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7-30 08:57:2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預防式高校安全工作管理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校安全工作是全社會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學生能否健康安全的成長成才,關系到“平安校園”能否真正實現,更關系到家庭和諧和社會穩定。而屢屢出現的高校安全問題說明當前高校安全還面臨種種挑戰,如何把安全問題發生的概率繼續降低,是擺在我們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
一、高校安全工作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高校安全工作是高校各項工作中基礎而重要的內容,是“一把手”工程。在認識上,大家對此都有普遍認同,但在落實上往往不盡人意,形成了認識上的“高”與行動上的“低”的鮮明對比。究其原因主要有:高校安全工作面臨的環境非常復雜,大到整個校園,小到一根火柴,都可能產生安全問題,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隱患排查體系。雖然多數學校對安全管理有正確認知,但對安全工作具體的開展和實施方法還不夠有效。如:安全管理應該是預防第一,應對第二。但實際操作中,往往在預防工作上缺少有效的方法,導致安全問題發生后被動的應對,更沒有形成預防為主和應對為輔相結合的工作體系。在缺少有效安全隱患防控方法的情況下,少部分安全管理工作者形成了“認識足夠、就是不動”的悖論情境,個別管理者對安全還有無可作為的“安全概率心理”和輪不到我的“僥幸心理”。因此,構建出一套以預防為主、易操作、重實效的預防式高校安全防控體系是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就高校安全管理本身而言,預防式管理的意義遠大于反應式管理。預防式做的好,可以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應該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點。而且作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者必須認識到,只要方法得當,安全隱患是“可辨識、可預防、可消除”的。而反應式是對安全事故發生后尋找一種妥善處理的路徑,是一種補救型或降低傷害型的措施,是預防式的一種補充。在學校這個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次有效的安全防范,比上百次的應急應對更有意義。因此筆者力圖構建一套預防式的、全覆蓋的安全管理預防體系,力爭通過這個體系,將高校中所有安全隱患都梳理出來、“曝光”出來,讓安全管理工作者盡早介入到安全隱患中,通過提前介入使安全隱患點“轉危為安”,把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不給其發生的機會。雖然在理論層面講預防式安全防控做的好,就不需要反應式的安全管理了。但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在快速發展的今天,高校安全工作不斷出現新的態勢,在現實操作中不可能辨識所有的安全隱患。預防固然重要,但預防體系中也應考慮應對安全事故發生的方案,形成以“預防為主、應對為輔、重在預防”的預防式高校安全防控體系。
三、預防式高校安全工作管理體系構建路徑
預防式高校安全工作管理體系由四個部分構成:“棋盤式”安全隱患排查表、安全教育計劃表、安全工作實施表、安全事故應對對策等。
(一)“棋盤式”安全隱患表的構建思路與方法
當前高校的安全問題繁雜,但歸納起來,主要圍繞著人和事這兩條主線,這兩條線的交叉點就形成了安全隱患點。“棋盤式”是將眾多的安全隱患點形象的比喻為圍棋的棋盤點,每個隱患點都是處于橫向線上人和處于縱向線上的事的交叉點。將隱患點組合起來就編制出“棋盤式”安全隱患排查表。“棋盤式”安全隱患排查表由安全隱患點、導致安全隱患點產生的不穩定因素、安全隱患點的責任部門和防控措施四個模塊組成。首先,要編制“棋盤式”安全隱患排查表,我們就要先梳理出人這條線包含哪些類型的人?事這條線包含哪些類型的事?從高校安全事這條主線看,可能產生安全隱患的事項主要分為:人身安全、物資安全、財產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藥品安全、交通安全六大類。
(二)安全教育計劃表
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預防性安全工作的有效內容。通過安全教育可以提升大學生安全防范的意識,也可以提升學生面對安全問題的應急處理能力,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所以高校預防性安全工作還要包括安全教育,這樣的安全教育不應是泛泛的,而是有具體針對性的。首先安全教育的對象是人,針對學校里不同類型的群體,要開展不同類型的安全教育,教育的內容也不同。其次,安全教育是應該有時段性的,安全教育所涵蓋內容以秋季學期開學到春季學期放假,以一個學年為時間周期。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不同節假等特點,制定不同的安全教育計劃,涵蓋整個學年,設計十余個教育主體,做到全年覆蓋、人人教育、月月教育、預防為主的教育特征。安全教育是安全防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扮演著安全防范體系的理論教育功能。
(三)安全防范工作實施表
經過前述幾步工作,制定出了“棋盤式”安全隱患表,并梳理出每個安全隱患點的“不穩定因素”,匹配相關主責部門和應急應對措施。預防式安全工作管理體系的重點在預防,做好預防工作還要一系列的相關細致工作。在“棋盤式”安全隱患表的基礎上,筆者又針對不同的“不穩定因素”,以各職能處室為單位設計了部門安全工作職責表共計44個,其詳細規定了各個部門針對安全工作做哪些事情?如何做?做的時間頻率等具體要素,讓操作者方便易懂。通過提前做工作保證此安全隱患點處于穩定和不爆發狀態,讓“不穩定因素”無處藏身,讓安全隱患“轉危為安”。1、明確責任主體。通過明確安全責任制、崗位責任制等,做到人人有責和全員覆蓋。確保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從開學至放假無縫鏈接。2、明確工作內容。以最為便捷的表格化填寫模式,按日、周、月安全管理內容及目標持續循環開展工作內容。
(四)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應對對策
為保證安全體系的完整性,在制定預防性措施的同時,也要制定出該安全隱患點萬一發生安全問題的應對對策。如:針對思想方面的安全問題發生后,要做到:1.發現學生思想異常及時進行開導,如可能對自己和別人造成傷害,及時上報科室、學生處、保衛處;2.如有必要及時與心里咨詢中心聯系,做好學生心理輔導工作,并做好記錄。針對學生行為方面的安全問題發生后,要做到:1.發現學生有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行為及時聯系保衛處共同處理;2.學生違反學院管理規定及學生手冊相關規定,做好思想工作并根據規定嚴肅處理;3.學生有傷害自己及傷害別人的行為發生后,及時向保衛處報警并組織疏散學生,避免造成更大傷害;4.出現學生傷亡事件及時向學院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報告。高校安全工作涉及內容龐雜,需要持久不斷的工作,預防式高校安全防范體系也不例外,需要全校各個部門聯動起來,各自按照自己的分工與責任,持續做工作。只有這樣才能讓學校的安全工作,形成可預見、可預防、可排除的良好局面。這種預防式安全防控體系已經在實際工作中運行近兩年時間,效果明顯,對提升高校安全工作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周剛 李明 唐振國 單位:云南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