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公文范文 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師德建設研究

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師德建設研究

發布時間:2022-10-16 09:03:0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師德建設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師德建設研究

師德,即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和必備的道德品質[1]。黨的十八大以來,明確提出成為一名黨和人民滿意的好教師要具有“四有”“四個引路人”和“四個相統一”標準,其中“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都是新時代對師德的明確要求[2]。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以應用型教育為主,但由于其辦學定位的特殊性,對教師師德建設方面缺乏重視,存在的問題及矛盾相對較多,師德建設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技術創新人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和業務水平。”[3]可見,加強教師師德建設是貫徹國家教育精神的需要。目前,國內外高校教師師德缺失問題層出不窮,加強師德建設的迫切性已被推至輿論頂峰,為保證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可持續發展,學校必須堅定不移地把師德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過程的首位,營造以德立身、立德樹人的良好育人環境。

1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師德建設現狀分析

1.1師德建設工作受重視程度不夠

新時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得到加強,尤其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重中之重,相較之下,對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關注則較少[4]。《教育部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教師[2014]10號)明確指出,要“將師德教育擺在高校教師培養首位,貫穿高校教師職業生涯全過程”。[5]而民辦院校由于發展時間短、基礎薄,學校在教師職業發展方面相對更注重培養教師的教學水平及應用能力,對教師師德建設則缺乏重視。多數院校師德教育僅僅依靠入職培訓,而后期極少組織教師進行學習考察或社會服務活動,師德教育效果微乎其微,接受過系統的師德培養的教師如鳳毛麟角。在對教師的考核指標體系中,大部分院校表現出“重實踐教學成果、輕道德教育成果”“重研究成果數量、輕道德培育質量”等現象,對師德考核較多都為“軟指標、虛指標”,并多采用個人自評及單位考評的形式,考評結果較缺乏實際意義,形式化嚴重。

1.2部分教師價值觀偏差

國家在2011年頒布了《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作為高校師德規范的權威文件,文件明確指出“愛國守法、敬業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為高校教師的行為準則[6]。由于近年來民辦院校發展迅速,普通本科向應用型本科轉變的數量增幅較大,其專任教師均肩負著繁重的教學及科研任務,無暇反躬自省。部分院校由于專任教師數量不夠、科研成果不顯著,存在鼓勵教師多兼課多進行研究、并給予豐厚的課時補貼及科研獎勵的現象,部分教師迫于生活的壓力導致價值觀偏差,逐漸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掙取補貼及獎勵上,既不注重提升學識水平、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上敷衍了事,自身“無扎實學識”;也沒有多余時間為專業學科領域做奉獻,甚至有學術不端的行為,自身“無理想信念”;并認為“育人”是輔導員或班主任的責任,事不關己,疏于學生管理,學生無法“親其師、信其道”,達不到“為人師表”的效果,脫離了新時代對高校教師發展的實際要求。

1.3缺乏實效性及可持續性

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師資隊伍,主要由專職專任教師及兼職教師組成,而專職專任教師多由應屆本科畢業生或研究生組成,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據了主力[7],導致教師隊伍在年齡、職稱、學歷結構上均不夠理想。一方面,聘請的兼職教師在自己學校本身就擔任著很多教學任務,一般流動性較大,其道德水平難以有效監控;另一方面,對于專職教師而言,青年教師偏多,中、初級職稱教師偏多,青年教師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呈現多樣性、價值觀及社會意識較薄弱,中、初級職稱教師則面臨更大的職業壓力,又因為培養機制發展不前,或者教師福利待遇、社會保障無法滿足教師生活需求,或者職稱評定、科研條件不完善,或者辭職考取碩士、博士、公務員等原因,均導致了專職教師流動性偏高、穩定性較差,使得師德建設工作難以取得實質性進步及可持續發展。

2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師德建設策略探究

2.1優化教師隊伍結構,穩定青年教師發展平臺

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是導致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師德建設工作存在問題的基本原因之一,學校必須采取合理的對策優化及穩定教師隊伍,促進教師自身發展。首先,要擴大專職教師的比例,將兼職教師的數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這樣既能克服兼職教師過多導致的難以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師隊伍穩定性的弊端,又能利用適量的兼職教師從各高校帶來的不同風格的教學方法和管理模式刺激自身學校建設。其次,要建立青年教師職業發展平臺。由于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應屆本科生或碩士研究生加入其教師隊伍,但大部分博士研究生會選擇福利待遇更好、發展平臺更高的一流院校或科研機構,導致其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越來越少,因此,學校應該制定相關政策,鼓勵青年教師在職報考高一級學位,促進青年教師向更高層教師學習,例如“導研計劃”“導博計劃”等等,使青年教師能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來提升自我水平;學校還可結合自身實際和當地經濟發展狀況,校企合作,組織青年教師到企業頂崗或掛職鍛煉,使青年教師有更多機會自我發展[8],提升教師穩定性。

2.2職前培養、職后培訓,建立師德終身學習機制

合格的教師首先應該是道德上的合格者[5]。加強師德教育,培養教師于公于私的正確價值觀,幫助教師建立正確的工作目標與道德情操,樹立教師“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理想信念,是師德建設的根本所在。通過職前培養、職后培訓,建立師德終身學習機制并貫穿整個教師生涯。主要包括如下幾方面:一是在教師入職培訓開設師德教育專題,系統講解《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相關法律法規文件,并嚴格進行考核管理,對考核不合格的人員一律督促其重新學習。二是定期舉辦師德專題培訓研討會,邀請高校榮休教授、師德標兵分享自身為人師表的心得體會,組織不同學科領域的教師及不同崗位的教育工作者進行座談研討,對如何加強教師道德教育群策群力,幫助教師深刻理解如何將科學的教育理念滲透到自身的日常教學工作中,使師德素養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教書”以“育人”。三是加大優秀教師先進事跡的宣傳力度。由于各個民辦院校之間相互競爭的關系日趨激勵,為保證生源,大部分院校都在大力宣揚教師所取得的實踐成果及研究項目,這種做法無非是本末倒置。“育人”先要“立己”,學校必須加大力度宣揚教師愛崗敬業、仁而愛人的典型事跡,充分利用新媒介,如官博、官微、微電影、網絡直播等形式,同時開通宣傳平臺點評功能,構建良好的師德輿論氛圍及學習環境。

2.3定期組織社會服務活動,鼓勵老、中、青年教師同時參與

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好老師不僅體現在愛學生、愛崗位,更體現在無私的服務社會中。目前各院校組織的社會服務活動多針對學生組織參加,比如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但作為接受過各領域高等教育的教師群體卻極少發揮其所學所長來直接為社會服務,學生社會志愿活動的指導教師也多為剛入職的青年教師或輔導員,而學識更為精進的中級以上教師則極少參與。所謂“師者,人之模范也”,各高校必須以立德樹人為出發點,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社會服務活動,一來可以將教師無私奉獻為社會服務的精神轉化為實際行為,打破一味“喊口號”的不良風氣;二來可以通過教師的實際行動使學生耳濡目染,真正做到“教書育人”,增強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師德建設的實際效果。

2.4建立“層次豐富、指標量化”的師德考評體系

為使師德建設工作更具實效性,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以師德規范為依據,建立層次豐富、操作性強、指標量化的師德考評體系。首先,師德考評指標不僅要包括政治品德、教書育人、愛崗敬業等規范教師公德的評價指標,而且要完善規范教師個體自身修養、行為習慣等個人品德方面的指標,并將考評標準進一步細化,建立社會公眾與個人品德相結合的雙重定性考核標準,充分發揮考評體系的多層次約束作用。其次,要建立全方位的師德考評形式。目前多數院校組織的學生網上評教主要針對教師教學質量,同行評價則只在年度考核中進行,而對師德考評則缺少學生及同行評價形式。由于教師道德素養較多呈現在課堂教學及為人處世中,因此在師德考評體系中應加入學生及同行評價,并加大其權重,提升其對教師師德考評結果的影響,使師德考核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主體”,從客觀和主觀上全方位反映教師是否“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再次,要進一步將考評指標科學合理地量化,比如對參與師德教育活動及服務社會次數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避免“軟指標、虛指標”;對考評結果要及時公開公示,對考評不合格的教師要盡早向其了解事情原委,接受教師群體意見反饋,尊重教師意愿。

2.5建立“金字塔式”

師德監督體制,健全獎懲制度科學完整的監督體制及獎懲制度,是提升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師德建設工作的重要保障。學校應該聯合校領導、教學督導、教師、學生及家長,自上而下按比重建立“金字塔式”的師德監督體制。校領導在“金字塔”尖端、教學督導次之,由教學督導直接監管意見箱、網絡、電話等監督渠道并公開接受投訴及檢舉,發揮其威懾約束作用;教師、學生及家長在“金字塔”底端,占較大比重,使師德監督“以人為本”,充分發揮教師及學生的能動性,達到人人監督的效果,增強教師道德行為規范的自覺性。支持匿名檢舉,保護檢舉人隱私,做到有訴必查,同時組織與被投訴或被檢舉教師談話,尊重教師意見,若情況屬實必須立即勸誡及警示。此外,要發揮監督體系在教師招聘及試用期的考察力度,在人才引進時首要考察其學術道德及個人修養,對于試用期中出現師德敗壞行為的人員一律不予錄用,杜絕學校由于人才稀缺而導致的“重才輕德”現象。另外,要明確獎懲的具體條例規定,對師德表現優秀的教師授予榮譽稱號,在相關工作評選中優先考慮并給予績效獎勵;對違反師德行為的教師給予警告或處分,在相關工作評選中嚴格執行“一票否決制”,并記入教師個人檔案。

3結語

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條件。“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教師在道德生活中的任何瑕疵,都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道德成長。為滿足新時代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蓬勃發展的需求,學校必須踐行社會主義優秀價值觀,堅定不移地把師德建設工作放在首位,建設一支道德高尚的教師隊伍,增強師德建設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營造以德立身、立德樹人的良好育人環境,才能使民辦應用型本科教育大有可為,為人民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耿小紅,賈水庫,黃愛霞,等.高校師德現狀調研與結果探究——以北京科技大學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17(9):17-19.

[2]黃小華.好教師的標準[N].光明日報,2017-04-02.

[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N].人民日報,2002-11-18.

[4]徐振劍.新形勢下加強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8):151-154.

[5]教育部.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Z].教師[2014]10號,2014-09-30.

[6]杜凡.試論獨立學院教風建設現狀及應對措施———以四川師范大學文理學院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4(5):13-22.

[7]杜今鋒.應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途徑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4(35):80-82.

[8]束仁龍.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研究[J].成人教育,2014(12):69-70.

作者:賀彥 徐娟娟 單位: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藥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体育| 烟台市| 万安县| 巴彦淖尔市| 安阳县| 安宁市| 广宁县| 浦北县| 崇州市| 五华县| 宣城市| 溧阳市| 尚义县| 鄂托克前旗| 荥阳市| 磐安县| 文水县| 阿克陶县| 巴里| 麟游县| 镇康县| 政和县| 孟津县| 玛纳斯县| 信阳市| 平顺县| 东莞市| 余姚市| 静宁县| 荥阳市| 佛坪县| 石城县| 彩票| 大渡口区| 孙吴县| 泸州市| 彰化市| 新密市| 雅江县| 武安市| 扶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