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0-15 09:17:5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電視新聞敘事模式及發展方向,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電視新聞行業的產生極大加速了最新消息的傳遞,方便了人們對時事的了解。在新聞報道的最初階段,為了更加快捷、準確地傳播時事,從業者在敘述電視新聞時多采用倒金字塔式的敘事模式。這種敘事模式以新聞的重要性、時效性以及讀者的興趣等為主,即新聞的價值是判定其報道順序的主要因素。此種敘事模式下,新聞結構呈現出上大下小的格局,因此命名為“倒金字塔”。在倒金字塔式新聞敘事模式下,新聞稿的編寫過程不用苦于結構布局,寫作用時短,可快速完成。且因按其重要性的程度依次編寫,因此在閱讀時有一定的選擇性,不用長篇閱讀,浪費讀者時間。因此,在早期,倒金字塔式的新聞敘事模式頗受歡迎,成為傳統電視新聞敘事模式中最普遍的一種。
二、電視新聞敘事模式轉變的背景
時代在進步,經濟在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促進了生產技術的進步。當今世界,信息技術的革新促使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出現,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媒體環境。在傳統媒體不斷受到沖擊的背景下,媒體不斷融合,形成“融媒體”時代。在“融媒體”時代的大環境下,電視新聞的傳統優勢地位開始動搖,其傳統的新聞敘事模式漸漸不合時宜,如難以滿足新聞時效性的要求等。此外,在當今社會下,新聞的政治色彩逐漸衰弱。新聞的內容不再以政治、軍事等國家大事為主,人們的日常生活等民生問題逐漸成為新聞的主要內容。在對民生新聞進行報道時,傳統的倒金字塔新聞敘事模式難以滿足其各種需求。因此,對民生問題的關注與報道也促使電視新聞的敘事模式不得不發生轉變。
三、電視新聞敘事模式的新形式
在“融媒體”時代下,傳統的新聞敘事模式逐漸式微,難以發揮新聞應有的價值。為了保證新聞報道的有效性,逐漸出現各式各樣的新聞敘事模式。現總結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蜂巢型敘事模式,第二類是鉆石型敘事模式,第三類是菱形敘事模式。它們是當今“融媒體”時代下主要的新聞敘事模式,一改傳統新聞敘事模式的頹勢,促使電視新聞蓬勃發展。
(一)蜂巢型敘事模式
蜂巢型的新聞敘事模式主要針對特大突發性事件。當突發性事件爆發時,人們很難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并理清事件的脈絡。針對此類事件,因其緊迫性及嚴重性,一般在尚未弄清整體事件時,已對其展開報道。此時的新聞報道呈動態化滾動,多是一些零散的要素。如對馬航事件的報道,媒體采用的均是蜂巢型的敘事模式。蜂巢型的新聞敘事模式保證了新聞的時效性,比傳統的新聞敘事模式優勢明顯。其本身也存在一些劣勢,如報道的零散性強。但是,這種劣勢經過報道者恰當利用,可以轉化為優勢。因前期報道的缺失,在后期報道中注重對事件的挖掘,借此吸引民眾,最終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鉆石型敘事模式
鉆石型的新聞敘事模式是指在新聞報道時,借用新媒體等手段,插入圖片、視頻等,在保證新聞真實性的前提下吸引民眾。2012年媒體報道華盛頓爆發的雪崩事件,采用的就是此種敘事模式。雪崩發生于2月,《雪從天降》的報道于12月。在此期間,報道者充分了解事件發生始末,對雪崩事件的編稿仔細打磨。最終,在10個月之后,以一篇新穎的報道吸引民眾,引發轟動效果,促使民眾對事件進行關注。因此,鉆石形的新聞敘事模式因其苦于撰稿等,很難滿足新聞時效性的要求。但因對事件整體性的把握以及融入引人入勝的圖片、視頻等新穎的報道方式,往往能夠引起轟動,最終達到吸引民眾對已被遺忘的陳年舊事進行重新關注的目的。
(三)菱形敘事模式
菱形的新聞敘事模式是指在新聞報道中增加“互動”與“定制”環節。“互動”指的是開設平臺,允許群眾對此事各抒己見。在還原整體事件及對互動內容的整理后,適時地對群眾進行引導,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如對昆明暴恐事件的報道。在電視新聞報道此事件時,適時地開設各類平臺,如微博、電話熱線等,吸引群眾,并搜集不同看法。之后,發出定制性新聞,如《公民防范恐怖襲擊手冊》等,借此傳播正確的價值觀。菱形新聞敘事模式不僅導向性強,而且充分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
四、電視新聞敘事模式的發展方向
在“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的敘事模式適時調整,出現多樣化的敘事模式。總體而言,雖然電視新聞的敘事模式各不相同,但是在其發展方向上呈現出五種趨勢:懸念化、細節化、動態化、情緒化、意識化。
(一)敘事模式懸念化
當今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滿足了民眾的物質需求。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民眾獲得更多的閑暇時間。因此,民眾有充足的時間關注自己生活以外的事情,尤其是超乎社會常理的事件。越是荒誕不經,越容易引起民眾關注。因此,在當今社會下,新聞報道多設置懸念來吸引受眾群。一般在新聞敘事時,首先拋出荒誕性問題,滿足受眾的獵奇心理。在后續的報道中,以問題為主線,抽絲剝繭,通過層層分析,理清整體事件。在過程中,以荒誕不經增強新聞的新鮮性。
(二)敘事模式細節化
電視新聞的報道追求真實性,因此對細節的處理尤為重要。在電視新聞的報道過程中,往往從小處著手,增強新聞的欣賞性。在對整體事件宏觀把握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每一處細節,并且仔細考究新聞稿件的遣詞造句,選擇恰當的編輯方式,爭取做到新聞事件的完整還原。因此,在對新聞事件的敘述中,為了完整地報道事件始末,細枝末節的要素也是新聞報道的內容之一,在電視新聞的敘事模式中呈現細節化的發展趨勢。
(三)敘事模式動態化
當今電視新聞敘事模式另一發展方向是動態化。如今,世界發展的全球化趨勢逐漸加強,人們關注點不僅限于本地、本國,而且視野擴展到世界其他國家。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世界形勢瞬息萬變,突發性事件常常爆發。在對突發事件報道時,因其緊迫性,往往事件爆發后,新聞媒體即展開報道。但是,因其突發性,新聞媒體很難在最短的時間理清事件始末。因此,為了新聞的完整性,隨著事態的發展,新聞媒體呈現出動態化的敘事方式。此種發展趨勢大大增強了新聞報道的時效性。
(四)敘事模式情緒化
真實性是新聞報道的特點之一,為了追求真實性,新聞還須具有客觀性。但是新聞報道的主體是人,其受眾也是人,因此,新聞報道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觀色彩。當今社會下,新聞報道在實現真實性的前提下,逐漸傳達正確的社會價值觀,使新聞報道蒙上主觀色彩,朝著情緒化的方向發展。如在做抗震救災等新聞報道時,新聞稿件在敘述受災、救災等基本情況后,常常對救災人員進行情緒化的表述,如廢寢忘食、揮汗如雨等。在新聞報道時,進行適當的抒情,使新聞報道具有情緒表達的功能。
(五)敘事模式意識化
當今社會,言論自由,人們對事件的看法千奇百怪。因此,在新聞報道時,要樹立“新聞意識”。在注重新聞真實、客觀的前提下,恰當地向受眾群傳輸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發揮并挖掘新聞本身的價值。在當今社會,電視新聞的敘事模式意識化已經成為一種發展方向。這種發展方向挖掘了新聞的潛在價值,有利于電視新聞的發展。
五、結語
在新媒體不斷融合的環境下,電視新聞的敘事方式不斷適時調整,與時俱進。傳統的倒金字塔敘事模式雖已過時,但是在報道小事件等時依然是首選,其他三種敘事模式逐漸成為當今電視新聞的主要敘事模式。這三種敘事模式不僅最大限度地保證新聞報道的特點———時效性、真實性等,而且能夠挖掘新聞的潛在價值,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參考文獻:
1.姚新芝.新媒體視域下電視新聞敘事模式轉向研究[J].科技傳播,2018(05):54-55.
2.王連河.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新聞敘事的轉變[J].新媒體研究,2016(22):15-17.
3.周寧.媒介融合環境下電視新聞敘事模式探究[J].中國報業,2014(22):55-56.
作者:胡振昀 單位:寧夏石嘴山市新聞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