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公文范文 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

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

發布時間:2022-08-06 02:50:4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

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提高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效益的思考

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是新興的學科,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很多不同于其它傳統學科的矛盾,了解這些矛盾,并逐步解決這些矛盾是提高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效益之前提。

一、開設計算機課的學校猛增與計算機教師供不應求的矛盾

面對迅猛發展的中小學計算機教育事業,計算機教師供不應求,且有一定的流失。實踐證明合格的計算機教師是中小學計算機教育事業得以發展,教學質量得以提高的根本保證。沒有合格的計算機教師,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就沒有質量可談。因此,在領導重視、設備具備、課時保證的前提下,教師是提高中小學計算機教育質量的關鍵。“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中心”曾明確要求:教師培訓一定要在配機之前。這樣可避免先購機再培訓所造成的機器擱置,甚至購了一種機器還沒用,就面臨淘汰的危險,這是很大的浪費,自然就沒有效益可談。為了教師培訓有所遵循,國家教委已制訂下發了《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工作者“計算機培訓”指導綱要》,對計算機學科教師、非計算機學科教師提出了不同的培訓目標,并據此編寫了培訓教材。但如何將培訓工作層層落到實處目前還有很大的距離,需要加大宣傳落實的力度,更需要有關部門協調、規劃、明確任務和職責,以便采取多層次、多渠道、多方法進行計算機教師的培訓。

穩定教師隊伍也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重要方面。由于計算機學科不是必修課,計算機教師大部分是由其它學科改行而來的,這使計算機教師的地位、待遇有別于其它學科的教師(如課時的計算、職稱評定沒有計算機系列等)。長此以往導致了一部分多年從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積累了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流失。對此國家教委下發的《關于加強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幾點意見》中已有明文規定,并在歷次會議的講話中加以強調,但至今在有些地方沒有得到解決。隨著計算機教師隊伍的迅速擴大,在中小學職稱評定中增加計算機學科系列已勢在必行,這是穩定教師隊伍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計算機課列入課表與課程計劃中沒有計算機課時的矛盾

《中小學計算機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發以來,我國的中小學計算機課程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由原來的只講BASIC語言的課程模式向基礎知識、基本應用和程序設計三個方面的內容組合的課程模式過渡。幾年來,《綱要》對規范教學起到了導向的作用,改變了BASIC語言一統天下的計算機課的教學模式。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計算機課仍有很大的隨意性,課時保證不了,有的只講BASIC語言;有的只講漢字處理、數據庫等應用軟件;有的在沒有其它知識鋪墊的情況下,只講五筆字型等等。這種教學內容隨意、課時隨意、講法隨意的做法使學生受益少、興趣小,機器的利用率低、教學質量不高,當然沒有高效益可談。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計算機學科發展歷史短,各方面不規范、不成熟;二是受認識程度、設備、教師等因素的影響發展不平衡;三是不是必修課,在課程計劃中沒有計算機課的課時,在課程計劃執行情況的檢查中掛不上號,當然多學、少學沒人干涉;四是受考試指揮棒的指揮,計算機課沒有評估考核。盡管無論校長、教師、學生、家長都已耳聞目睹計算機在現代社會中發展之迅猛,應用之廣泛,但都不得不因升學不考而忍痛割愛。這種狀況與社會上計算機應用的迅猛發展形成很大的反差。使學生的知識能力結構中失去了現代人最應具備的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思想方法和能力。

計算機課程是目前中小學實施計算機教育的主要渠道,保證課時是上好計算機課的基本前進。從我省課時計劃執行情況的調查中可以看出,配有計算機教室的學校都將計算機課列入課表作為必修課開設,但課程計劃中卻沒有計算機課課時,這是一個矛盾。雖然目前無機少機學校很多,但這些學校也應程度不同的開設計算機課,因此應考慮將計算機課列人課程計劃給予一定的課時,并逐步建立考核和評估制度。這對已經開課的學校可促其規范發展、提高效益;對沒開課的學校也可促其創造條件開課。

三、輔助教學亟待發展與質量高的輔助教學軟件少的矛盾

輔助教學作為計算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十分廣闊的前景。它的應用和推廣將大大提高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效益。目前,軟件市場上CAI軟件琳瑯滿目,但銷售的教學軟件大部分是習題集、單元練習、同步訓練等書籍的照搬,這種應試教育的軟件面孔對孩子缺乏吸引力,激不起太大的興趣,體現不了輔助教學的特點和優點。而配合大綱、教制適用于教師課堂教學,能充分體現輔助教學特點的高水平的輔助教學軟件較少。

計算機輔助教學將是中小學計算機教育中應用最多的方面,它的發展將極大地提高中小學計算機的利用率,對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學手段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這將有利于發揮計算機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為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和水平服務。因此下大力氣研究輔助教學的開展,將是提高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效益的重要方面,也是最難的一方面。

四、計算機教研課題多與計算機教研網絡沒形成的矛盾

計算機教育包括計算機學科教學、輔助教學、輔助管理三方面的內容,每一方面都包含了十分豐富的研究課題。由于計算機科學和軟硬件技術大環境的不斷發展,新東西層出不窮,使得學校計算機教育環境、教學內容和方法也都處在不斷地更新、變化、發展中,這就使計算機教研工作具有不同于傳統學科的許多特點:計算機教研面廣,知識密度大,新的課題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大綱、教材不穩定,這些都給教研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為了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就必須加強計算機教育的教學研究工作的力度,探討解決矛盾的方法和途徑。目前國家與各省市之間的教研網絡已經形成,但各省與地、市、縣級的教研網絡還沒有形成,個別地市配有專職計算機教研員,少數地市配有兼職計算機教研員,這種狀況顯然不可能投入更多的精力顧及計算機教育的研究。另外關系沒有理順,各地市主管計算機教研工作有的是教研部門,有的是電教部門,這對教研工作的協調、開展帶來一定的困難。這種教研網絡的現狀,與計算機教育面臨的任務和眾多的教研課題不相適應。

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談加快普及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幾個問題

摘 要:21世紀將是計算機的時代,21世紀的競爭,將是計算機水平的競爭。我們現在培養的中小學生是跨世紀的人才,他們的計算機水平如何,直接關系到國家是否興旺發達。

關鍵詞:普及;計算機教育;師資水平

計算機技術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和優秀,已經而且必將繼續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一個國家擁有計算機的數量多少、質量如何以及普及和開發程度是衡量這個國家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21世紀將是計算機的時代,21世紀的競爭,將是計算機水平的競爭。我們現在培養的中小學生是跨世紀的人才,他們的計算機水平如何,直接關系到國家是否興旺發達。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加快在中小學普及計算機教育已是刻不容緩的。下面筆者就如何在中小學普及計算機教育問題,談點淺見。

一、思想認識要高起點

誰在計算機教育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誰就在21世紀高科技競爭中處于優先地位。我們要從教育戰略高度,從對子孫后代負責的高度來認識在中小學普及計算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各級黨委政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都應該把在中小學普及計算機教育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把它與國家的興衰、民族的存亡聯系起來,把它與發展社區經濟聯系起來。現在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美國個人電腦平均每5人就有1臺。我國現在全國才只有12萬多臺計算機,接受其教育的中學生只有400萬,況且不少地方抓得還不實。如果我們還不認識這一問題的嚴重性,還不奮起直追,我們會犯歷史性的錯誤。

二、電腦配置要高檔次

在電腦配置上,我們曾經走過彎路,在一些學校配置了中華學習機,結果因功能不全和落后,而被逐漸淘汰了。所以,我們在電腦配置上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國內外電腦發展態勢;二是實際購買力。不能因經濟實力不足購置低檔品,造成人為的浪費。寧可讓其發展速度放慢點也要把檔次提高點。1993年全國電腦銷量調查表明:486占32.2%,386占41.6%,286占23.5%。美國電腦市場以486為主流產品。綜合以上因素,我們認為中小學配備386電腦最好。這樣既與發達國家相距不遠,又不會因檔次低不實用而過早被淘汰,造成浪費。

三、經費投入要高標準

一臺386電腦,3000-4000元。一般高中需40臺左右,初中需20-30臺,小學需12-20臺。按這個數計算,一般高中需經費十余萬元,小學和初中也要數萬元。

這筆巨額款項單靠政府撥款是不行的,但又不能因為數額大束之高擱,解決的辦法是多渠道籌措經費,采勸政府補一點,學校集一點,家長捐一點,社會助一點”的辦法,堅持高標推投入。原郴州市用這個辦法,較好地解決了經費缺口問題,現已有2所完中,3所職中和6所小學購買了電腦,共200余臺,還有一些學校也在積極想辦法籌措資金上電腦。

四、師資隊伍要高水平

目前雖然有不少學校開展了計算機教育,但真正能勝任教學的教師并不多。

有的教師根本沒有經過嚴格培訓,就“趕鴨子上架”,結果是教師教的吃力,學生不知所云,沒有很好地發揮設備的效益。針對師資落后于設備這一嚴重狀況,我建議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把計算機師資培訓列入總體規劃中,嚴格考核。一是選派有一定基礎的教師直接到有關高校培訓;二是高校特別是師范院校應把培養計算機教師當作自己的職責。在全國中小學普及計算機高潮到來時,我們應該有一批數量足夠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五、重點學校要高要求

不少的重點中小學根據國家教委1992年頒發的中小學電化教育設備配備的規定,開展了計算機教育。但總的來說,質量不高。為了應付各級比賽,比較注重少數尖子的培養,忽視了對全體學生的教育,這有悖于開展計算機教育的初衷。

重點中小學的計算機教育,一定要高標準、高要求,出人才出經驗,為其它學校作出表率。

六、軟件開發要高質量

現在世界各國和地區都十分注重開發CAI(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1990-1991年間,美國用于購買軟件的總經費達3.5億美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韓國高達1700萬美元.我國的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質量要求,應參照發達國家的標準,堅持高要求。一要大力開發實用性、實效性強的軟件;二要加快編寫中小學的計算機教材,使教有所依,學有所本,提高計算機教育質量。

七、管理機制要高效能

計算機教育投入大,沒有效益是不行的。但效益來自管理,來自嚴格要求。

首先要把計算機教育列入中小學的基礎學科,把它放在與語文、數學、外語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以國家的政策法規形式固定下來,制訂統一的教學大綱,其次要把計算機教育列入中小學畢業會考的必考科目,并計入畢業總分。再次是把計算機教學成績作為教師晉升職稱的重要依據之一。

計算機是信息社會的主要技術之一,美國人稱為“信息高速公路”。有了這條路,就可以迅速傳遞信息,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空間和時間發生變化。

為了使我們中華民族在未來的高科技競爭中占有應有的位置,我們必須立足高起點,面向新世紀,加快在中小學普及計算機教育。

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關于提高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效益的思考

近幾年來,世界范圍的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飛速發展,微機的機型已從8位機為主要機型發展到以32位為主要機型,而且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幾乎是2-3年更新一種機型,機器的價格卻大幅度降低。軟件的發展也日新月異。這種計算機軟硬件迅猛發展的大環境,大大促進了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發展,使得中小學計算機教育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近兩年來,中小學的配機數量、機型、教師配備都有了令人可喜的改觀,為開展計算機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面對如此高的資金投入,如何提高計算機教育效益的問題已是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深入、健康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問題。

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是新興的學科,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很多不同于其它傳統學科的矛盾,了解這些矛盾,并逐步解決這些矛盾是提高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效益之前提。

一、開設計算機課的學校猛增與計算機教師供不應求的矛盾

面對迅猛發展的中小學計算機教育事業,計算機教師供不應求,且有一定的流失。實踐證明合格的計算機教師是中小學計算機教育事業得以發展,教學質量得以提高的根本保證。沒有合格的計算機教師,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就沒有質量可談。因此,在領導重視、設備具備、課時保證的前提下,教師是提高中小學計算機教育質量的關鍵。“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中心”曾明確要求:教師培訓一定要在配機之前。這樣可避免先購機再培訓所造成的機器擱置,甚至購了一種機器還沒用,就面臨淘汰的危險,這是很大的浪費,自然就沒有效益可談。為了教師培訓有所遵循,國家教委已制訂下發了《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工作者“計算機培訓”指導綱要》,對計算機學科教師、非計算機學科教師提出了不同的培訓目標,并據此編寫了培訓教材。但如何將培訓工作層層落到實處目前還有很大的距離,需要加大宣傳落實的力度,更需要有關部門協調、規劃、明確任務和職責,以便采取多層次、多渠道、多方法進行計算機教師的培訓。

穩定教師隊伍也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重要方面。由于計算機學科不是必修課,計算機教師大部分是由其它學科改行而來的,這使計算機教師的地位、待遇有別于其它學科的教師(如課時的計算、職稱評定沒有計算機系列等)。長此以往導致了一部分多年從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積累了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流失。對此國家教委在92年下發的《關于加強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幾點意見》中已有明文規定,并在歷次會議的講話中加以強調,但至今在有些地方沒有得到解決。隨著計算機教師隊伍的迅速擴大,在中小學職稱評定中增加計算機學科系列已勢在必行,這是穩定教師隊伍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計算機專業畢業的計算機教師不可能滿足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需要,隨著計算機教育在中小學普及進程的加快,計算機教師的培訓、提高將成為計算機教育深化、發展的主要矛盾,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和進行超前的工作。

二、計算機課列入課表與課程計劃中沒有計算機課時的矛盾

《中小學計算機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發以來,我國的中小學計算機課程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由原來的只講BASIC語言的課程模式向基礎知識、基本應用和程序設計三個方面的內容組合的課程模式過渡。幾年來,《綱要》對規范教學起到了導向的作用,改變了BASIC語言一統天下的計算機課的教學模式。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計算機課仍有很大的隨意性,課時保證不了,有的只講BASIC語言;有的只講漢字處理、數據庫等應用軟件;有的在沒有其它知識鋪墊的情況下,只講五筆字型等等。這種教學內容隨意、課時隨意、講法隨意的做法使學生受益少、興趣小,機器的利用率低、教學質量不高,當然沒有高效益可談。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計算機學科發展歷史短,各方面不規范、不成熟;二是受認識程度、設備、教師等因素的影響發展不平衡;三是不是必修課,在課程計劃中沒有計算機課的課時,在課程計劃執行情況的檢查中掛不上號,當然多學、少學沒人干涉;四是受考試指揮棒的指揮,計算機課沒有評估考核。盡管無論校長、教師、學生、家長都已耳聞目睹計算機在現代社會中發展之迅猛,應用之廣泛,但都不得不因升學不考而忍痛割愛。這種狀況與社會上計算機應用的迅猛發展形成很大的反差。使學生的知識能力結構中失去了現代人最應具備的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思想方法和能力。

計算機課程是目前中小學實施計算機教育的主要渠道,保證課時是上好計算機課的基本前進。從我省課時計劃執行情況的調查中可以看出,配有計算機教室的學校都將計算機課列入課表作為必修課開設,但課程計劃中卻沒有計算機課課時,這是一個矛盾。雖然目前無機少機學校很多,但這些學校也應程度不同的開設計算機課,因此應考慮將計算機課列入課程計劃給予一定的課時,并逐步建立考核和評估制度。這對已經開課的學校可促其規范發展、提高效益;對沒開課的學校也可促其創造條件開課。

三、輔助教學亟待發展與質量高的輔助教學軟件少的矛盾

輔助教學作為計算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十分廣闊的前景。它的應用和推廣將大大提高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效益。目前,軟件市場上CAI軟件琳瑯滿目,但銷售的教學軟件大部分是習題集、單元練習、同步訓練等書籍的照搬,這種應試教育的軟件面孔對孩子缺乏吸引力,激不起太大的興趣,體現不了輔助教學的特點和優點。而配合大綱、教材適用于教師課堂教學,能充分體現輔助教學特點的高水平的輔助教學軟件較少。

計算機輔助教學將是中小學計算機教育中應用最多的方面,它的發展將極大地提高中小學計算機的利用率,對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學手段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這將有利于發揮計算機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為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和水平服務。因此下大力氣研究輔助教學的開展,將是提高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效益的重要方面,也是最難的一方面。

四、計算機教研課題多與計算機教研網絡沒形成的矛盾

計算機教育包括計算機學科教學、輔助教學、輔助管理三方面的內容,每一方面都包含了十分豐富的研究課題。由于計算機科學和軟硬件技術大環境的不斷發展,新東西層出不窮,使得學校計算機教育環境、教學內容和方法也都處在不斷地更新、變化、發展中,這就使計算機教研工作具有不同于傳統學科的許多特點:計算機教研面廣,知識密度大,新的課題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大綱、教材不穩定,這些都給教研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為了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就必須加強計算機教育的教學研究工作的力度,探討解決矛盾的方法和途徑。目前國家與各省市之間的教研網絡已經形成,但各省與地、市、縣級的教研網絡還沒有形成,個別地市配有專職計算機教研員,少數地市配有兼職計算機教研員,這種狀況顯然不可能投入更多的精力顧及計算機教育的研究。另外關系沒有理順,各地市主管計算機教研工作有的是教研部門,有的是電教部門,這對教研工作的協調、開展帶來一定的困難。這種教研網絡的現狀,與計算機教育面臨的任務和眾多的教研課題不相適應。

對于理順計算機教育的關系,國家教委已就基教司、人事司、師范司、財務司、條件裝配司、電教辦等單位在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工作方面的分工作了明確的規定。其中基教司負責對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宏觀指導和管理:制定發展規劃,編制教學大綱,對教材和教育軟件的審定等工作。中小學計算機教研工作屬于基教司管轄范疇,理應歸口于教研部門,但現在各地各行其是,給教研工作的暢通帶來一定的困難。理順關系,逐步逐級配好教研員,并開展有成效的教研工作,是提高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效益的重要環節。教育行政部門應采取一定的措施加速中小學計算機教研網絡的形成,避免計算機教育發展中的盲目性,使計算機教育沿著健康、規范的方向發展。

上述這些矛盾的解決不是單方面努力所能奏效的,只有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和學校形成合力,才能使中小學計算機教育不斷提高效益,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討

1.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由學校課堂向家庭課堂延伸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0年12月,中國青少年網民規模達2.12億人,占網民總體的46.3%;中國青少年互聯網使用普及率達到60.1%,其中6一11歲的網民占7%;12一18歲的網民占47.2%。2010年,在家上網的青少年網民比例顯著增加,從”.2%提升至86.5%,家庭做為中小學教育的第二課堂,對中小學生計算機教育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中小學生計算機教育定位由實用性課程目標向創造性工具目標轉變

隨著計算機課向信息技術課的轉變,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定位在不斷變化。

(l)計算機的實用性課程目標:偏重于學生對計算機基礎技能的培養而忽略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計算機的創造性工具目標:弱化對中小學生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養,計算機教育目標被重新定義為工具功能,即注重通過計算機這一工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主動學習熱情和創新興趣。

3.中小學計算機文化形態教育

計算機文化是人類社會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嶄新的文化形態。計算機應用把人腦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以便更多的去完成一些創造性的工作,創造和形成新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價值標準等文化觀念。在計算機教育普及率不斷提升的同時,應加大對學生計算機文化的教育,正確理解計算機在道德、文化、人性、科技等多方面的滲透。

4.計算機教育創新型教師的培養

教師是創新教育的組織和實施者,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首先要求教師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l)教學內容:要求教師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轉換教學思維,實現計算機文化在自己領域內自己課堂上的有效滲透,不斷改進和優化教學內容。

(2)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通過學習計算機技術,改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增強課堂的感染力,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深層次理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創新欲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3)課程管理:依據課程要求和教學目的,將計算機文化滲透到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雙邊活動全過程。

(4)信息技術課程設置:除了教會學生基本的計算機信息處理和應用技能外,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的關系,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5.結論

計算機課堂為培養和訓練中小學生創造性思維提供了良好平臺。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戰略創新的發展模型,打開思維,主動創新,以培養創新人才為著力點,以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管理為抓手,以計算機教學為輔助手段,不斷創新中小學計算機教學過程,才能成為推動素質教育的重要推力。

作者:田小鵬 單位:甘肅省通渭縣碧玉初級中學

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淺談加快普及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幾個問題

計算機技術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和優秀,已經而且必將繼續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一個國家擁有計算機的數量多少、質量如何以及普及和開發程度是衡量這個國家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21世紀將是計算機的時代,21世紀的競爭,將是計算機水平的競爭。我們現在培養的中小學生是跨世紀的人才,他們的計算機水平如何,直接關系到國家是否興旺發達。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加快在中小學普及計算機教育已是刻不容緩的。下面筆者就如何在中小學普及計算機教育問題,談點淺見。一、思想認識要高起點

誰在計算機教育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誰就在21世紀高科技競爭中處于優先地位。我們要從教育戰略高度,從對子孫后代負責的高度來認識在中小學普及計算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各級黨委政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都應該把在中小學普及計算機教育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把它與國家的興衰、民族的存亡聯系起來,把它與發展社區經濟聯系起來。現在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美國個人電腦平均每5人就有1臺。我國現在全國才只有12萬多臺計算機,接受其教育的中學生只有400萬,況且不少地方抓得還不實。如果我們還不認識這一問題的嚴重性,還不奮起直追,我們會犯歷史性的錯誤。

二、電腦配置要高檔次

在電腦配置上,我們曾經走過彎路,在一些學校配置了中華學習機,結果因功能不全和落后,而被逐漸淘汰了。所以,我們在電腦配置上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國內外電腦發展態勢;二是實際購買力。不能因經濟實力不足購置低檔品,造成人為的浪費。寧可讓其發展速度放慢點也要把檔次提高點。1993年全國電腦銷量調查表明:486占32.2%,386占41.6%,286占23.5%。美國電腦市場以486為主流產品。綜合以上因素,我們認為中小學配備386電腦最好。這樣既與發達國家相距不遠,又不會因檔次低不實用而過早被淘汰,造成浪費。

三、經費投入要高標準

一臺386電腦,3000-4000元。一般高中需40臺左右,初中需20-30臺,小學需12-20臺。按這個數計算,一般高中需經費十余萬元,小學和初中也要數萬元。

這筆巨額款項單靠政府撥款是不行的,但又不能因為數額大束之高擱,解決的辦法是多渠道籌措經費,采勸政府補一點,學校集一點,家長捐一點,社會助一點”的辦法,堅持高標推投入。原郴州市用這個辦法,較好地解決了經費缺口問題,現已有2所完中,3所職中和6所小學購買了電腦,共200余臺,還有一些學校也在積極想辦法籌措資金上電腦。

四、師資隊伍要高水平

目前雖然有不少學校開展了計算機教育,但真正能勝任教學的教師并不多。

有的教師根本沒有經過嚴格培訓,就“趕鴨子上架”,結果是教師教的吃力,學生不知所云,沒有很好地發揮設備的效益。針對師資落后于設備這一嚴重狀況,我建議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把計算機師資培訓列入總體規劃中,嚴格考核。一是選派有一定基礎的教師直接到有關高校培訓;二是高校特別是師范院校應把培養計算機教師當作自己的職責。在全國中小學普及計算機高潮到來時,我們應該有一批數量足夠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五、重點學校要高要求

不少的重點中小學根據國家教委1992年頒發的中小學電化教育設備配備的規定,開展了計算機教育。但總的來說,質量不高。為了應付各級比賽,比較注重少數尖子的培養,忽視了對全體學生的教育,這有悖于開展計算機教育的初衷。

重點中小學的計算機教育,一定要高標準、高要求,出人才出經驗,為其它學校作出表率。

六、軟件開發要高質量

現在世界各國和地區都十分注重開發CAI(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1990-1991年間,美國用于購買軟件的總經費達3.5億美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韓國高達1700萬美元.我國的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質量要求,應參照發達國家的標準,堅持高要求。一要大力開發實用性、實效性強的軟件;二要加快編寫中小學的計算機教材,使教有所依,學有所本,提高計算機教育質量。

七、管理機制要高效能

計算機教育投入大,沒有效益是不行的。但效益來自管理,來自嚴格要求。

首先要把計算機教育列入中小學的基礎學科,把它放在與語文、數學、外語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以國家的政策法規形式固定下來,制訂統一的教學大綱,其次要把計算機教育列入中小學畢業會考的必考科目,并計入畢業總分。再次是把計算機教學成績作為教師晉升職稱的重要依據之一。

計算機是信息社會的主要技術之一,美國人稱為“信息高速公路”。有了這條路,就可以迅速傳遞信息,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空間和時間發生變化。

為了使我們中華民族在未來的高科技競爭中占有應有的位置,我們必須立足高起點,面向新世紀,加快在中小學普及計算機教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澎湖县| 西畴县| 公安县| 衢州市| 武汉市| 方正县| 莱西市| 漳州市| 剑川县| 柘城县| 永福县| 阜宁县| 民权县| 郴州市| 读书| 南靖县| 酉阳| 峡江县| 文山县| 五家渠市| 固始县| 宝兴县| 鲁甸县| 鞍山市| 静宁县| 寿阳县| 大洼县| 克什克腾旗| 五莲县| 昭平县| 呼玛县| 无为县| 淅川县| 定远县| 正蓝旗| 军事| 城市| 富蕴县| 勐海县| 柏乡县| 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