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9-11 03:01:3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工業工程專業階梯式創新實踐教學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工業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IE)專業是一門具有經濟管理和工程技術雙重屬性的交叉學科,也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應用型學科。工業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對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進行解決實際問題以及創新實踐能力,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我國的工業工程專業從1993年開設至今,相對傳統專業存在辦學時間較短、實踐教學尚不夠完善、缺少綜合性的實踐教學和缺乏培養創新實踐能力的實踐課程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從培養基本實踐能力、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三方面論述了協同階梯式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太原科技大學的柴春鋒[1]建立了基礎認識———專業技能———綜合應用———能力提升的四層次實踐教學環節,然而,實踐教學環境仍以校內理論課程的實驗和課程設計為主。大連工業大學的王雅君[2]研究如何在虛擬工廠環境下,培養學生對復雜的生產系統進行管理的實踐能力,包括物流系統仿真實踐體系、基礎工業工程實習體系、模擬企業組織實踐體系等。在培養過程中借助虛擬方式,仍以理論課程為主,企業實際案例的分析、解決并沒有融入里面。攀枝花學院的李琴[3]以攀枝花學院工業工程專業為例建立了工業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然而建立的實踐教學體系仍主要以課程實驗、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以及社會實踐等高校校內的教學活動為主,并沒有引入企業,走進企業。河南理工大學的郭景霞[4]從綜合實驗室的建設角度對工業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進行了研究和實踐。劉紅軍[5]和高順成[6]對創新能力的實踐體系進行了分析。綜上,已有的文獻資料主要在原有基礎上對工業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進行了分類管理,或者對實驗室建設進行整體加強,其實踐活動仍以高校校內的教學為主,在很大程度上脫離了實際,沒有對企業實際項目的培訓,難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一、協同階梯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一)協同階梯式實踐教學體系
大學作為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體系的基礎,其責任就是要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將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融入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是時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結合工業工程專業具有非常強的應用技術的特點,提出了工業工程專業“基本實踐能力-綜合實踐能力-創新實踐能力”的協同階梯式培養思路,?;緦嵺`能力主要依托于公共基礎課的課內實驗(例如:物理實驗)以及專業基礎課的課內實驗(例如:生產計劃與控制課程系列實驗、人因工程課程系列實驗等)。綜合實踐能力主要依托于專業課程的課程設計,到目前為止,工業工程專業的優秀課程都開設了課程設計。創新實踐能力主要依托改善合作企業的實際項目、工業工程專業綜合課程設計、學科競賽、科研素質培養等過程進行培養。所謂“協同”,一方面指校內、校校以及校企之間的協同,主要表現在校內實驗資源的共享,校校之間專業的討論、學生的交流、改善案例的分享與比賽,校企之間的項目協作等;另一方面指工業工程專業各實驗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協同而不是孤立的,前期的實驗項目為后期的課程設計提供數據素材等。“階梯式”,即對于能力的培養由單一到復雜,由簡單到綜合,實現三種實踐能力的階梯式上升,使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不斷得到鍛煉和提升,最終滿足學校的培養定位:“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較高人文素養、較強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應用人才?!?
(二)實踐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
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必須落實到學生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才算真正落地。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工業工程專業每屆在校生達到170人左右,在全國二百多所開設該專業的高校中是最多的。針對專業實踐性強、人數多的特點,實踐教學方法與理論教學方法存在較大差別,必須有針對性地對實踐教學過程中的學生組織、教師指導、項目來源以及成績考核等方面進行改革,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激發每個學生的創新意識。注重學生的過程考核,防止學生搭便車現象。到目前為止,該專業的實踐教學過程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學生組織。如前文所述,鄭州航院工業工程專業招生規模大,班級多,導致實踐教學組織難度大。在實驗課、課程設計以及各類實習等實踐教學過程中,遵循“跨班組合,互通有無,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原則,分成若干個5-6人的小組,每個小組內人員按照實踐內容進行分工,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培養同學間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等。當某階段的實踐教學過程結束后,尤其像課程設計、競賽選拔、項目申請等,采取一對多的師生答辯或多對多的學生間答辯的方式進行。師生答辯由小組成員進行匯報,教師進行提問;學生間答辯由兩個小組內的成員互相提問。實踐證明,后者的效果更好,學生將實踐過程中碰到的問題詢問對方小組的成員,這樣教師只是組織者,而且能夠更有效地了解學生是否真正參與到了實踐過程中。小組之間能夠互相學習,有效地進行成果分享。2.教師指導。教師采取“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全程跟蹤整個實踐教學過程。實踐教學的要求、實踐報告的修改與完善等采用線下方式與學生面對面講解、討論。而實踐過程的控制采用線上方式,通過建立QQ群、微信群或群組郵件等方式,要求各個組內學生將討論場景、實踐過程以照片、視頻等方式發到群組內。指導老師指導的多個小組之間可以互相查看,如此一來小組之間會無形中形成競爭的氣氛,更能調動學生參與實踐、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指導老師也能夠有效地對實踐過程進行監督和控制,提高指導的效率和效果。3.項目來源。基礎實踐能力的實驗項目主要來源于理論課程。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的項目主要來源于實驗室購買的各種產品模型、學生的實際調研以及合作企業的實際案例等。例如:《基礎工業工程》在進行課設時開發了多款燈光控制器、交流接觸器及紙藝產品;《生產計劃與控制》在進行課設時開發了多款自行車產品、飛機模型產品以及汽車模型產品;合作企業根據實際情況會列出多個改善項目以供學生選擇。實踐教學過程中,以項目驅動的方式進行。例如:課設過程中,小組可以自行選擇某個項目進行設計;生產實習中,小組帶著項目任務完成實習。借助于項目,讓學生發揮自主選擇權,完成感興趣的項目,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4.成績考核。教師依據“主體多元、形式多樣、注重過程和能力”的原則,對學生進行成績考核。成績評定分為兩個環節,首先評定整個小組的成績,然后對各組組員進行成績評定。對于小組成績評定設計詳細的評價指標體系,包含平時過程、現場比賽、報告內容和答辯四個方面。每個組員的成績由老師和學生共同評價,首先,通過小組成員互評來評定每個人貢獻率排名,老師評價每個成員的平時表現、報告成績和答辯成績。最終成績由小組成績和成員成績綜合評定。上述考核方式能更多地關注實踐的過程,有效防止搭便車現象,提高每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平臺的構建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培養創新人才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務。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過程能夠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升,主要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設立創新實踐課題
為了進一步營造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氛圍,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努力提升學術科研能力,培育其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學校設立了鄭州航院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實驗室創新開放項目。同時,學院內部也設立了實驗室項目,鼓勵學生積極使用實驗室設備,進行創新實踐課題的研究。在此基礎上還鼓勵學生積極申報國家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17年工業工程專業的學生團隊獲得2項部級和6項省級創業創新訓練計劃項目。
(二)建立創新實踐基地
學校積極與校外企業進行聯系和合作,建立創新實踐基地。目前鄭州航院已經與鄭州富士康集團、宇通集團、成飛、西飛以及洛陽震海家倶有限公司等企業簽署基地協議。每年除了帶學生到企業進行集中的生產實習之外,還會選拔一部分優秀學生,按照小組形式分別深入不同企業,同企業管理人員一起完善生產和管理。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參與完善企業生產和管理數據,可以有效地支撐后續的各類學科競賽、項目申請等,使其形成的報告更具有實際意義。
(三)搭建創新實踐實驗平臺
一方面,積極開放實驗室,為學生進行創新實踐提供有利的場地和環境。另一方面,積極搭建虛擬的實踐教學平臺,對難以到現場的或者綜合性較強的實驗建立虛擬實驗。使學生的實驗操作不局限于實驗室,可以在宿舍或者其他地方操作。而且,通過虛擬網絡平臺能夠更為方便快捷地統計實驗得到的數據,且實驗過程更為形象,例如車間生產線的各種先進設備可以通過仿真的方式呈現。經過整合和建設,申報的生產系統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于2017年9月獲批河南省高等學校虛擬仿真實驗中心。
(四)組建大學生科創實踐小組
建立跨專業、跨年級的有學生自我管理的科創實踐小組。在學院實驗室專門為科創實踐小組設立專門空間。從學生中選拔負責人,然后由學生負責人對各小組進行選拔,以工業工程專業學生為主,但也可以接受計算機相關專業、機械相關專業的學生,根據各自的興趣組成不同的實踐小組,例如:ERP沙盤模擬比賽小組、工業工程案例比賽小組、數學建模比賽小組等。每個小組進行集中學習和日常交流等活動,在進行比賽時參與人員又不限于小組人員,這樣就起到激發未加入小組的同學參與科創的積極性。
三、服務保障和宣傳激勵體系的構建
(一)服務保障
(1)實驗室助理制。選拔聘請學生作為學院各實驗室的助理,助理在遵守實驗室相關規定的前提下,對實驗設備的日常維護、使用登記等進行管理。這種制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勤工助學的機會;另一方面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實驗室各個設備,而且學生可以在空閑時間進行實驗項目、創新項目的研究,能夠非常有效地提升學生綜合創新能力和素質。(2)學業導師制。將每個年級的學生按照教研室教師人數進行隨機分配。一方面,每個教師指導的學生為跨班級組合,能夠使學生之間充分交流;另一方面,每個教師指導的學生為跨年級組合,學生之間能夠進行經驗共享,尤其高年級學生在某項賽事上取得獎項后,可以將自身的經驗傳遞給低年級學生,促使下一次參賽準備更加充分。(3)科研助理制。在學業導師的基礎上,學院鼓勵主持科研項目的老師在自己指導的學生中聘請科研助理。將科學研究過程中的某些工作交給學生,在師生的科研互動之中提升學生的科研素質。同時,學生可以帶著問題去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和掌握專業相關軟件,從而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4)校企雙導師制。為了使學生的創新實踐更具有實際意義,學院領導和教師非常積極地與企業進行聯系溝通,使學生能夠在企業進行專業的訓練而不是在一線當操作工。目前,學院每年都會選拔學生到富士康各地廠區和其他類型的企業進行實習,每次實習結束都讓學生實習匯報。在與企業合作中,學院積極聘請企業富有管理經驗的人員作為學生的企業導師,不定期地邀請他們來到學院與學生座談,將企業管理知識傳授給學生。
(二)宣傳激勵體系
學院通過網站、微博、微信群、QQ群、微信公眾號、走廊展板等媒體和手段,加強實踐教學過程的宣傳,對各個實踐教學環節中表現優秀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獎勵和報道。例如,每次暑假生產實習都會評選優秀實習指導教師和優秀實習學生。對評選出的教師和學生,或者在創新實踐教學中如各類學科比賽中獲得獎勵的教師和學生及其獲獎作品,及時公布到學院網站或微信公眾號等媒體上。通過深入采訪,在微信公眾號等媒體進行報道,樹立創新實踐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同時,積極宣傳和倡導寬容的創新實踐理念,讓學生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四、實施創新實踐教學的效果
自2016年1月以來,學院開始對前期實踐教學進行整合,實施協同階梯式實踐教學體系以及對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等進行改革,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2016年5月學院學科競賽團隊中的ERP沙盤模擬小組獲得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新道杯”沙盤模擬經營大賽河南賽區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2016年11月成功舉辦了我校首屆工業工程改善案例大賽;2016年12月在清華大學舉辦的第十一屆“東風日產杯”清華IE亮劍全國工業工程應用案例比賽中獲得多個獎項;2017年4月在第十三屆河南省“挑戰杯”決賽中我院學生獲得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2017年5月獲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新道杯”沙盤模擬經營大賽河南省總決賽省特等獎2項,省一等獎1項,并成功晉級全國總決賽。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河南賽區一、二、三等獎8項,2017年5月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河南省賽區決賽中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實現了學院此項比賽零的突破。而且,學生獲得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教師在指導學生的同時,也獲得了很多體會和案例經驗,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本文以本科工業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為背景,在整合原有實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構建了協同階梯式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形成校內、校校、校企協同培養模式,實現基礎實踐能力、綜合實踐能力以及創新實踐能力的不斷提升,并對實踐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不斷完善,不再局限于某一種形式。另外,對實踐教學過程中的培養措施、服務保障及宣傳激勵體系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改革實踐。該體系很好地滿足了學校培養目標和社會對工業工程人才的需求,也為其他開設工業工程專業的高校提供了實踐教學范本。
參考文獻:
[1]柴春鋒.工業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分析與改善———以太原科技大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7,(10):124-126.
[2]王雅君,金海華,時君麗,等.虛擬工廠環境下基于培養目標的工業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5,(37):247-248.
[3]李琴.應用型工業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規劃與建設[J].裝備制造技術,2014,(9):260-262.
[4]郭景霞,蘭建義,閆艷燕.工業工程綜合實驗室建設的研究與實施[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11):260-264.
[5]劉紅軍,胡發剛,楊亞柳.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主導的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5(6):182-184.
作者:張國輝 葛曉梅 閆瓊 田晨 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