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7-24 11:08:3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建筑工程電氣安全隱患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摘要:我國是一個生活用電急劇增長的發展中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對電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如何提高建筑電氣的安全性,一直受到有關方面的重視,無論是制訂政策法規的政府主管部門,還是建筑電氣的設計人員,正在為用電的安全性做各種努力。但是,各類電氣事故仍然時有發生,鑒于此情況,本文將對建筑電氣的安全隱患及安全用電措施分類探討。
關鍵詞:建筑電氣工程;安全隱患;安全用電措施
一、建筑電氣工程存在的主要安全隱患
1.接地電弧性短路引起的火災。接地電弧性短路是最危險最常見的電氣火災隱患。我們都知道電氣短路有兩種,一種是金屬性短路,另一類是電弧性短路。金屬性短路是因高溫而熔融,短路電流大,線路能產生高溫,我們大多以為這種短路起火危險大,其實不然,因為保險絲能被短路時的電流燒斷而切斷電源,起火概率較小。電弧性短路是由于短路點未被焊死或壓接不牢而激發電弧或電火花,短路電流不大,保險絲不會被燒斷,但電弧往往持續存在,其局部溫度高達2000多攝氏度,很容易引燃周圍的可燃物,這種短路電弧往往成為引起火災的起火點.
2.電氣線路的諧波電流引起火災。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使用的非線性負荷電氣設備也日益增多,如電視機、微波爐、電烤箱、電腦等家用電器,它們雖然功率較小,但數量巨大,因這些電器大多具有調壓整流裝置,會產生較深的奇次諧波,由于奇數倍諧波在中性線內不是互相抵消而是疊加,疊加后的產生的電流最大可接近相線電流的2倍,導致中性線過熱。但在習慣上我們取中性線截面只取相線的1/2,因此為以后樓房的使用埋下了電氣起火的隱患。
3.設計線路的載流量取值偏大。我國電氣設計中線路載流量的選用往往偏大,容易導致線路過載。例如:明敷單相2.5mm2銅芯塑料絕緣電線,我國的設計通常為32A,而按國際上的線路載流量數值IEC364-5-523標準,2.5mm2回路的載流量應為26A,我國的設計線路載流量取值比IEC364-5-523標準取值高近25%。隨著家庭用電負荷的增加,電氣線路本身極容易過載。
4.線路負荷估算偏小。建筑用電的特點之一是負荷難以估算,隨著時代的進步,電氣化程度越來越高,那么就必須對用電增大給予充分的估計和足夠的空間,但設計上往往不留有足夠的發展余量,由此容易造成線路超載而留下安全隱患。
5.電氣裝置布置不當引起火災。電氣裝置中的電氣設備如果設計時布置不當,離可燃物太近,即使沒有發生故障,其正常工作時的高溫或電火花也可引燃起火。我們常見的電氣設備高溫源是電燈泡,100W白熾燈的玻璃殼表面溫度可達到220℃,而我們平時常用的紙的燃點是130℃,棉的燃點是150℃,布的燃點是200℃,所以如果電氣照明設計中將大功率的燈泡布置得太靠近可燃物,則烤燃起火的危險是很大的。
二、建筑工程中應注意的安全用電措施
1.熔斷器增加一個零序電流互感器和一個繼電器。一般電氣線路中在進線總開關或每個出線開關設置斷路器,當金屬性短路發生時,線路中的電流將增加到正常時的幾倍甚至幾十倍,斷路器斷開以達到保護線路的功能,斷路器一般都標明額定電流和額定電壓。我們可根據配電系統中出現的最大故障電流,選擇具有相應分斷能力的斷路器,額定電流一般為用電設備額定電流的1.5倍左右,并小于導線的載流量,根據實際需要,斷路器還可配備過電流脫扣器、失壓脫扣器、分勵脫扣器等。這一點在一般建筑中已基本實現。即使是考慮的這樣周全,斷路器還是對付不了電弧性短路電流,由于電弧性短路電流是不大的,一般在幾十毫安到幾百毫安之間,斷路器不能切斷幅值這么小的電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給斷路器增加一個零序電流互感器和一個繼電器,這樣的斷路器具備了漏電功能,從而有效的防止了電弧性短路火災,這在一些發達國家已是廣泛應用的電氣防火技術,我國一些電氣同行對帶漏電保護功能的斷路器還心存疑慮,影響了這項安全技術的廣泛應用。
2.如下幾種措施可以減少諧波。A. 減少回路阻抗,增加中性線的截面以減少諧波產生的發熱;B.局部重組電網結構,分離或隔離產生諧波的設備;C.采用濾波器,單相非線性負載產生的奇數次諧波可采用THF奇數次諧波濾波器;D.改進用電設備使之符合高品質用電和高效率用電的雙重要求。
3.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電氣材料做到符合國家標準。材料設備進場應進行絕緣檢查,《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對主要設備、材料、成品和半成品進場驗收作了詳細要求。比如,導線絕緣厚度不小于導線半徑的0.6倍;開關插座的不同極性帶電部件間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不小于3毫米,絕緣電阻值不小于5兆歐;柜屏臺箱盤問線路的線間和線對地間絕緣電阻值饋電線路必須大于0.5兆歐,二次回路大于1兆歐;電線電纜產品有安全認證標志,絕緣層完整無損,厚度均勻且達到規定的絕緣層厚度。
4. 末端漏電保護保障人身安全。電流通過人體內部,對人體傷害的嚴重程度與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通過人體的持續時間、通過人體的途徑、電流的頻率以及人體的狀況等多種因素有關,特別是與電流的大小和通過時間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目前,我國對于漏電保護器取30mA.s作為設計依據,根據經驗,這樣的漏電保護器可以滿足觸電保護的要求,具有足夠的安全性。在建筑工程中漏電保護方式一般采用分支線保護和末端保護相結合的分級保護方式,并以末端保護為主。漏電保護器不同于其他電氣產品,由于它關系到人身安全,因此選用時注意以下原則:A.必須符合國家標準GB6829-86《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的要求,并具有中國電工產品認證委員會(縮寫為CCEE)的認證標志;B.應有經有關專業部門檢測并試驗合格的報告證明文件;C.應符合漏電保護方式對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及分斷時間的要求,并滿足分級保護的級間協調原則。
5.等電位保護使安全用電得到更有效的保障。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第3章、第27章對建筑物等電位連結作了具體要求。等電位分局部等電位連結和總等電位連結。在規范3.1.7強制性條文中,要求接地(PE)或接零(PEN)支線必須單獨與接地或接零干線相連接,不得串聯連接。干線導線應可靠,連接后連接到分戶箱內接地匯流排,匯流排與總等電位箱直接相連,總等電位同時是重復接地點。
6.消防電氣線路中安全保護措施。為了將火災損失減少到最少,確保消防設備得以發揮作用,建筑電氣的線路要經過防火設計,明確消防用電設備的動力線、控制線及火災報警信號傳輸線的敷設方式。消防設備電氣配線的可靠性用以確保向消防設備正常供電和有效實施人員疏散與火災撲救。消防設備電氣配線的耐火性用以確保一旦發生火災且消防設備配電線路可能處于火場之中時能持續供電。在消防工程中,通常是結合建筑電氣設計與施工,對消防配電線路采用耐火耐熱配線措施來達到其可靠性耐火性要求。
7.防范電氣火災沿線路蔓延是防電氣火災的一項重要措施,下面是在電氣安裝中這一措施的要點。A.當電氣線路通過墻、地板、天花板、屋頂等建筑結構件時,其穿過的孔洞應按這些構件等同的耐火水平予以封堵;B.敷設電氣線路的套管、槽盒、空氣絕緣封閉母線槽等穿過結構件時在其內部也應進行封堵,但如果其內部空間截面積不大于710平方毫米時,一般不需要作內部封堵,因進入管槽的空氣量不足以維持線路絕緣的持續燃燒。
總的來說,把好設計關,從材料選型和施工規范上做到全程控制,做到安全用電措施從源頭抓起,努力消除各種電氣隱患,那么消除安全隱患,做到安全用電是完全能夠實現的。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建筑工程的電氣安全性越來越重要。對于建筑工程中出現的電氣安全隱患要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確保施工可以安全完成。本文先是分析了建筑工程電氣安全保護的意義,然后分析了電氣安全容易出現的隱患,最后提出了預防電氣安全隱患發生的方法。
關鍵詞:建筑工程;電氣安全隱患;預防方法
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建筑工程電氣施工的大力支持,對于目前電氣施工容易出現的安全隱患,需要電氣施工單位加以重視,給予有效的處理、改進。下面先是分析了建筑工程電氣安全保護的意義。
一、建筑工程電氣安全保護的意義
建筑工程電氣施工具有高危性、高事故性的特征,在進行電氣施工時需要做好安全保護措施。一些資料表明,建筑工程電氣施工中的事故發生原因,大多不是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能低造成的,而是施工人員的沒有具有相關的安全意識造成的。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是建筑工程電力安全的基本保障。由此可見,對電氣施工人員進行電氣安全性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堅持“安全第一”的施工原則,在員工里形成安全意識,完善企業安全隱患防范機制和管理機制。對于監督部門要根據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施工人員監督,杜絕安全隱患的發生,保證電氣施工的安全性。
二、建筑工程電氣安全容易出現的隱患分析
1.靜電危害
當系統沒有進行必要的檢修工作以及維護保養工作、對于跨接的裝置、接地的裝置設置不完善、工作人員靜電防護不到位導致靜電危險以及靜電火花危險。
2.觸電危險
當建筑工程人員設計電氣設備的不合理、安裝電氣設備的不合理、維護系統疏忽導致電氣設備出現絕緣失效、過熱、PE線斷線等問題,對建筑工程人員造成人身的安全威脅。
3.電氣爆炸或火災危險
電氣爆炸或火災危險是由系統設計或運行中出現錯誤、操作錯誤造成電氣系統運行短路、發熱、過載等問題,容易引起局部系統的過熱,導致電氣爆炸或火災危險。
4.雷電危害及電磁危害
當電氣系統缺少一定的防雷設備或者防雷設備的設計施工有缺陷時,就會造成建筑工程電氣系統在面臨雷電環境時,容易造成雷電安全隱患。電磁隱患是由于電氣系統的高頻設備調整錯誤、屏幕設備有缺陷造成的,當工作人員長期處于電磁照射時,給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
二、預防建筑工程電氣設備安全隱患的方法
1.電氣設備、材料的絕緣檢查
在電氣設備、材料進場前要進行絕緣性檢查工作,更加建筑工程電氣施工質量規范規定,對設備、材料、半成品、成品進行詳細驗收,比如內部導線厚度要大于0.6mm,對于開關、插座的爬電距離、電氣間隔要大于3mm,電氣設備的電線產品還需要具有安全認證標準,保持電線、電纜絕緣層的完整、電線、電纜的厚度要保持均勻,符合規定的厚度要求。對于工藝需要而破壞的電線、電纜絕緣層要用絕緣膠帶、色相帶來捆綁,使之高于原來電線的絕緣等級。在電線鋪設檢查時,盡可能保證減少同一處電線的重疊次數。當電線不能緊貼處理,需要用水泥塊對電線層進行分離。
2.漏電保護工作
電流對人體傷害程度與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持續時間、電流頻率有關。對于漏電保護器可以選用30毫安每秒,這樣可以具有足夠安全性的同時滿足觸電保護需求。在建筑工程電氣系統中的漏電保護方法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分支線保護方式,另一種是末端保護方式,其中末端保護方式是人們經常選用的方式。盡量縮小了發生觸電造成的停電范圍,使其他用戶免于受到影響,方便查找故障,使建筑工程電氣系統可靠性提升。漏電保護器在具體選用時,要考慮到以下幾點原則。一是漏電保護器要符合國家的電流動作標準,有電工產品認證會的認證。二是要符合漏電保護方法對電流動作的要求,滿足分級保護的協調原則。三是有專業部門的檢查報告和試驗合格證明文件。
3.防雷接地工作
為了防止雷電危害,可以進行防雷接地。接地可以有效釋放雷電流,對于建筑工程基礎底板的鋼筋貫通工作,底板主筋的防腐、焊接工作,需要有接地電阻阻值測試,查看電氣系統是否符合設計圖紙的有關規范。可以適當增加人工接地極來使接地電阻值降低。對于接地線的連接、端子的預留需要根據規范操作要求進行。關鍵做好建筑工程外墻防護欄桿、金屬門窗、屋面金屬的防雷工作,搞好電氣系統工序間的銜接工作,防止工序的遺漏,完善金屬設備的外殼接地工作,把立柱筋當成引下線,從上而下標記引下線立柱筋。使之貫通成一體,做好電氣設備的防腐處理、焊接處理。人工的接地引下線不能存在死角,要順直,金屬保護管和引下線電氣聯通。為了接地體屏障效果的降低,需要保持人工接地裝置間距大于5m。
4.經監理批準后施工,進行定期安全巡查
建筑工程電氣安全管理人員須對完成的每一分部分施工進行安全檢查驗收,還要隨時抽查正在進行的施工項目,將檢查結果詳細登記,詢問監理工作人員核對建筑工程電氣項目是否符合安全標準。若安全標準達不到既定的要求,要及時進行整頓、修改。在定時安全巡查方面,在建筑工程電氣施工時每天要進行詳細的安全巡查,專職電氣安全人員還要負責記錄當天的安全臺賬。臺賬的記錄內容包括對安全隱患的詳細檢查和登記工作。最后還要形成相應的安全檢查制度,還可以把建筑工程電氣施工項目分為多個部分,要求在每個部分安置安全指導員,確保有效預防電氣安全隱患。對于電氣施工標牌的檢查要求做到:安全標牌擺放在正確的位置,還要有針對性。
6. 加大電氣安全投入
建筑工程電氣系統施工過程中必要的安全防護設備和材料必須投入,不可偷工減料,不能抱有僥幸心理。對于保障電氣安全的資金投入要加大,配置足夠的防護設備,例如防火設備、防靜電設備的投入。那些在實施工程中故意減少的安全防護投入行為,監理公司應該對其負責單位進行嚴懲;建筑工程電氣系統施工單位要對員工進行三級安全教育,有關安全技術交底都要有監理公司參與旁聽。交接人最后進行親自簽字,不得由他人完成。
7.對監理及工程部的要求
對于監理公司,監理全部成員要對每個環節分別進行專項安全檢查,至少一周一次檢查。應按照實際針對性的進行檢查,把檢查結果和整改意見做成可考的文字,例如檢查施工單位巡檢記錄,把巡檢記錄作為監理部考核績效的一個重要依據。還要把整個安全責任分解,把責任目標分解為多份,再把分解后的安全責任傳達給工程部,讓工程部就按照此為標準對監理的安全工作進行抽查。對于工程部來說,各分管工作人員應參與每周監理部進行的檢查,同時也包括電氣系統施工單位每天進行的巡檢記錄的檢查。
總結:
當今社會發展迅速,離不開建筑工程電氣項目的建設,但電氣安全事故一直在增加,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重大的損失。這就需要我們在建筑工程電氣施工時,把安全管理放在最重要位置,對于出現的安全隱患及時處理,定期進行電氣安全巡查,加大建筑工程電氣安全投入對于出現的安全隱患進行及時制止,使建筑工程電氣系統可以有效預防各種安全隱患,發揮出自己對社會的應有效益。
1通用電氣線路中安全隱患
1.1接地電弧性短路這是最危險最常見的火災隱患。人們都知酋電氣短路會引起火災,但不清楚哪一種短路容易起火和如何加以濤止。電氣短路有兩種,一種是金屬性短路,另一類是電弧性短路。一種短路因高溫而熔融,短路電流大,線路能產生高溫,人們以為種短路起火危險大,其實不然,因為保險絲能被短路時的電流燒折而切斷電流,無從起火;后者短路是由于短路點未被焊死而激發電弧或電火花,短路電流不大,保險絲不會被燒斷,但電弧則持續存,其局部溫度高達2000~3000度,很容易引燃可燃物,這種短路電l瓜往往成為引起火災的起火點。
1.2電氣線路的諧波電流隨著非線性負荷的電氣設備日益增多,例如電視機、微波爐、電烤箱、電腦等,這些設備的負荷電流含有多次諧波電流,能使電氣短路,特別是中性線過載發熱,加速絕緣老“:而短路起火。中性線過載發熱的原因是由于3次及奇數倍諧波在中性線內不是互相抵消而是疊加,疊加后的電流最大可接近相線電宛的2倍。但是在習慣上有時為了片面降低成本我們取中性線截面只取相線的1/2,因此為以后樓房的使用埋下了電氣起火的隱患。
2消防電氣線路中安全隱患
在火災發生時,一般的電氣線路往往是被切斷或被燒斷。為了恪火災損失減少到最少,確保消防設備得以發揮作用,一些特殊的電氣線路需要經過防火設計。明確消防用電設備的動力線、控制線、陵地線及火災報警信號傳輸線地敷設方式。消防設備電氣配線的可靠性用以確保向消防設備正常供電和有效實施人員疏散與火災撲救。消防設備電氣配線的耐火性用以確保一旦發生火災且消防設備配電線路可能處于火場之中時能持續供電。在消防工程中,通常是者合建筑電氣設計與施工,對消防配電線路采用耐火耐熱配線措施來達到其可靠性、耐火性要求。
3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安全保護措施
3.1絕緣保護材料、設備進場應進行絕緣檢查。在《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I殳規范}GB50303—2002基本規定中對主要設備、材料、成品和半成口口進場驗收作了詳細要求。比如成套燈具的絕緣電阻不小于2Mn,勾部所用導線絕緣厚度不小于0.6mm;開關、插座的不同極性帶電郢件間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不小于3mm,絕緣電阻值不小于5MII;柜、屏、臺、箱、盤問線路的線間和線對地間絕緣電阻值饋電線珞必須大于0.5Mn,二次回路大于1MQ;電線、電纜產品有安全認證標志,絕緣層完整無損,厚度均勻且規定了絕緣層厚度。因有異議送有資質實驗室進行抽樣檢測。對于在施工中由于工藝需要而損壞的絕緣層應采用色相帶和絕緣電膠布恢復到不低于原絕緣等級,等等。
3.2短路、過載保護線路發生短路時,線路中的電流將增加到正常時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在配電設備中常用熔斷器以達到短路保護功能。熔斷器不僅要標明額定電流,還應標明額定電壓。根據配電系統中可能出現的最大故障電流,選擇具有相應分斷能力的熔斷器。熔件的額定電流一般為用電設備額定電流的1.5倍左右。載保護一般由自動開關(或小型斷路器)完成。根據實際需要,自動開關可配備過電流脫扣器、失壓脫扣器、分勵脫扣器。為了起到自動開關過載保護的作用,自動開關的額定電流要與負載電流相匹配,并小于導線的載流量。
3.3漏電保護電流通過人體內部,對人體傷害的嚴重程度與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通過人體的持續時間、通過人體的途徑、電流的頻率以及人體的狀況等多種因素有關。特別是電流的大小和通過時間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目前,我國和西歐及日本一樣,對于漏電保護器取30毫安,秒作為設計依據。根據各國經驗,這樣的漏電保護器,可以蔭足觸電保護的要求,具有足夠的安全性。在建筑工程中漏電保護方式一般采用分支線保護和末端保護相結合的分級保護方式,并以末端保護為主。這樣,可盡量縮小發生人身觸電及故障時所引起的停電范圍,不影響其他設備或用戶的用電,便于查找故障,提高供電系統的可靠性。
3.4等電位保護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第3章、第27章對建筑物等電位連結作了具體要求。等電位分局部等電位連結和總等電位連結。在規范3.1.7強制性條文中,要求接地(PE)或接零(PEN)支線必須單獨與接地或接零干線相連接,不得串聯連接。在建筑工程中同類插座同一回路的接地線利用插座壓緊螺栓相互翻接是不符合要求的,干線導線應可靠連接后連接到分戶箱內接地匯流排,匯流排與總等電位箱直接相連。接地線用黃綠相問線是國際上通用的,總等電位同時是重復接地點。局部等電位在以往圖集中有兩種方案,這種方案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新的圖集蘇D101—2003中作了修改。新圖集有兩點得到加強:一是現澆板內受力筋與等電位系統作了可靠的焊接;二是衛生間的用電設備不僅要接地保護,而且還要等電位接地,增加了潮濕場所用電的安全性。
3.5接地保護設備的某部分與土壤之間作良好的電氣連接,叫做接地。與土壤直接接觸的金屬物件,叫做接地體或接地極。當電氣設備發生接地故障時,電流就通過接地體向大地作半球形散開,這一電流叫做接地短路電流。試驗證明,在距單根接地體或接地短路點20m左右的地方,實際上流散電阻已趨近于零,也就是這里的電位己趨近于零。凡電位趨近于零的地方,即距接地體或接地短路點20m以上的地方,就叫做電氣的”地”或”大地”。接地電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地下水位的變化以及土壤導電率的變化而變化。所以規范第24章要求接地裝置必須在地面以上按設計要求位置設測試點。每單項工程不宜少于兩個測試點。按接地作用的不同可分為工作接地、保護接地、重復接地和防雷接地、靜電接地、屏蔽接地或隔離接地等。
3.5.1工作接地。為了保證電氣設備在正常和事故情況下可靠地工作而進行的接地,叫做工作接地,如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
3.5.2保護接地。為了保證人身安全,防止觸電事故,把在故障情況下可能呈現危險的對地電壓的金屬部分同大地緊密地連接起來,叫做保護接地。對電力系統來說,保護接地的方法一般只適用于中性點不接地的電網中,只有在這種電網中,凡有金屬外殼及構件的用電設備才可以采用保護接地來保證人身安全。
3.5.3重復接地。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系統中,為確保零線安全可靠,除在電源(如變壓器)中性點進行工作接地外,還必須在零線的其他地方進行必要的重復接地。比如電纜和架空線在引入到建筑物處,零線應重復接地,如果不進行重復接地,則在零線發生斷線并有一相碰殼時,接在斷線后面的所有設備的外殼都將呈現接近于相電壓的對地電壓,這是很危險的。
3.5.4防雷接地。為了防止雷電的危害而進行的接地,叫做防雷接地。防雷接地作用不言而喻,不接地就無法對地泄放雷電流。規范對利用建筑物基礎和主體鋼筋做接地極和引下線以及人工接地裝置、接閃器的安裝作了具體要求。設計對防雷接地阻值都給出了參數,接地體和引下線完成后要測試,接閃器完成后整個系統才能測試。人工接地引下線要順直,不存在死角,引下線金屬保護管要與引下線做電氣連通。避雷帶形成等電位可防靜電危害。人工接地裝置接地體間距不小于5m是為了降低接地體屏蔽作用。
4總結
為了加強電氣安全性而采取的技術措施,在設計、施工、檢查、驗收和設備交接中予以高度重視才能落到實處。監理在施工現場要多觀察、勤檢查,狠抓重點工序,堅持上道工序未經檢查合格,不得進入下道工序。這樣,電氣的安全性就有了保證。
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建筑工程電氣施工的大力支持,對于目前電氣施工容易出現的安全隱患,需要電氣施工單位加以重視,給予有效的處理、改進。下面先是分析了建筑工程電氣安全保護的意義。 一、建筑工程電氣安全保護的意義 建筑工程電氣施工具有高危性、高事故性的特征,在進行電氣施工時需要做好安全保護措
施。一些資料表明,建筑工程電氣施工中的事故發生原因,大多不是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能低造成的,而是施工人員的沒有具有相關的安全意識造成的。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是建筑工程電力安全的基本保障。由此可見,對電氣施工人員進行電氣安全性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堅持“安全第一”的施工原則,在員工里形成安全意識,完善企業安全隱患防范機制和管理機制。對于監督部門要根據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施工人員監督,杜絕安全隱患的發生,保證電氣施工的安全性。
二、建筑工程電氣安全容易出現的隱患分析
1.靜電危害
當系統沒有進行必要的檢修工作以及維護保養工作、對于跨接的裝置、接地的裝置設置不完善、工作人員靜電防護不到位導致靜電危險以及靜電火花危險。
2.觸電危險
當建筑工程人員設計電氣設備的不合理、安裝電氣設備的不合理、維護系統疏忽導致電氣設備出現絕緣失效、過熱、PE線斷線等問題,對建筑工程人員造成人身的安全威脅。
3.電氣爆炸或火災危險
電氣爆炸或火災危險是由系統設計或運行中出現錯誤、操作錯誤造成電氣系統運行短路、發熱、過載等問題,容易引起局部系統的過熱,導致電氣爆炸或火災危險。
4.雷電危害及電磁危害
當電氣系統缺少一定的防雷設備或者防雷設備的設計施工有缺陷時,就會造成建筑工程電氣系統在面臨雷電環境時,容易造成雷電安全隱患。電磁隱患是由于電氣系統的高頻設備調整錯誤、屏幕設備有缺陷造成的,當工作人員長期處于電磁照射時,給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
二、預防建筑工程電氣設備安全隱患的方法
1.電氣設備、材料的絕緣檢查
在電氣設備、材料進場前要進行絕緣性檢查工作,更加建筑工程電氣施工質量規范規定,對設備、材料、半成品、成品進行詳細驗收,比如內部導線厚度要大于0.6mm,對于開關、插座的爬電距離、電氣間隔要大于3mm,電氣設備的電線產品還需要具有安全認證標準,保持電線、電纜絕緣層的完整、電線、電纜的厚度要保持均勻,符合規定的厚度要求。對于工藝需要而破壞的電線、電纜絕緣層要用絕緣膠帶、色相帶來捆綁,使之高于原來電線的絕緣等級。在電線鋪設檢查時,盡可能保證減少同一處電線的重疊次數。當電線不能緊貼處理,需要用水泥塊對電線層進行分離。
2.漏電保護工作
電流對人體傷害程度與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持續時間、電流頻率有關。對于漏電保護器可以選用30毫安每秒,這樣可以具有足夠安全性的同時滿足觸電保護需求。在建筑工程電氣系統中的漏電保護方法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分支線保護方式,另一種是末端保護方式,其中末端保護方式是人們經常選用的方式。盡量縮小了發生觸電造成的停電范圍,使其他用戶免于受到影響,方便查找故障,使建筑工程電氣系統可靠性提升。漏電保護器在具體選用時,要考慮到以下幾點原則。一是漏電保護器要符合國家的電流動作標準,有電工產品認證會的認證。二是要符合漏電保護方法對電流動作的要求,滿足分級保護的協調原則。三是有專業部門的檢查報告和試驗合格證明文件。
3.防雷接地工作
為了防止雷電危害,可以進行防雷接地。接地可以有效釋放雷電流,對于建筑工程基礎底板的鋼筋貫通工作,底板主筋的防腐、焊接工作,需要有接地電阻阻值測試,查看電氣系統是否符合設計圖紙的有關規范。可以適當增加人工接地極來使接地電阻值降低。對于接地線的連接、端子的預留需要根據規范操作要求進行。關鍵做好建筑工程外墻防護欄桿、金屬門窗、屋面金屬的防雷工作,搞好電氣系統工序間的銜接工作,防止工序的遺漏,完善金屬設備的外殼接地工作,把立柱筋當成引下線,從上而下標記引下線立柱筋。使之貫通成一體,做好電氣設備的防腐處理、焊接處理。人工的接地引下線不能存在死角,要順直,金屬保護管和引下線電氣聯通。為了接地體屏障效果的降低,需要保持人工接地裝置間距大于5m。
4.經監理批準后施工,進行定期安全巡查
建筑工程電氣安全管理人員須對完成的每一分部分施工進行安全檢查驗收,還要隨時抽查正在進行的施工項目,將檢查結果詳細登記,詢問監理工作人員核對建筑工程電氣項目是 否符合安全標準。若安全標準達不到既定的要求,要及時進行整頓、修改。在定時安全巡查方面,在建筑工程電氣施工時每天要進行詳細的安全巡查,專職電氣安全人員還要負責記錄當天的安全臺賬。臺賬的記錄內容包括對安全隱患的詳細檢查和登記工作。最后還要形成相應的安全檢查制度,還可以把建筑工程電氣施工項目分為多個部分,要求在每個部
分安置安全指導員,確保有效預防電氣安全隱患。對于電氣施工標牌的檢查要求做到:安全標牌擺放在正確的位置,還要有針對性。
6. 加大電氣安全投入
建筑工程電氣系統施工過程中必要的安全防護設備和材料必須投入,不可偷工減料,不能抱有僥幸心理。對于保障電氣安全的資金投入要加大,配置足夠的防護設備,例如防火設備、防靜電設備的投入。那些在實施工程中故意減少的安全防護投入行為,監理公司應該對其負責單位進行嚴懲;建筑工程電氣系統施工單位要對員工進行三級安全教育,有關安全技術交底都要有監理公司參與旁聽。交接人最后進行親自簽字,不得由他人完成。
7.對監理及工程部的要求
對于監理公司,監理全部成員要對每個環節分別進行專項安全檢查,至少一周一次檢查。應按照實際針對性的進行檢查,把檢查結果和整改意見做成可考的文字,例如檢查施工單位巡檢記錄,把巡檢記錄作為監理部考核績效的一個重要依據。還要把整個安全責任分解,把責任目標分解為多份,再把分解后的安全責任傳達給工程部,讓工程部就按照此為標準對監理的安全工作進行抽查。對于工程部來說,各分管工作人員應參與每周監理部進行的檢查,同時也包括電氣系統施工單位每天進行的巡檢記錄的檢查。
總結:
當今社會發展迅速,離不開建筑工程電氣項目的建設,但電氣安全事故一直在增加,給人們的 生活帶來了重大的損失。這就需要我們在建筑工程電氣施工時,把安全管理放在最重要位置,對于出現的安全隱患及時處理,定期進行電氣安全巡查,加大建筑工程電氣安全投入對于出現的安全隱患進行及時制止,使建筑工程電氣系統可以有效預防各種安全隱患,發揮出自己對社會的應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