出現價格上的上下變化。為此,應當更加注重農產品技術的開發工作,深入協調農產品技術開發體系,更加關注農產品的基礎研發工作,在最大限度上提升農產品科研方面的經費,并且運用制度保障研究經費能夠用于技術研究實處。要深化有利于現代農產品技術開發以及推廣等創新機制,從而推動農產品開發和實際市場形成更為精準的聯系,運用生產環節和市場銷售之間的良性互動,維持農產品的價格不至于出現波動。
3.4改進現行的農產品市場監督管理體系
近些年來,中國農產品市場中頻頻出現價格劇烈波動的情況,這些均是農產品炒作的結果,體現出我國農產品價格監督管理工作存在著諸多問題。目前西方發達國家對農產品市場的管理均相當嚴格,對于農產品投機和炒作也進行了從重從嚴打擊,這對全面穩定本國農產品價格具有重大意義。為此,我國應當積極借鑒,改進目前的農產品監管體系,形成更為嚴格的市場管理體系。一是要強化對農產品整個過程之中的交易活動的實時化管理。不管是在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還是流通環節之中,全部信息均要公開、透明,有必要時還應當及時向社會公眾公開,并且積極指導生產鏈中的所有企業精心做好準備。對市場之中的農產品不正常價格變化,要快速找出原因,實施有針對性的具體措施,快速落實農產品市場應急體系,并且做好對當地氣候和自然災害等相關情況的分析,從多個方面快速穩定市場價。二是要增加對外資進入到我國農產品市場中進行投機的行為監管。如今已經有愈來愈多的國外資本開始對中國農產品市場進行大量投資,以至于增加了我國農產品市場的風險程度。所以,一定要切實限制那些不合規的國外資本進入到我國農產品市場之中,并且有效防止產生農產品的價格被操縱。要運用好監控手段,準確搜集證據,快速打擊市場中的投機問題,從而切實穩定我國農產品市場的穩定度。
4結束語
總的來說,農產品金融化背景下的市場變動肯定會導致其價格的上下波動,從而展現出資本對于農產品領域所實施的巨大影響,這樣也就加大了農產品資本方面的屬性。農產品金融化會極大地影響到我國農產品行業的發展,而且還對我國農產品的未來發展前景產生了全新挑戰,唯有切實適應于農產品金融化之發展趨向,通過順應形勢發展,讓金融市場中的雄厚資本能夠被我國農產品行業加以利用,從而切實推動我國農產品行業實現更加健康平穩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翟雪玲,徐雪高,譚智心.農產品金融化概念、形成機理及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J].中國農村經濟,2013(02).
[2]文時萍,左璐璐.國際農產品金融化趨勢實證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
[3]溫鐵軍,計 晗,高 俊.糧食金融化與糧食安全[J].理論探討,2014(05).
[4]周士躍.糧食金融化問題研究綜述[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4(06).[5]柯楊敏,宋長鳴.大豆金融化趨勢及其對現貨價格影響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5(05).
作者:劉開華 單位:長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