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0-31 08:56:3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高中體育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運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分層教學概念淺析
分層教學指的是教師根據學生當前知識水平、能力水平、身體素質、潛在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分組,在分組過程中把水平相近的學生歸為一個整體并在教學方式、方法上區別對待,實現具有不同基礎的同學,受到符合自身發展的“區別式”教育,最終實現班級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微課“個性化”分層學習模式
微課“個性化”分層學習模式的優秀在于知識的分層,是基于互聯網技術下衍生出的全新教學方法,指的是教師在微課構建過程中,通過對不同基礎、思維、能力同學的分析,制作出有所區別的學習課件、教學目標、訓練內容、考核體系。學生通過網絡云平臺循序漸進、由淺及深地選擇與自身發展相適應的學習材料,每當學生完成一個層級的學習就會自動進入下一個層級的學習。當前數據存儲技術的成熟能夠為知識點分層學習提供基礎保障,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個性化選擇教學進度,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課堂教學“分層互動”模式
“分層互動”模式作為一種課堂策略存在,此模式下的分層教育具有隱形特性,所以可以稱其為隱形分層。通過對我國教育實情的分析后,隱形分層教學模式是適用于所有科目的。在運用過程中,教師首先需對班級學生進行摸底和測試,掌握班級內部學生的學習基礎、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身體素質。然后以差異性為基礎,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促使學生間相互幫助、共同進步。教師在學生分組學習過程中,需針對基礎較為薄弱的同學制定教育計劃,實現為每一位學生創造平等的受教環境。
(三)定向培養目標分層模式
此模式在高職院校運用廣泛,其分層指標為學生畢業后的去向。其主要內容為:在學生入學時就對學生進行考試和調查,通過摸底掌握學生的知識基礎,然后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畢業后是愿意繼續深造還是步入工作,在尊重學生和家長的意愿后,正確定位,把學生分為升學班和就業班,并針對不同班級的學生開展不同的教學工作。
二、分層體育教學對學生的幾點積極作用
(一)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學生在高中階段,正處于青春期,此階段作為心理的敏感期存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那些不平等的事物容易產生抵觸。分層教學是符合學生當前發展規律的,考慮了學生在心理、身體、等方面的特點,有效避免了學生對體育科目的負面情緒。在分層教學模式下,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學生間互相幫助能夠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實現學生在歡聲笑語中共同進步,促使學生具備自信、自強、互愛的良好品質。
(二)能夠增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分層模式下的體育課堂,教學計劃是由學生實情進行構建的,在學習過程中具有針對性和適度性。在課上有教師的動作指導、有同學的互相鼓勵、有優秀學生的帶領和經驗分享,構建了一個互相幫助、互相進步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體會到在體育運動中存在的激情和快樂。
(三)增強了班級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能動性
分層體育課堂中,教師的合理分組和適度的體育活動,能夠實現每一位學生都參與至體育活動中來。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學生由小組進行競賽,小組榮譽感能促使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爆發出驚人的潛能,分層教學還得以為每一位學生提供一個自我表現的舞臺。以此模式為基礎的體育課堂,使每一位學生的參與度都有效提高,學生以小組開展的競賽,時常能幫助學生收獲不一樣的體驗。
三、高中體育分層教學模式實施分析
(一)以班級為整體對學生進行分層
高中體育教師在分層教學制定階段,需對學生進行標準制定,標準可由學生身體素質、體育技能、體育基礎、意志品質等方面組成。通過考試和日常教學的觀察,將學生分為三個層級。第一層級的學生占據班級人數的20%左右,這部分學生運動能力強、身體素質好;第二層級的學生占據班級人數的60%左右,這部分學生成績和日常表現都中等存在;第三層級的學生占據班級人數的20%左右,這部分學生體質較差、在日常生活中基本無運動。教師在學生分層完畢后,不需要公布學生的層級和成績,有效地保護了每一位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學生分組完畢后的體育課堂中,教師對三個層級的學生進行比例分組,在組內需有優秀的學生作為“領頭羊”。在體育活動中,較為優秀的學生總能激發其他組員的運動熱情,實現了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
(二)教學方案需把所有層級的學生納入考慮范疇
教師在進行體育活動策劃階段,就需把所有層級學生納入考慮范疇,并考慮到班級學生的運動潛能,促使教學方式、活動內容、教學目標詳細化、具體化。保證班級內每一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有所收獲,身體素質也能夠不斷增強。教師對于那些優秀的學生需把其運動技能的提高作為教學目標,并不斷培養學生的挑戰意識;對于中等層級的學生,教師要根據高中體育教學大綱進行教授,實現學生掌握基礎的體育技能和體育知識;對于那些身體素質、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應多關心、多鼓勵,把培養這部分學生的體育興趣作為主要教學目標。
(三)對于學生的考核評價側重點應著眼于學生的進步
學生的期末考核評價作為分層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期末考核過程中,班級所有學生考核內容相同,不區別對待,考核標準可由期末測評、分層測評、學習熱情、小組互評等方面組成。在評價過程中,教師需關注每一位學生的進步,對那些進步較大的學生可進行鼓勵和獎勵,在學生有所突破時都能得到教師的肯定,這樣的評價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把熱愛體育運動的習慣拓展至大學生活中去。
四、小結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是素質教育下體育科目的必然發展趨勢,分層教學能夠確保班級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至體育教學活動中來,并通過具有針對性、漸進性、層次性的教學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促使學生在歡聲笑語中學習到了體育知識,并不斷增強自身身體素質。在運用過程中,體育考核、評價的分層能夠實現學生在有所進步時教師都能夠鼓勵、表揚,實現基礎較差的學生能夠重拾對體育運動的熱情。此外,分層教學中的分組合作模式,能夠實現基礎較差的同學在優秀同學帶領下增強在體育活動中的參與度,實現在班級內部養成熱愛體育、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學習氛圍。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分層教學模式,是符合學生發展的,也是符合素質教育目標的,為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邱雅敏.英語分層教學模式探討[J].機械職業教育,2003(10).
[2]王先榮.大學英語分層教學實驗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05(1).
[3]鄧曉琦,李思蘭.大學英語課程實施分層教學的設計[J].前沿,2010(11).
[4]趙慈愛.國外分層教學對我國外語教學的啟示[J].教育與職業,2009(20).
[5]李華.高職院校英語分層教學現狀及對策[J].絲綢之路,2011(10).
[6]梁智.分層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10).
[7]吳麗云,金筱艷,熊媛.班內分層教學模式探討[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作者簡介:王梅成,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惠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