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7-31 10:23:5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水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摘要: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人們對精神生活和居住環境的要求也進一步加深,對景觀設計也有了更高的重視。現在的景觀設計更加注重生態化和可持續化,水作為人與自然之間的一個重要連接點,水元素又因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氣而被頻繁用到景觀設計當中,在現代的景觀設計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將對水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進行論述,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夠有效地發揮水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獨特優勢,提高景觀設計的層次性和多樣性,營造出更好更適宜的景觀空間。
關鍵詞:水元素;景觀設計;應用
1引言
作為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條件,水元素經常出現在景觀設計中,無論是古典園林景觀還是現代城市景觀,或是居民小區中,水元素因其靈動清冽、無形無狀可塑性強的特性已得到無數設計師的喜愛。研究水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設計內涵,可以為設計師打造獨特的設計思想。據此下文之中主要就水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的合理應用,展開深入研究。
2水的特性及表現形式
水是一種無形無狀、無色無味具有流動性的透明液體,水具有包容性,因此以水為元素的景觀設計也具有包容性。清冽的流水從遠方緩緩而來,象征著生命的延續,因此在景觀設計中可將水的這些特性巧妙運用,用不同的方式打開會得到不同的視覺效果。水的表現形式一般分為兩種;動態的水景和靜態的水景。動態的水景亮麗明快變幻莫測,如溪流、噴泉、水墻、瀑布等;靜態的水景幽深安靜,如水塘、湖泊等。將水景的互動性和觀賞性在景觀設計中充分體現出來,增添城市生活的趣味,增添自然的親和力。以水作為元素進行景觀設計,能體現出水景的藝術性,給人帶來賞心悅目的美感,水元素貼近人們心理,無論從環境氛圍還是建筑功能上都能體現出獨特的設計風格,增加居住環境的舒適度。
3水與其他要素之間的關系
3.1水與建筑之間的關系
水能夠擴展豐富建筑物的空間,協調建筑物的空間布局,劃分建筑物,達到良好的視覺效果。滴水成河,小的水景區域可以拓寬面積,形成界面較大的水域,與建筑物的界面或其他界面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水景界面與其他界面互相映照,豐富了建筑物的空間。如果水景的區域為線性或長條形分布,人們的行動方向受到限制,只能按照劃分的區域行動,線性水景在兩個不同的界面之間起著過渡作用。這樣的水景設計達到劃分空間的作用,以增加建筑物的空間層次,達到很好的視覺效果。在景觀設計中巧妙地控制水流的方向,可以很好地連接、引導兩個界面空間,給人一種若即若離的曼妙空間感。
3.2水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當今社會,可持續發展對人們來說已不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生態問題卻愈來愈嚴重,霧霾等環境問題一直給人們生活和健康帶來不便和威脅,因此在現在的景觀設計中,環保因素也是應當著重考慮。而水作為景觀設計的元素也愈來愈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眾所周知,水具有多種生態功能,凈化調節空氣、降沉浮塵等功能在現在的景觀設計中有著不可替代性。水能與動植物之間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將其與建筑物相互融合,可以提升空間的舒適性,增強空間的可持續性,將功能與視覺美感完美結合,營造一種綠色、健康、和諧的生活氛圍。
3.3水與精神文化之間的關系
中國向來是注重文化傳承的國家,我國歷史悠久,擁有五千多年燦爛的文化,文化的傳承不僅體現在書本教育里,言談舉止里,風俗文化里,還體現在建筑里,給冰冷建筑物帶來人文的溫暖。水經過數千年來的文化傳承,已不再僅是一種自然產物,而演變成一種具有我國文化特色的精神符號,《紅樓夢》里大觀園的景物描寫大都離不開水,比如沁芳閘、蓼汀花溆等景致,都將水元素融入到環境中,利用水靈動明快幽深的特性,賦予建筑物一種詩情畫意,營造一種人在畫中行的美感,增加居住環境的舒適度。
4水元素的設計原則
為了使水元素與建筑的設計相得益彰,在進行城市景觀設計時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1)景觀的可持續性和建筑物使用的功能性(2)水元素與整體環境的協調適宜性(3)景觀設計的安全性無論在詩詞文章里還是建筑物的風格特色里,人們對水的喜愛有著與生俱來的情感。水在景觀設計中具有協調空間、改善生態環境等功能,因此巧妙利用水對小氣候的調節功能,可以改善構筑物的生態圈,達到可持續發展的設計要求。有取舍地進行水元素設計,協調水景與整體設計的適宜性,追求設計的統一性,豐富環境內容。在進行水元素設計的同時要考慮設計的安全性,水域面積不能過大,與建筑物保持適當距離,避開潛在的危險,水體交換過程中也要防止污染,保證居民健康。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水元素是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因其獨特的生命力和可親力而被大眾喜愛。在將水元素運用到現代景觀設計中的同時,除了保證水元素的功能性和建筑物的統一性之外,還要注意到水景設計的安全性。將水元素與其他景觀設計要素有效地進行融合,把更多的可持續性、包容性、創新性設計運用到現代景觀設計當中,發揮水元素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獨特優勢,拓展現代景觀設計的設計思路,豐富現代城市景觀。
5結束語
本文主要就水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作用進行了相關的分析與研究,首先對水的特性及表現形式進行了簡要的闡述,而后主要針對水與其他要素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研究,從水與建筑之間的關系、水與精神文化之間的關系、水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等幾個方面分別進行了分析研究,從景觀的可持續性和建筑物使用的功能性、水元素與整體環境的協調適宜性、景觀設計的安全性等方面對水元素的設計原則也進行了深入探索。希望通過本文不同層面的分析研究,拋磚引玉,能夠讓大家對水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建議。
作者:常璽強 單位:大慶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針對水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探討如何將水這一設計符號有機融入到當代景觀設計中。通過對景觀設計中的各個設計要素與水的相對關系,進行分析水元素的功能要素與精神內涵。對國內外的傳統案例進行分析,解析出水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主要表現形式和基本設計原則。以實現明確水元素的設計內涵,理清設計思想。營造出符合時代精神有獨具風格的景觀設計。
關鍵詞:水元素;景觀設計;設計原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與精神需求的不斷提高。大眾對改善生活環境的渴望也是日益劇增,人們對于景觀設計有了更高的重視與要求,使得當代景觀設計需要更加生態化、可持續化。這也讓水元素在景觀中更加頻繁出現,形成現今獨特的設計風氣。水元素作為重要設計元素,在當代的景觀設計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對水元素與景觀要素進行分析,將水與各景觀要素進行對比,研究水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形式和設計原理,以到達更好的將水元素與景觀設計相結合起來。更好的營造出生態、可持續同時具有觀賞性的景觀空間。
一、水元素設計符號
水,作為一種自然元素,同時也是設計中的重要設計符號。水元素在當代景觀設計中地位突顯,在城市景觀建設中頻繁出現,使得城市環境更加親和、通透。在如今的景觀設計中,水環境具有觀賞性、互動性和參與性。給予人們在城市生活中增添親和自然、回歸自我的情景體驗,展現出了別樣的生態環境理念。在中外古典園林的設計中也是“逢園必水”,可見水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重要性。如何對于水這一自由無形、包容萬物的元素進行理解并加以應用也是景觀設計中的重要課題。在景觀設計中我們應將水元素作為一種具有生命的對象來看待,在整體設計中將水的生態性作為重要的考量問題。水,如同魔盒一般。不同的打開方式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給予它一絲力便可流動,發出聲響;不予理睬也可靜止如鏡,虛幻倒影。由此可見水一種絢麗多彩、變化萬千的藝術設計符號。
二、水元素與景觀要素之間的關系
(一)水與建筑
水在對于建筑空間的影響不僅在于擴展空間,更多體現在空間的豐富、協調與劃分中。當水體面積達到一定面積后形成水域界面,與其他界面形成對比,相互映照,使得空間更加豐富。當水體形成一定的線性分布,限制指定的人體行動方向,以達到劃分空間,增加空間層次的作用,流水在兩個不同界面的過渡中也有著很強的視覺效果。在控制好水流的方向后還能夠達到一定的引導、連接的作用。在設計中巧將建筑與水相結合,可達到即分離,又相互聯系的空間效果。
(二)水與環境生態
在當代城市環境中,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生態與可持續問題愈加嚴重。環境生態問題也成為景觀設計中的重要考量因素,由此水在景觀設計中的生態作用也愈加重要。水的生態功能多樣,在一定的設計下,水體可凈化空氣、調節空氣干濕度、沉降浮塵。水更是有機生態的承載體,水可為植物與生物提供空間和持續性支持,與之形成完整的生態圈。將這種生態圈與配套設備相互融合后是的整體空間達到可持續性與舒適性,同時還營造出綠色、健康、環保的生態美感,實現功能與審美的完美結合。現代景觀設計中,生態與可持續以成為一個時代主題,在設計時應在使用水元素完善空間的同時,也要注重將水元素與生態相結合。結合環境整體,形成生態環境圈。
(三)水與文化精神
在現代景觀設計中,單純的功能性與設計美感以無法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設計需具有文化傳播性和創意的精神內涵。水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物質,在經過人類數以萬計的文明發展積累下,水已然演變為一種文化精神符號。用水元素與環境進行融入,利用水的本質特性與“聲、光、色”的變換,營造出一種極具聯想性的感官環境。向人們傳遞某種精神意境,滿足人的文化精神需求。在景觀環境中的水元素,不一定都是以水本身為顯現的。例如在日本枯山水景觀中,場景中本無水景,但是將石子與沙礫有規律的整理排列,與山石相結合就形成了一種山水波紋的“錯覺”。由此也在表明,水元素在景觀中的運用,也可以精神映射傳達一種文化美感,而不拘泥于物質載體。
三、水景觀的設計原則
(一)保證生態性與功能性
保證景觀可持續與使用功能是景觀設計過程中基本要求。水在具有裝飾作用的同時,對于環境具有空間協調、生態改善、親水娛樂等功能。在設計過程中盡力完善、整合水與各個景觀要素間的關系,在不影響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對水元素功能性進行最大化的利用。在水的生態性上,仔細分析原始景觀地區的生態關系,有選擇性的使用水體。巧借水對小氣候的調節功能,對設計對象的生態圈進行改善,實現可持續設計。
(二)環境整體協調
水元素與景觀設計中的其他要素一樣,屬于環境整體的元素之一。在對于水元素的設計過程中,不應過多的將水體等作為設計主題,而忽略了環境的整體統一性。在實際設計中,要對于設計對象進行客觀、深入的研究。得出限制因素與可控條件,有取有舍的采用水元素設計,協調水相關設計與整體設計中的尺寸、形態、精神傳達等方面的關系。構成豐富多樣、相輔相成的和諧環境。
(三)設計安全性
自古以來,人們對于水都有著與生俱來的親近性。但水在溫和靈動的同時,也是令人敬畏的無形殺手。水的危害性可以直觀和微觀來分為兩類。直觀類:暴露于人們可接觸范圍內的“明水”,當“明水”達到一定體積,會使得人們的生活環境中形成區域性的危險空間。對于人體和財產都有著潛在危險。微觀類:建筑內部或地下水層,水體長期侵蝕建筑,對建筑的功能與安全性造成不可修復的破壞。水體的自行交換過程中也可能會相互污染,使得整體環境生態破壞,產生有害因素,影響人體舒適、與健康。對于“明水”的面積、深度等尺度,針對使用人群的不同進行調整,確保在安全范圍以內。在水體周圍環境中預留出安全防范措施,以應對突發狀況。針對建筑內部的水在運行材質和排疏導向細節中進行預防,將水體有計劃的隔離、疏導。由內到外,盡力減少安全隱患的發生。本文通過對水元素在景觀設計中應用的研究,認識到水元素是景觀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與景觀各設計要素融合后都有著良好的設計效果。通過對設計要素和表達形式的分析,總結出景觀設計中水元素的設計原理。即確保水的功能性、統一性、安全性。以生態、可持續的、創新包容的設計思想將水元素融入景觀設計中去。引申出對于水的精神文化、設計創新等問題的研究。將水元素更好的實踐在景觀設計中,豐富和發揚創新設計精神。
作者:蔡晨光 單位:湖北工程學院美術設計學院
追溯我國景觀的淵源,與園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中國園林自然景觀中,因地制宜地運用假山、古石、樹木和水景,營造出不同凡響的詩情畫意的園林意境,達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特別是園林自然景觀的水景水法的運用,賦予了厚重的人文歷史內涵。為滿足人們親水、戲水的需求,無論是園林景觀,還是城市景觀、住宅區域,都在加大水景的運用,水元素成為現代景觀設計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水的人文內涵
水是萬物的生命源泉之一,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孕育了深厚的水文化底蘊。儒家、道家等諸多思想派別中,因其觀點與觀水視野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的水思維。儒家認為,水即為德,君子應該有水一樣自強不息、順其自然的修養。《論語?雍也》中,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述了水與行仁的關系。在道家思想中,道家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之所惡,故幾于道。”即“水”是道的物理原型,“道”是“水”的哲學升華;“水”不張揚、包容、隨類賦形,意味著做人要與水一樣。在景觀水元素的運用中,恰當融入各種水文化,這給水景賦予了一種思想品格、一種生命力,將水更好地融入到人們生活之中。
2、景觀中水元素的運用
水,無固定形態,在景觀設計中可以各種形式存在,如水池、人工瀑布、噴泉、溪流、人工渠等。景觀有了水,更添生機與意境。水景設計中既要尊重水的自然屬性,又要考慮它的文化內涵和水的形、聲、色三要素。水景的形態分為靜水景觀和動水景觀兩大類。靜態水景能使人愉悅、平靜、安祥。例如日本庭園中云開池、葫蘆形池等靜水景觀,北京北海公園內以欣賞靜態水為特色建造的濠濮間景色。而動態水景令人激動、心情澎湃。北京香山飯店的“流杯亭”和賴特設計的著名流水別墅也是對流水運用的一種很好的詮釋。
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水元素的運用除了考慮到人們的審美特點外,還必須有意識從傳統審美中吸取其精華,因地制宜,合理地應用到現代景觀設計之中,才會使水元素在景觀設計中與當地建筑、民眾融為一體,和諧美好。
2.1因地制宜
水處在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當中,水景的設計必然有不同的要求和意境體現。在景觀設計中,應當尊重當地地形、氣候和文化。建造水景觀時,應考慮到本地水系的生態循環,不能強硬地改變本身的水系結構,否則很難做到“流水不腐”。在我國北方由于干旱缺水、氣候寒冷,冬季水會結冰,在設計時就要充分考慮到結冰后的處理。北方的冰燈、冰雕也是水在非常溫狀況下的一種觀賞模式,同樣也帶給人們不一樣的藝術感受。而在南方,冬季氣溫比北方高,對水景觀的設計應靈活多變。
2.2神似、意境、聯想的境界
中國園林屬于自然山水式園林,它追求天然之趣、意境之美。明代造園家計成在他的園林學專著《園治》指出園林的建造要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意境。受這些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的影響,現代景觀水元素的設計中只有秉承傳統的理性理念,并結合當地民俗文化,才能創造出意蘊深厚的水景景觀。在景觀設計中水元素的設計,有時并不需要使用真實的水,也能帶給人們精神上的享受,如一座旱橋、一口枯井、一座景觀化的船或者流水形狀的地磚鋪設等。
2.3以小見大
在水元素的運用中,獨具一格的小溪流、小水池往往也會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使景觀活起來。靜靜地觀賞一缽清水,也會聯想到大千世界。有時并非所有的大的水景觀才能夠帶來令人滿意的效果,而且,建造大的水景觀造價及維護的成本較高,一旦產生的問題解決不當,會成為一潭死水,反而破壞環境。
在景觀設計中,恰當的水元素運用,能使整個景觀更加生動,富有靈氣。 “景因水而活”,說明了水在景觀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水景是否能夠充分體現出設計者的想法,是否真正起到美化人們的生活環境,要求設計者有豐富的知識,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在設計中達到傳統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表達出景觀中的獨特意境。因此,景觀中水元素的使用,不僅要繼承傳統文化中水的意蘊,而且也要勇于探索,革新設計形式,把握不同的水文化特點,更好地為景觀設計服務。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