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9-13 08:45:2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專業代碼130508,隸屬藝術學學科,其一級學科為設計學,專業代碼1305。數字反映其科技基礎,媒體強調其立足于傳媒行業,藝術則明確其所針對的是藝術作品創作和數字產品的藝術設計等應用領域。該領域目前屬于交叉學科領域,涉及的主干學科有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并且和音樂與舞蹈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網絡工程、藝術學理論、傳播學等學科密切相關。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才應具備良好人文素質、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充分適應數字時代與信息社會發展,具有較開闊的視野和良好的溝通能力,除了掌握影視特效創作、影視后期制作、網絡視頻制作、互聯網產品開發等技能外,也要把握網絡交互設計制作及相關工具應用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方法,并應用于數字影視產品制作、平面設計、數字動畫及動漫影片等相關創作當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才是能在傳媒及文化產業相關領域,從事影視、網絡媒體的策劃、創作、制作、傳播、運營或管理崗位的創新型專門人才。本專業領域需要了解影視、網絡媒體創作、制作、傳播、運營的基本流程,還有項目管理、市場營銷、著作權保護及相關人文社科常識。掌握數字媒體相關領域的基本創作及研究方法,能夠在科學與藝術交叉領域開展創新性的工作,是數字媒體專業人才的基本立足點。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才應該能獨立或合作完成作品創作、技術研發、項目策劃、市場運營中的至少一個環節,使自身具備符合行業對從業人員所需求的實踐工作能力;具備一定的外語應用、資料檢索與分析、專業寫作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溝通交流以及團隊合作能力,以此使創作事半功倍;擁有獲取更新專業前沿知識、技能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些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質有助本專業人才突破自我,達到更新層次的創新邊界。重點掌握影視特效、網絡視頻制作、網絡交互設計相關領域創作、制作相關的藝術手段及技術工具,是本專業人才所需掌握的基本必要技能。能夠從事二維或三維的影片創作,進行影視專題片、影視廣告的制作,又或拓展至攝影創作及攝影服務、平面設計、平面廣告的策劃、產品包裝設計等傳統設計領域,都是要求數字媒體藝術人才堅忍不拔地不斷提高專業實踐能力。
二、“三位一體”創新創業特色教育體系
新疆師范大學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在“以生為本、知行并舉”的實踐教學理念指導下,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和內容,建構“校內外實踐雙基地”專業實踐模式,建立指導學生項目實踐的“雙導師制”,創建課程實驗教學體系、校內實踐創新體系、校外項目實踐體系的“三位一體”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1.課程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
本專業實驗課程的教學首先是課程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從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中可以看出,其課程體系中包含三個方向:影視制作,平面設計,動漫創作。因此,本專業課程實驗體系也包含這三個子體系:影視制作體系,平面設計體系,動漫創作體系。每個課程子體系內的課程設計結構由學科基礎課、專業優秀課、專業選修課(專業拓展課)、專業實踐實習等構成,因此無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驗實踐教學,專業的發展都是內容相關,逐步遞進的。根據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理論與技術知識分布范圍廣,對學生個人的實踐能力要求強的特點,本校將該專業的實驗教學分為三個層次,從簡單到復雜分別是基本技能實驗、綜合技能演練、創新創作作品。例如,《攝影技藝》課程的實驗中,基本技能實驗有照相機結構及操作、景深的控制、曝光點的選擇、慢門的運用、曝光補償等拍攝器材使用的能力提高課程。第二階段的綜合技能演練有綜合練習、人像的多燈布光、高調人像、低調人像、室外人像的補光、綜合練習、影的運用(陰影、倒影、剪影),這7個實驗可以讓學生在熟練操作器材后,對自己擅長以及喜好的題材進行探索。最后階段的課程是由多媒介、多題材組成的綜合創作(光影、體育、舞臺、夜景、靜物、新聞),能使學生充分掌握創作自由,建立獨特的拍攝項目進行創新,最后進行作品展示。
2.校內實踐創新體系構建
通過承擔學校日常各種事務和教學及管理中的影像服務,如新疆師范大學示范課錄像、評教座談錄像、運動會影像記錄、課程資源建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學生有充足的機會在實踐中進行創作嘗試。學校提供了各種專業實驗室、創新平臺以及校內多個部門作為本專業的校內實踐基地,如新疆師范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宣傳部、教務處、廣播站、大學生素質教育基地新媒體中心等。
3.校外項目實踐體系構建
新疆師范大學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將學校的課程實驗(實踐)教學、校內專業服務與企業項目產業進行對接,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體系,進一步擴展和強化了實踐教學的作用和功能。本專業與新疆區內的多家專業相關企業進行簽約掛牌,后者成為學生的實習實踐基地,如新疆大森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世紀天地影視有限公司、新疆教育電視臺、新疆人民廣播電臺、新疆維納斯婚紗會所、新疆漫龍科技有限公司等。學校也聘請企業專家作為本專業的雙師型教師,打造由專業教師、領域內領軍人物、校內兼職以及社會“雙師型”教師組成的師資隊伍,從理論講授到實踐指導,從專業教育到行業應用,實現多維度、多層次的教學梯隊。
三、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的探索
1.項目驅動下的實踐教學
數字媒體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創新性開發設計復合型人才,因此,該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實踐必須緊扣數字媒體設計行業的“創新型”與“復合型”,以項目驅動實踐教學體系的發展,以新理論新觀點新技術調整實踐教學重點,加強項目實踐驅動課程改革教學的創新與實踐性。項目驅動教學有自身獨特的內涵和特點。項目實踐鏈接企業效益,具有體系性與研發性,它的開發與設計依賴于團隊的協作與創新,沒有明確的既定模式。如果說實驗項目教學是以實驗為主體,那么項目實踐則是以設計研發為主體。實驗項目的過程是授課教師將整個學習模塊分解為單位任務,設計出單獨的實驗項目方案,按照不同的任務完成步驟,那么項目實踐將會以實驗項目的前期經驗與基礎,由團隊進行整體項目的設計、開發與創作。從前期的手繪到后期的完工,沒有一個明確的步驟與模塊,完全憑借整個團隊的探索與實踐,它在設計過程構成中較實驗項目更加復雜,困難也是不可預料的。項目驅動教學培養是團隊的協作精神,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學生在失敗中總結教訓,在成功中得到啟迪。校外項目驅動教學體系的改革,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自主性,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對學生的專業發展方向起到引導性作用,同時對實際生產相應項目的制作流程、軟硬件方面的了解更加系統和全面。數字媒體設計專業項目驅動教學是以本科生為主的創新團隊,以早期培養、長線孵化為目標,以扎實的專業技能為牽引,以項目實踐為驅動,借助社會企業,直接參與面向社會前沿的項目實踐活動,進行真實的項目開發與相關領域的知識體系學習,從而形成多方位的產學研結合,以此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改變傳統的被動式學習方式,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為重,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自信心與創新思維、團隊協作和專業技能,促使學生掌握多元化交叉下的數字媒體設計領域相關知識,以適應當今社會發展。
2.雙導師型教學體制
專業實習、畢業設計(創作)和畢業設計是本專業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對學生4年所學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也是對學生所學知識創作能力的鍛煉和檢驗。本專業以任務(項目)驅動為主線,將學生的專業實習、畢業設計(創作)和畢業論文這三項工作融合為一體。具體做法是:先由實習單位提出專業實習的任務需求和人員需求,然后由學生工根據自己的特長或愛好意向選擇單位,經過統籌后,指定校內專業教師和校外實習單位的專家作為雙導師。雙導師的任務一是指導學生專業實習,提高學生專業能力;二是通過項目工作完成專業社會實踐,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夠參與或獨立完成作品創作;三是在此基礎上完成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工作。在所有實踐教學環節中,畢業設計(創作)的綜合性最強,它承擔著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及技能、分析解決問題、團隊協作、問題表達、獨立工作等能力的任務。本專業將這項工作放在大四開始,也就是學生用一年時間來完成畢業設計(創作)和畢業論文。對于畢業設計的指導,采用雙導師制,結合社會應用項目開展從創意、策劃、規劃、管理、實施和運作的全過程的技能提升,并在畢業前進行畢業設計(創作)作品匯報展示。3.雙創教育的平臺建設為使學生的專業學習與作品制作的過程更加順利,本專業為學生配備了各類實驗室,有計算機室、虛擬演播室、實景拍攝室、視覺傳達設計室、錄音室、攝影創作室等,這些硬件設施既滿足了本專業實踐教學的基本需求,又是自治區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作為自治區重點專業——創新創業示范專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學生可以駐扎大學生雙創基地。目前基地中擁有各類雙創實踐工作室十幾間,包括影視創作工作室、影片分析室、大學生創新項目工作室、平面廣告創作室、無人機培訓中心、虛擬現實與互動技術體驗館、動漫實訓平臺、3D打印與教育資源建設中心等。雙創平臺的構建,開啟了培養創新人才的全新教學,形成了在以作品創作和設計為優秀,以行業項目或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為驅動,以學生社團為團體,以學科競賽為載體,為在雙導師指導下的多方面綜合專業能力的拓展打開良好局面。
作者:李愛民 李劍 單位:新疆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