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9-25 08:48:4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宏觀調控手段在經濟管理中的運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我國國家實力的提升帶來了市場經濟的繁榮,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地位逐漸凸顯。但就當下的情況來看,我國的經濟管理并不是十分完善的,未來需要走的路還有很長,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正是在現在這種經濟背景之下,宏觀調控也迎來更高的挑戰。它既要能夠預測發展,又要能夠調節控制,還要做到開發增值。如果我們能夠將其高效應用起來,提高我國的經濟管理水平指日可待。當然,經濟的管理不單單是政府一方的努力,也需要全國人民的配合,國家在實施宏觀調控的時候,要重視人民的力量,調動人民的熱情,唯有做到這些,才能促使我國經濟健康發展[1]。
一、宏觀調控的內涵分析
(一)概念界定
當下社會,國內外各階層對宏觀調控的概念理解有很大的出入,主要分為以下三種:1.它是中國政府發明創造出來的符合中國特色的詞語,緊密的連接著政府和市場經濟管理;2.它是政府擁有的全部經濟職能,只要用做解決干預經濟問題,就是宏觀調控;3.它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衍生物,來源于需求理論,而不是經濟學理論。其實無論哪一種觀點,它都是通過運用不同的手段起到把控經濟的作用,是保障國家經濟管理穩健發展的必要方式。其本質是政府經濟管理下微觀控制和宏觀控制的有效結合[2]。
(二)特殊屬性
1.目標的總體性。俗話說,有目標才有方向。其具有的這一特性對政府經濟工作的開展提出了要求,政府要做到從全局出發,大方向把控,以構建社會主義宏觀經濟管理模式,推進經濟管理蓬勃向上發展。2.手段的有效性。有效性,顧名思義就是保證宏觀調控對經濟管理起到相應的作用。當然,有效性并不是說政府采用了宏觀調控手段后,國家經濟一定會按照我們預想的方向前進,其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確定因素。只要做到保證考核數據的真實性,不虛假、不夸大,積極運用宏觀調控手段,就會取得理想中的效果。3.行為的間接性。它的間接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其直接作用對象是各種經濟量;第二,對經濟主體和經濟變量起不到直接影響。只有保證直接對象是宏觀經濟變量,而非直接作用于經濟主體,才可以稱之為宏觀調控;第三,對經濟目標起到作用的并不是宏觀調控手段,而需要借助宏觀調控手段結合經濟杠桿,共同作用調節供需平衡[3]。
(三)常見手段
1.經濟手段。經濟手段是指市場經濟下凡是與經濟有關的行為活動均由政府自發統一調控。針對不同的突發性經濟問題,國家會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比如:依據實際需要調整居民收入和物價,通過稅收或信貸等方式使我國的經濟時刻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解決臨時性或突發性經濟問題。2.政治手段。如果說經濟手段是持續的、溫和的,政治手段則是短期的、強制的。簡單來說,就是政府強制命令來對經濟管理進行調控。面對這種命令,其他下屬機關單位只能選擇全權接受并執行。也正是由于政治手段自帶的強制屬性,使它時常受限,有時會影響經濟發展,要謹慎應用。3.法律手段。法律手段顧名思義就是依法、用法。市場經濟下的所有經濟活動都要符合我國的法律法規,不得無視法律,對所有的和經濟有關的違法行為都要受到嚴厲懲罰。有效利用此手段,可以保護公民和國家的財產不受侵害,為我國的經濟管理保駕護航。
二、對宏觀調控手段的認識誤區及重大轉變
經濟管理是國家政府對國內供需、CPI、GDP等指標的統一把控。但宏觀調控手段的應用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認知偏差,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不斷修正,使其與國家實際情況相匹配,充分發揮它在經濟管理中的作用。
(一)宏觀調控手段的認識誤區
1.夸大其經濟屬性。一提到宏觀調控,人們腦海里自動浮現出它的經濟作用,并僅僅覺得它有且只有經濟作用,這樣顯然是不對的。事實上,它的本質屬性是公共政策。若想避免宏觀調控出現較多亂象,此點不容忽視。2.混淆其真實意義。人們常常認為政府采取的宏觀工作都是宏觀調控,其實不然。多種多樣的中長期規劃和宏觀調控都是政府宏觀工作的組成部分。宏觀調控的意義在于處理經濟管理中的臨時突發性異常,而中長期規劃更有助于經濟的長時間平穩。3.爭論其可訴性。可訴性始終是宏觀調控的一大爭議,一部分人覺得其屬于國家政治行為,并且只有制定決策的權利,沒有實際行使的權利,另一部分人則反之。其實無論哪種,我們都不能否認其對經濟管理的干預、調節功能。4.忽視其目標的宏觀性。宏觀性作為調手段的一大特性,其地位不容忽視。國家使用宏觀調控改善國民經濟時,通常是多元化的,從大局出發,著眼于整體,調節經濟,平衡供需,拉動內需,改善人民生存生活現狀,營造健康經濟環境[4]。
(二)宏觀調控手段的重大轉變
1.調控方向的轉變。俗話說:國富民強,民強國盛,國盛民安。改革開放到2008年以來,我國不斷刺激經濟,國民CPI逐年飛速上漲,經濟過熱,使我國一度出現通貨膨脹的高峰。2008年至今,國民CPI的增長略顯緩慢,PPI也在加大降幅的呈現負增長。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轉變我國的宏觀調控方向刻不容緩。2.經濟結構的轉變。注重市場經濟結構的均衡,不單單拉動沿海經濟,同時也要兼顧內陸經濟。服務、工業和貿易的發展同樣重要。只有平衡經濟結構,協調經濟發展,才能夠優化管理,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3.調控意識的轉變。通過宏觀調控,刺激老百姓自主投資,權利下放,深化改革,不限制投資主體,支持老百姓創業,給老百姓投資提供便利[5]。同時也要注重建立健全我國的國有經濟制度,由靠關系辦事變為依法辦事。搞活消費者市場,鼓勵老百姓消費。
三、宏觀調控手段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
在經濟管理體系中,合理優化資源是宏觀調控的意義所在。要想保障社會主義經濟的健康發展,鞏固我國的國家地位,宏觀調控的應用不容小覷。政府需要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腳踏實地的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戰略,均衡產業結構,摒棄不健康行為,協調人民、企業、國家之間的關系,讓宏觀調控成為我們經濟發展道路上的啟明星。
(一)控制糧食通貨膨脹
作為聞名全球的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吃飯是國民生活的基礎,因此糧食在國民經濟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有這種地位作依托,農民應該更樂于種植糧食,但現實情況并非如此,大部分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原因在于國際市場的糧食價格把我國現有的糧食價格遠遠拋在了后面,農民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如果不保障農民的效益,將會嚴重阻礙經濟的進步。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國家進行宏觀調控,來管控糧食價格,保證糧食的正常生產,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國家在管控價格的同時還可以運用政治手段強制干預,出臺相關政策,為廣大農民謀福利,以此來調動農民積極性,恢復農民自信心。宏觀調控不光能提高農民的收入,還能夠帶動農業發展,拉動內需,讓我國的經濟管理更上一層樓[6]。
(二)促進國民收入和就業
國家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人民,而維持人民基本生活最重要的就是金錢。金錢的直接來源是人民收入,它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民的整體經濟水平和幸福水平。當物價高于收入時,人民購買力普遍下降,金錢和物品的交換逐漸失衡,長時間處于這種情況,就會導致經濟的衰退。因此,需要國家有效運用宏觀調控,合理調整人民收入。當人民的生理需求被滿足后,就會轉向安全層面需求,這一層面需要國家通過宏觀調控解決人民就業[7]。國家要積極幫助因各種原因被動失業的人民再就業,成為自己、家庭、國家的驕傲。努力實現自身價值,不僅僅依靠國家最低生活保障,緩解國家低保壓力,給國家經濟管理提供最大的支持。
(三)保護企業生存和發展
企業是連接國民生存和國家經濟的紐帶,是經濟發展的堅實支柱。因此,要正視企業在我國經濟管理中的地位。從我國的經濟現狀出發,為了保護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對企業實施有效的宏觀調控。其中,最優秀的就是人民自發成立的小民營企業。這類企業更容易受不同階段國家經濟的影響,生存和發展令人擔憂。所以,宏觀調控要注重保護此類企業,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方法,給企業營造更適合生存的土壤,促使企業為國家經濟貢獻更大的能量,體現更高的價值,給人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國家經濟的騰飛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李秀敏.宏觀調控手段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商貿,2014(2).[2]徐紹史.宏觀調控在新常態下要有新作為[EB/OL].新華網,2015-03-05.
[3]張曉晶.主流經濟學的危機與中國國經濟學的話語權[J].經濟學動態,2013(12).
[4]陳明媛.論市場經濟環境下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能轉變[J].知識產權,2015(1).
[5]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課題組.宏觀調控目標和政策手段機制化研究.經濟研究參考[J].2014(7).
[6]張曉晶,董昀.重構宏觀經濟政策框架的探索與爭論[J].比較,2013(3).
[7]宋書娟.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型的現狀綜述[J].東方企業文化,2014(20).
作者:劉浩言 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