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7-23 04:56:3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幼兒園環境藝術設計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摘要:幼兒園是幫助幼兒適應學習氛圍和了解知識的重要場所,幼兒在幼兒園中要學習各種新知識,擺脫對父母依賴的習慣,這是幼兒初次嘗試獨立的重要過程。但是,對于幼兒的自身發展來說,環境對幼兒的生活習慣及能力培養會帶來許多潛在的影響,同時也能通過環境的合理設計來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加快幼兒掌握各個運動技能的速度,使幼兒在幼兒園學習中打下良好的基礎。當前,我國大多數幼兒園活動室的建設都十分簡單,與小學、初中院校的室內設計基本無異,設計方向缺乏對幼兒年齡階段的考慮,同時也未從人性化角度來思考幼兒的發展需求,使得環境設計難以給幼兒的自身成長及培養帶來幫助。對此,本文從人性關懷視角下對幼兒園活動室環境的藝術設計展開研究。
關鍵詞:人性關懷;幼兒園;藝術設計
幼兒園活動室是為幼兒提供的自由活動場所,幼兒可在該室內完成游戲、繪畫、唱歌等課程任務,從而使幼兒從中學習和接觸新領域的知識。對于幼兒來說,影響幼兒學習與成長的不單單是來自于知識層面,其活動室的環境也是促進幼兒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幼兒園的環境設計在幼兒學習中占據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對于幼兒來說,活動室的環境設計會給幼兒的行為、心理及生理均帶來影響,這些影響雖不會立即反映在表面,但實則早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長此以往會給幼兒的綜合能力帶來極大影響。這表示幼兒園活動室的環境設計需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生長需求及教學需求,使其給幼兒的未來發展帶來良好的幫助。
1幼兒特征對活動室環境藝術設計的影響
1.1生理
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藝術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給幼兒打造更舒適、更良好的活動環境,使幼兒在活動室中能夠自由學習。活動室作為幼兒園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環境設計會關系著幼兒的生活質量,因此在設計時,需充分考慮幼兒的發展需求進行設計。對于4~6歲階段的幼兒來說,其身高普遍是在96~100cm之間,活動室內的各個尺寸需根據幼兒的平均身高來進行合理設計。同時,該年齡階段的幼兒其四肢基本已具備了彈跳、攀爬、跑步等技能,活動室的環境設計需能充分滿足幼兒的各個生理條件,且室內色彩也盡量以鮮艷為主,室內家具及空間都能滿足幼兒的各個運動行為需求。[1]
1.2心理
大多數幼兒在該年齡階段時都已有了自己的想法,雖然在邏輯思維上還處于初級狀態,但對周圍環境的認知、色彩認知以及方向認知都已逐漸形成。對此,幼兒園活動室的環境藝術設計可從室內形狀、顏色、結構等方向對幼兒的感官進行刺激,進一步增強幼兒感官的認知力。可在室內設計一些興趣空間,在空間環境內專門培養學生的繪畫能力,鍛煉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力,同時也從環境中激發幼兒的想象力,使幼兒對事物有更明確的認知。[2]
1.3行為
幼兒在具備一定的肢體行動力后,其行為方式會開始變得復雜,對于幼兒行為的發展來說,幼兒園活動室的內部環境設施能夠對幼兒的行為帶來一定的影響,會增強幼兒與他人的肢體交流。在活動室的藝術設計上,其設計方向可選擇具備情感的行為設計,如撫摸母親臉龐的圖像設計、打招呼的動作設計等,幼兒在該環境的活動中能夠掌握行為的互動方式。[3]
2基于人性化的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藝術設計
2.1功能方面
在人性化關懷視角下,幼兒園活動室的環境功能藝術設計上,其主要包括空間設計、家具設計及玩具設計。在空間設計上,活動室作為幼兒開展各個活動的重要場所,該環境的設計面積需大于50㎡,室內空間無需擺放課桌,應有足夠的空間讓幼兒能自由的進行各種行為活動。在家具設計上,活動室需充分考慮幼兒的日常需求,設計小型圖書架、小桌椅、玩具箱等,在滿足幼兒活動需求的基礎上,設計多變和多樣化功能的家具,可將家具和室內墻面進行結合設計,減少家具占地面積,為幼兒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在玩具設計上,設計者需充分考慮幼兒創造力、想象力、思維能力的發展,設計一些具有益智、提升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及運動力的玩具,使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在物質的幫助下得到提升。
2.2感官方面
在幼兒園活動室感官藝術設計上,其設計內容主要包含色彩、光線、裝飾設計。在色彩設計上,需結合幼兒活潑的性格,設計愉悅、輕松的色彩搭配。幼兒對空間顏色有一定的敏感度,也更偏愛豐富的色彩,所以在設計時,需合理運用各個顏色的搭配,但不可過于鮮艷,避免給視覺神經帶來刺激。在光線設計上,光是環境設計中的重點內容,也是幼兒在活動室內正常完成各種活動的基礎條件。按照幼兒園建筑的設計標準來看,幼兒園活動室窗戶與地面之間的比例應為1∶5,而該數據也表明活動室內的采光要求較高,需確保讓幼兒視覺保持舒適的狀態,能在自然光下進行各種活動。設計者可在窗戶上設計不同的色彩組合,使自然光透過窗戶形成不同的顏色,讓活動室內的顏色更加繽紛多彩。在裝飾設計上,幼兒園活動室的室內裝飾重點應在四周的墻面,設計者可根據活動室面積及結構,運用豐富的色彩及線條來打造生動的室內形象,減少復雜的裝飾設計,可在設計初期讓幼兒參與到墻面裝飾設計中,促進幼兒想象力的發展,也使活動室的整體風格更適合幼兒的性格及喜好。
2.3個性方面
幼兒時期作為人生成長中的重要時期,所接觸的教育、知識、環境均會給其人生帶來巨大影響。因此,幼兒園活動室在設計時,需對幼兒的性別、性格、認知程度等進行合理設計,設計出符合幼兒生長要求的室內風格,了解不同階段如小班、中班及大班幼兒的不同發展需求,加強對不同階段幼兒心理的關注,設計出符合幼兒個性的室內風格。
3人性關懷理念下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藝術設計發展
3.1科技化
科技的發展給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帶來了極大影響,為我國環境設計方式、設計范圍、設計領域帶來了更廣闊的天地。在幼兒園活動室的環境藝術設計上,設計方向可借助一些科技手段對活動室進行多媒體設計、采光設計、自動化技術設計,還可安裝紅外線警報設施,為幼兒的日常安全帶來有效保障。
3.2多元化
傳統的幼兒園活動室設計會給幼兒提供一些滑梯、沙地、游戲等活動區域,而在未來幼兒園的活動場地會更大,幼兒能夠在寬闊的游戲室內完成各個游戲,并且布局更豐富,室內主題活動區域更多,使幼兒的能力發展得到有效提升。
3.3生態化
傳統的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設計大多會配備一些電子設備,這些設備使得幼兒失去了對大自然的喜愛與好奇。對此,在未來的幼兒園活動室設計上,可在環境中融入自然元素,增強室內綠色植物的種植,讓幼兒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長周期,同時還能綠化幼兒園室內環境。此外,幼兒園室內環境在裝飾上,需選擇環保型材料,減少對幼兒身體的傷害,使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設計更加生態化。
綜上所述,幼兒園是幼兒學習和成長的重要環境,對于幼兒環境建設來說,其設計方向不僅要從環境的功能性上進行考慮,還需結合幼兒的感官及個性來進行設計,使其滿足幼兒的日常活動需求,也能滿足幼兒的成長條件。
作者:宋美儒 唐建 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摘要:在學前教育日益發展的今天,幼兒的生存質量得到普遍關注。作為一種“隱性課程”,環境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幼兒園活動室內設計應充分考慮幼兒的特征及其對環境的影響,運用多元的構成要素創造生動、積極、多變的幼兒園活動室內環境。
關鍵詞:幼兒園活動室 室內設計 環境創設 幼兒特征
幼兒園是幼兒長期生活、游戲和學習的場所,幼兒的健康成長有賴于在幼兒園內接受教師指導的游戲、舞蹈、歌唱、繪畫、手工等直接的行為課程。然而周圍環境對幼兒成長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這種熏陶和影響既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最大化發揮環境的積極作用,做好幼兒園環境藝術設計首先必須充分了解幼兒的特征及其影響。
1 幼兒的特征及其對幼兒園活動室內設計的影響
幼兒園環境藝術設計是改善幼兒生存環境、提高幼兒生存質量的重要手段,創造優質的學習生活環境將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活動室是幼兒園環境中最優秀的區域,是幼師進行教學活動,幼兒游戲學習的主要空間,其設計直接關系到幼兒的生存質量。嬰幼兒是人在其人生發展過程中的特殊階段,有著與成人截然不同的特性,幼兒園活動室內設計應充分考慮幼兒的生理、心理及行為特征。
1.1 生理特征
幼兒在3-6歲的平均身高為95厘米-100厘米,幼兒園活動室內的所有尺寸都應該遵照幼兒的平均身高進行設計。在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已經具備了攀爬、跑跳、投擲、搖蕩等運動技能,肌肉的發育相對緩慢,需要視覺的輔助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的姿勢。幼兒園活動室需要較大的場地滿足幼兒的各種行為動作,室內設計應該以鮮艷色彩為主。活動室內設計的空間形態、家具造型及裝飾都應為適應幼兒對各項運動技能的行為需求。
1.2 心理特征
幼兒心理在此階段隨著語言的出現而不斷發展并拓寬,學會了利用語言或肢體表達自己的想法,但仍處于發展階段,還無法進行邏輯思維,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不能正確理解是非對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色彩視覺、空間知覺、方位知覺等感知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活動室內設計可通過色彩、形狀、肌理、結構等刺激幼兒的感官系統,增強幼兒的感知能力;創造小型興趣空間,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利用鮮艷的色彩、豐富的圖案保持幼兒的學習興趣;豐富的想象力有益于提高兒童的再造和創新能力,抽象的圖樣形式、多變的空間形態、有趣的家具設施更有利于想象力的培養;角色場景的營造有利于拓展幼兒的認知和情感的培養。
1.3 行為特征
幼兒的行為在其各個發展階段都有著明顯的變化,優質的幼兒園環境與設施的提供能加強幼兒之間的相互交往,增進幼兒與人相處的能力。小班幼兒剛脫離嬰兒期,應通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不同感官刺激其感知力,獲得良好的發展;中班幼兒好奇心強,擁有熟練的行動技能和模仿能力,體驗真實情感的主題性設計會更受歡迎;大班幼兒心智相對成熟,動作技巧更加熟練,可進行互動交流的場所是他們所喜歡的。
2 幼兒園活動室內環境藝術的構成要素
活動室作為幼兒在幼兒園中學習生活最主要的空間區域,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須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設計既要滿足他們自身的功能需求和審美需求,更應考慮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的變化,接受新鮮事物并與其互動的能力也不斷增強,合理的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設計無疑將有利于兒童智力能力、行為能力與審美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和提高。
2.1 功能要素
幼兒園活動室是幼師進行常規教學組織,幼兒學習、活動、游戲、就餐的場所,是提供給以班級為單位的幼兒使用的空間,幼兒在園區的50%以上的時間在班級活動室中度過。因此班級活動室是幼兒園最重要、最基本的活動空間,在設計上需充分滿足幼兒與幼師在活動室內各種行為的使用需求。
2.1.1 空間
活動室幼兒在活動空間活動行為發生的主要場所,在《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中要求活動室的面積不小于50O。優秀的幼兒園活動室內空間不應該是整齊地擺放著課桌椅,靠墻設置收納柜,而更應該留足夠的空間供幼兒自由選擇多樣活動內容,滿足幼兒的行為需求。
2.1.2 家具
家具是活動室內最重要的功能性陳設。活動室內主要的幼兒家具有桌椅、玩具柜、教具柜、圖書架、水杯架等。雖然每一類家具都有它特定的功能,但在幼兒園活動室內的家具設計上,我們應該力求多樣、多變,不要將思維禁錮在其原本的樣式。家具建筑化便成為了新的趨勢,將家具的設計與建筑空間的界面結合起來,既有效地節約了空間面積,又極大地豐富了空間形態,準確地將幼兒的特征考慮進來,將其功能最大化。
2.1.3 玩具
玩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園教育中最常用的教育方式就是引導幼兒在玩樂中學習,因此玩具是幼兒園活動室內必不可少的。兒童玩具能促進幼兒的運動能力、知覺、思維等各種感官的訓練發展;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能提高幼兒分析、判斷的能力;發展幼兒的表現力和創造力,為兒童的智力、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活動室內玩具的選擇應充分考慮設計的整體性。
2.2 感官要素
功能的滿足是對設計最基本的要求,充分考慮到對幼兒的人性關懷,應在滿足其行為需求的基礎上,還要實現他們的審美需求。
2.2.1 色彩
活動室的色彩搭配應該是明亮、輕松、悅目的。幼兒對色彩十分敏感,同時也十分喜愛多彩的顏色,因此,在活動室內的色彩運用應該準備把握其度,過于鮮艷的色彩會刺激幼兒的視覺神經,并非大面積的顏色就是他們心中最理想的活動空間,而要合理地運用色彩搭配。在顏色的選擇上要關注孩子的成長,更要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利用色彩培養他們樂觀向上的性格。
2.2.2 光
光是重要的環境攝入,光雖是視覺感官元素,它也是完成各項功能的基礎。在幼兒園活動室環境中,自然采光是最主要的光線來源。《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中要求活動室的窗地比為1∶5,這就決定了活動室需要獲得大面積的自然采光,使幼兒在視覺上感到習慣且舒適,在心理上能和自然更接近、更協調,不僅能看到室外的景色,還能滿足精神上的要求。窗戶可以適當運用色彩組合,在陽光的照射下,室內形成多彩的投影,令活動室內更加生動。人工照明主要滿足陰天、冬天、夜晚等光線不足時的視覺需求,可選擇造型新穎別致的燈具。
2.2.3 裝飾
裝飾是運用各種手段對環境進行美化。幼兒園活動室最主要的裝飾界面為墻面。活動室的墻飾主要是運用線條、構圖、色彩等手段,將生動的形象、絢麗的色彩和鮮明的主題表現出來。為了更大程度地發揮幼兒在環境中主體性作用,設計師應減少繁復的裝飾,給幼兒留出一片天地,讓幼兒參與到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中來。通過這個過程,使幼兒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發展,同時讓幼兒園的墻面裝飾在不同的主題變現中不斷變化,活動室內的環境也更加具有生命力。
2.2.4 游戲
幼兒對游戲的需求遠大于食物和睡眠,創設不同的游戲場地是設計師應重點考慮的問題。游戲形式的多樣化和各年齡層游戲類型決定了游戲區域不僅僅是一塊空地。不同游戲形式的介入,影響著幼兒園活動室環境的空間形態和結構。我們應該將游戲的過程融入到整個空間中來,提升幼兒在活動室空間中的參與性和體驗感。
2.3 個體要素
幼兒是人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所形成的思想和習慣將影響終身,優化幼兒教育環境將為其一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設計師需要深入研究幼兒年齡、性格、性別等個性因素的差異以及幼兒成長的發展目標及階段性特征。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裝飾藝術設計已不再單純是功能設計,應更加關注幼L性格和心理活動,注重幼兒個性化設計。
3 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趨勢
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藝術設計的功能就是創造一種有利于幼兒共同學習、游戲、生活,健康成長的環境。整體設計由設計師完成,除了最為基礎的使用安全,幼兒園活動室的設計必然被要求以遵循適應幼兒發展的特定規律為原則,這樣才能使得本應有益兒童身心發展的幼兒園整合有利因素,發揮出最大效能。
3.1 主題化
建筑空間總是給人以冷冰、封閉的感覺,幼兒處于心智和體能的發育階段,客觀因素的不良感受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有一定阻礙作用,通過主題化的室內裝飾手段,可以利用熟悉的人物、場景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給予強烈的安全感,勾起豐富的想象力。通過具體的構成形象、空間層次、主題思想來創造一個適于幼兒學習成長的空間環境。幼兒園活動室內設計的主題及表達形式是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的。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都能成為表現的主題,從幼兒的視角出發,選擇他們喜愛的人或物亦或是故事,不要簡單地從形式、符號來理解,還應從體現文化內涵的角度去思考,恰如其分地進行主題化的表達,營造生動的室內環境氣氛,讓兒童感受到一份濃濃的自然情趣,寓教于樂。
3.2 多元化
人們總認為幼兒園的環境里應該有五彩繽紛的顏色,活潑可愛的圖畫;卡通動物造型的幼兒園大門;陽光下色彩斑斕的滑梯、木馬;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游戲區、沙池。然而,幼兒喜歡的幼兒園空間遠不止這些,人們總是低估了幼兒的審美,片面地理解了幼兒的喜好。幼兒園活動室環境應該是有大氣的空氣維度,有大面積的落地窗戶,有明快的色彩組合,有簡單的空間布局。多元化的原則體現在活動室內設計的各個方面:空間表現形式多元化、主題選擇多元化、幼兒參與方式多元化、環境創設途徑多元化等。
3.3 科技化
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大影響著環境藝術設計的效果。新科技的應用,拓寬了室內裝飾設計的手段,也加深了室內設計的藝術淵源。采光、通風技術、自動化控溫系統等科技手段的運用能使幼兒園室內空間獲得良好的大氣維度,創造舒適的教學環境。紅外線報警系統、自動控制、自動化設備,能為幼兒提供一個盡量安全、舒適和自然的室內環境。多媒體、網絡技術、介質成像等新型科技產品通過多樣的方式能為幼兒的教學提高效率,提升質量。但是科技產品的應用要適中、恰當,避免過量使用,以免起到反作用。
3.4 生態化
幼兒對大自然的向往是與生俱來的,但在現代社會中,電視、網絡、手機等電子設備卻占據了幼兒的大多數時間,它們搶奪了大自然對幼兒的吸引力。在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藝術設計中,應注入自然的元素特點,使人與自然親密接觸、和諧對話,讓幼兒仿佛置身輕松自然的生活環境中,回歸他們本真的狀態。生態化原則更是要求在進行幼兒園環境藝術設計時要選擇綠色環保材料,進行綠色施工,最大程度減少裝修對幼兒身體造成的傷害。在進行活動室內的墻面環境創設時,采用幼兒的美工作品作為裝飾材料,既強調幼兒的參與性,又減少了材料的浪費。
總之,幼兒園在今日已經成為一個幼兒活動越來越重要的場所,幼兒園活動室的環境與幼兒的健康成長息息相關,環境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幼兒園活動室內設計應充分考慮幼兒的特征及其對環境的影響,運用多元的構成要素創造生動、積極、多變的幼兒園活動室內環境。
摘要:在學前教育日益發展的今天,幼兒的生存質量得到普遍關注。作為一種“隱性課程”,環境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幼兒園活動室內設計應充分考慮幼兒的特征及其對環境的影響,運用多元的構成要素創造生動、積極、多變的幼兒園活動室內環境。
關鍵詞:幼兒園活動室;室內設計;環境創設;幼兒特征
幼兒園是幼兒長期生活、游戲和學習的場所,幼兒的健康成長有賴于在幼兒園內接受教師指導的游戲、舞蹈、歌唱、繪畫、手工等直接的行為課程。然而周圍環境對幼兒成長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這種熏陶和影響既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最大化發揮環境的積極作用,做好幼兒園環境藝術設計首先必須充分了解幼兒的特征及其影響。
1幼兒的特征及其對幼兒園活動室內設計的影響
幼兒園環境藝術設計是改善幼兒生存環境、提高幼兒生存質量的重要手段,創造優質的學習生活環境將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活動室是幼兒園環境中最優秀的區域,是幼師進行教學活動,幼兒游戲學習的主要空間,其設計直接關系到幼兒的生存質量。嬰幼兒是人在其人生發展過程中的特殊階段,有著與成人截然不同的特性,幼兒園活動室內設計應充分考慮幼兒的生理、心理及行為特征。
1.1生理特征
幼兒在3-6歲的平均身高為95厘米-100厘米,幼兒園活動室內的所有尺寸都應該遵照幼兒的平均身高進行設計。在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已經具備了攀爬、跑跳、投擲、搖蕩等運動技能,肌肉的發育相對緩慢,需要視覺的輔助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的姿勢。幼兒園活動室需要較大的場地滿足幼兒的各種行為動作,室內設計應該以鮮艷色彩為主。活動室內設計的空間形態、家具造型及裝飾都應為適應幼兒對各項運動技能的行為需求。
1.2心理特征
幼兒心理在此階段隨著語言的出現而不斷發展并拓寬,學會了利用語言或肢體表達自己的想法,但仍處于發展階段,還無法進行邏輯思維,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不能正確理解是非對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色彩視覺、空間知覺、方位知覺等感知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活動室內設計可通過色彩、形狀、肌理、結構等刺激幼兒的感官系統,增強幼兒的感知能力;創造小型興趣空間,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利用鮮艷的色彩、豐富的圖案保持幼兒的學習興趣;豐富的想象力有益于提高兒童的再造和創新能力,抽象的圖樣形式、多變的空間形態、有趣的家具設施更有利于想象力的培養;角色場景的營造有利于拓展幼兒的認知和情感的培養。
1.3行為特征
幼兒的行為在其各個發展階段都有著明顯的變化,優質的幼兒園環境與設施的提供能加強幼兒之間的相互交往,增進幼兒與人相處的能力。小班幼兒剛脫離嬰兒期,應通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不同感官刺激其感知力,獲得良好的發展;中班幼兒好奇心強,擁有熟練的行動技能和模仿能力,體驗真實情感的主題性設計會更受歡迎;大班幼兒心智相對成熟,動作技巧更加熟練,可進行互動交流的場所是他們所喜歡的。
2幼兒園活動室內環境藝術的構成要素
活動室作為幼兒在幼兒園中學習生活最主要的空間區域,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須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設計既要滿足他們自身的功能需求和審美需求,更應考慮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的變化,接受新鮮事物并與其互動的能力也不斷增強,合理的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設計無疑將有利于兒童智力能力、行為能力與審美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和提高。
2.1功能要素
幼兒園活動室是幼師進行常規教學組織,幼兒學習、活動、游戲、就餐的場所,是提供給以班級為單位的幼兒使用的空間,幼兒在園區的50%以上的時間在班級活動室中度過。因此班級活動室是幼兒園最重要、最基本的活動空間,在設計上需充分滿足幼兒與幼師在活動室內各種行為的使用需求。2.1.1空間活動室幼兒在活動空間活動行為發生的主要場所,在《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中要求活動室的面積不小于50m2。優秀的幼兒園活動室內空間不應該是整齊地擺放著課桌椅,靠墻設置收納柜,而更應該留足夠的空間供幼兒自由選擇多樣活動內容,滿足幼兒的行為需求。2.1.2家具家具是活動室內最重要的功能性陳設。活動室內主要的幼兒家具有桌椅、玩具柜、教具柜、圖書架、水杯架等。雖然每一類家具都有它特定的功能,但在幼兒園活動室內的家具設計上,我們應該力求多樣、多變,不要將思維禁錮在其原本的樣式。家具建筑化便成為了新的趨勢,將家具的設計與建筑空間的界面結合起來,既有效地節約了空間面積,又極大地豐富了空間形態,準確地將幼兒的特征考慮進來,將其功能最大化。2.1.3玩具玩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園教育中最常用的教育方式就是引導幼兒在玩樂中學習,因此玩具是幼兒園活動室內必不可少的。兒童玩具能促進幼兒的運動能力、知覺、思維等各種感官的訓練發展;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能提高幼兒分析、判斷的能力;發展幼兒的表現力和創造力,為兒童的智力、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活動室內玩具的選擇應充分考慮設計的整體性。
2.2感官要素
功能的滿足是對設計最基本的要求,充分考慮到對幼兒的人性關懷,應在滿足其行為需求的基礎上,還要實現他們的審美需求。2.2.1色彩活動室的色彩搭配應該是明亮、輕松、悅目的。幼兒對色彩十分敏感,同時也十分喜愛多彩的顏色,因此,在活動室內的色彩運用應該準備把握其度,過于鮮艷的色彩會刺激幼兒的視覺神經,并非大面積的顏色就是他們心中最理想的活動空間,而要合理地運用色彩搭配。在顏色的選擇上要關注孩子的成長,更要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利用色彩培養他們樂觀向上的性格。2.2.2光光是重要的環境攝入,光雖是視覺感官元素,它也是完成各項功能的基礎。在幼兒園活動室環境中,自然采光是最主要的光線來源。《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中要求活動室的窗地比為1:5,這就決定了活動室需要獲得大面積的自然采光,使幼兒在視覺上感到習慣且舒適,在心理上能和自然更接近、更協調,不僅能看到室外的景色,還能滿足精神上的要求。窗戶可以適當運用色彩組合,在陽光的照射下,室內形成多彩的投影,令活動室內更加生動。人工照明主要滿足陰天、冬天、夜晚等光線不足時的視覺需求,可選擇造型新穎別致的燈具。2.2.3裝飾裝飾是運用各種手段對環境進行美化。幼兒園活動室最主要的裝飾界面為墻面。活動室的墻飾主要是運用線條、構圖、色彩等手段,將生動的形象、絢麗的色彩和鮮明的主題表現出來。為了更大程度地發揮幼兒在環境中主體性作用,設計師應減少繁復的裝飾,給幼兒留出一片天地,讓幼兒參與到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中來。通過這個過程,使幼兒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發展,同時讓幼兒園的墻面裝飾在不同的主題變現中不斷變化,活動室內的環境也更加具有生命力。2.2.4游戲幼兒對游戲的需求遠大于食物和睡眠,創設不同的游戲場地是設計師應重點考慮的問題。游戲形式的多樣化和各年齡層游戲類型決定了游戲區域不僅僅是一塊空地。不同游戲形式的介入,影響著幼兒園活動室環境的空間形態和結構。我們應該將游戲的過程融入到整個空間中來,提升幼兒在活動室空間中的參與性和體驗感。
2.3個體要素
幼兒是人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所形成的思想和習慣將影響終身,優化幼兒教育環境將為其一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設計師需要深入研究幼兒年齡、性格、性別等個性因素的差異以及幼兒成長的發展目標及階段性特征。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裝飾藝術設計已不再單純是功能設計,應更加關注幼兒性格和心理活動,注重幼兒個性化設計。
3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趨勢
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藝術設計的功能就是創造一種有利于幼兒共同學習、游戲、生活,健康成長的環境。整體設計由設計師完成,除了最為基礎的使用安全,幼兒園活動室的設計必然被要求以遵循適應幼兒發展的特定規律為原則,這樣才能使得本應有益兒童身心發展的幼兒園整合有利因素,發揮出最大效能。
3.1主題化
建筑空間總是給人以冷冰、封閉的感覺,幼兒處于心智和體能的發育階段,客觀因素的不良感受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有一定阻礙作用,通過主題化的室內裝飾手段,可以利用熟悉的人物、場景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給予強烈的安全感,勾起豐富的想象力。通過具體的構成形象、空間層次、主題思想來創造一個適于幼兒學習成長的空間環境。幼兒園活動室內設計的主題及表達形式是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的。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都能成為表現的主題,從幼兒的視角出發,選擇他們喜愛的人或物亦或是故事,不要簡單地從形式、符號來理解,還應從體現文化內涵的角度去思考,恰如其分地進行主題化的表達,營造生動的室內環境氣氛,讓兒童感受到一份濃濃的自然情趣,寓教于樂。
3.2多元化
人們總認為幼兒園的環境里應該有五彩繽紛的顏色,活潑可愛的圖畫;卡通動物造型的幼兒園大門;陽光下色彩斑斕的滑梯、木馬;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游戲區、沙池。然而,幼兒喜歡的幼兒園空間遠不止這些,人們總是低估了幼兒的審美,片面地理解了幼兒的喜好。幼兒園活動室環境應該是有大氣的空氣維度,有大面積的落地窗戶,有明快的色彩組合,有簡單的空間布局。多元化的原則體現在活動室內設計的各個方面:空間表現形式多元化、主題選擇多元化、幼兒參與方式多元化、環境創設途徑多元化等。
3.3科技化
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大影響著環境藝術設計的效果。新科技的應用,拓寬了室內裝飾設計的手段,也加深了室內設計的藝術淵源。采光、通風技術、自動化控溫系統等科技手段的運用能使幼兒園室內空間獲得良好的大氣維度,創造舒適的教學環境。紅外線報警系統、自動控制、自動化設備,能為幼兒提供一個盡量安全、舒適和自然的室內環境。多媒體、網絡技術、介質成像等新型科技產品通過多樣的方式能為幼兒的教學提高效率,提升質量。但是科技產品的應用要適中、恰當,避免過量使用,以免起到反作用。
3.4生態化
幼兒對大自然的向往是與生俱來的,但在現代社會中,電視、網絡、手機等電子設備卻占據了幼兒的大多數時間,它們搶奪了大自然對幼兒的吸引力。在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藝術設計中,應注入自然的元素特點,使人與自然親密接觸、和諧對話,讓幼兒仿佛置身輕松自然的生活環境中,回歸他們本真的狀態。生態化原則更是要求在進行幼兒園環境藝術設計時要選擇綠色環保材料,進行綠色施工,最大程度減少裝修對幼兒身體造成的傷害。在進行活動室內的墻面環境創設時,采用幼兒的美工作品作為裝飾材料,既強調幼兒的參與性,又減少了材料的浪費。總之,幼兒園在今日已經成為一個幼兒活動越來越重要的場所,幼兒園活動室的環境與幼兒的健康成長息息相關,環境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幼兒園活動室內設計應充分考慮幼兒的特征及其對環境的影響,運用多元的構成要素創造生動、積極、多變的幼兒園活動室內環境。
作者:尹婧 單位:長沙師范學院
摘要:
幼兒園是幫助幼兒適應學習氛圍和了解知識的重要場所,幼兒在幼兒園中要學習各種新知識,擺脫對父母依賴的習慣,這是幼兒初次嘗試獨立的重要過程。但是,對于幼兒的自身發展來說,環境對幼兒的生活習慣及能力培養會帶來許多潛在的影響,同時也能通過環境的合理設計來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加快幼兒掌握各個運動技能的速度,使幼兒在幼兒園學習中打下良好的基礎。當前,我國大多數幼兒園活動室的建設都十分簡單,與小學、初中院校的室內設計基本無異,設計方向缺乏對幼兒年齡階段的考慮,同時也未從人性化角度來思考幼兒的發展需求,使得環境設計難以給幼兒的自身成長及培養帶來幫助。對此,本文從人性關懷視角下對幼兒園活動室環境的藝術設計展開研究。
關鍵詞:
人性關懷;幼兒園;藝術設計
0引言
幼兒園活動室是為幼兒提供的自由活動場所,幼兒可在該室內完成游戲、繪畫、唱歌等課程任務,從而使幼兒從中學習和接觸新領域的知識。對于幼兒來說,影響幼兒學習與成長的不單單是來自于知識層面,其活動室的環境也是促進幼兒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幼兒園的環境設計在幼兒學習中占據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對于幼兒來說,活動室的環境設計會給幼兒的行為、心理及生理均帶來影響,這些影響雖不會立即反映在表面,但實則早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長此以往會給幼兒的綜合能力帶來極大影響。這表示幼兒園活動室的環境設計需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生長需求及教學需求,使其給幼兒的未來發展帶來良好的幫助。
1幼兒特征對活動室環境藝術設計的影響
1.1生理
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藝術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給幼兒打造更舒適、更良好的活動環境,使幼兒在活動室中能夠自由學習。活動室作為幼兒園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環境設計會關系著幼兒的生活質量,因此在設計時,需充分考慮幼兒的發展需求進行設計。對于4~6歲階段的幼兒來說,其身高普遍是在96~100cm之間,活動室內的各個尺寸需根據幼兒的平均身高來進行合理設計。同時,該年齡階段的幼兒其四肢基本已具備了彈跳、攀爬、跑步等技能,活動室的環境設計需能充分滿足幼兒的各個生理條件,且室內色彩也盡量以鮮艷為主,室內家具及空間都能滿足幼兒的各個運動行為需求。[1]
1.2心理
大多數幼兒在該年齡階段時都已有了自己的想法,雖然在邏輯思維上還處于初級狀態,但對周圍環境的認知、色彩認知以及方向認知都已逐漸形成。對此,幼兒園活動室的環境藝術設計可從室內形狀、顏色、結構等方向對幼兒的感官進行刺激,進一步增強幼兒感官的認知力。可在室內設計一些興趣空間,在空間環境內專門培養學生的繪畫能力,鍛煉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力,同時也從環境中激發幼兒的想象力,使幼兒對事物有更明確的認知。[2]
1.3行為
幼兒在具備一定的肢體行動力后,其行為方式會開始變得復雜,對于幼兒行為的發展來說,幼兒園活動室的內部環境設施能夠對幼兒的行為帶來一定的影響,會增強幼兒與他人的肢體交流。在活動室的藝術設計上,其設計方向可選擇具備情感的行為設計,如撫摸母親臉龐的圖像設計、打招呼的動作設計等,幼兒在該環境的活動中能夠掌握行為的互動方式。[3]
2基于人性化的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藝術設計
2.1功能方面
在人性化關懷視角下,幼兒園活動室的環境功能藝術設計上,其主要包括空間設計、家具設計及玩具設計。在空間設計上,活動室作為幼兒開展各個活動的重要場所,該環境的設計面積需大于50㎡,室內空間無需擺放課桌,應有足夠的空間讓幼兒能自由的進行各種行為活動。在家具設計上,活動室需充分考慮幼兒的日常需求,設計小型圖書架、小桌椅、玩具箱等,在滿足幼兒活動需求的基礎上,設計多變和多樣化功能的家具,可將家具和室內墻面進行結合設計,減少家具占地面積,為幼兒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在玩具設計上,設計者需充分考慮幼兒創造力、想象力、思維能力的發展,設計一些具有益智、提升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及運動力的玩具,使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在物質的幫助下得到提升。
2.2感官方面
在幼兒園活動室感官藝術設計上,其設計內容主要包含色彩、光線、裝飾設計。在色彩設計上,需結合幼兒活潑的性格,設計愉悅、輕松的色彩搭配。幼兒對空間顏色有一定的敏感度,也更偏愛豐富的色彩,所以在設計時,需合理運用各個顏色的搭配,但不可過于鮮艷,避免給視覺神經帶來刺激。在光線設計上,光是環境設計中的重點內容,也是幼兒在活動室內正常完成各種活動的基礎條件。按照幼兒園建筑的設計標準來看,幼兒園活動室窗戶與地面之間的比例應為1∶5,而該數據也表明活動室內的采光要求較高,需確保讓幼兒視覺保持舒適的狀態,能在自然光下進行各種活動。設計者可在窗戶上設計不同的色彩組合,使自然光透過窗戶形成不同的顏色,讓活動室內的顏色更加繽紛多彩。在裝飾設計上,幼兒園活動室的室內裝飾重點應在四周的墻面,設計者可根據活動室面積及結構,運用豐富的色彩及線條來打造生動的室內形象,減少復雜的裝飾設計,可在設計初期讓幼兒參與到墻面裝飾設計中,促進幼兒想象力的發展,也使活動室的整體風格更適合幼兒的性格及喜好。
2.3個性方面
幼兒時期作為人生成長中的重要時期,所接觸的教育、知識、環境均會給其人生帶來巨大影響。因此,幼兒園活動室在設計時,需對幼兒的性別、性格、認知程度等進行合理設計,設計出符合幼兒生長要求的室內風格,了解不同階段如小班、中班及大班幼兒的不同發展需求,加強對不同階段幼兒心理的關注,設計出符合幼兒個性的室內風格。
3人性關懷理念下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藝術設計發展
3.1科技化
科技的發展給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帶來了極大影響,為我國環境設計方式、設計范圍、設計領域帶來了更廣闊的天地。在幼兒園活動室的環境藝術設計上,設計方向可借助一些科技手段對活動室進行多媒體設計、采光設計、自動化技術設計,還可安裝紅外線警報設施,為幼兒的日常安全帶來有效保障。
3.2多元化
傳統的幼兒園活動室設計會給幼兒提供一些滑梯、沙地、游戲等活動區域,而在未來幼兒園的活動場地會更大,幼兒能夠在寬闊的游戲室內完成各個游戲,并且布局更豐富,室內主題活動區域更多,使幼兒的能力發展得到有效提升。
3.3生態化
傳統的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設計大多會配備一些電子設備,這些設備使得幼兒失去了對大自然的喜愛與好奇。對此,在未來的幼兒園活動室設計上,可在環境中融入自然元素,增強室內綠色植物的種植,讓幼兒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長周期,同時還能綠化幼兒園室內環境。此外,幼兒園室內環境在裝飾上,需選擇環保型材料,減少對幼兒身體的傷害,使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設計更加生態化。
綜上所述,幼兒園是幼兒學習和成長的重要環境,對于幼兒環境建設來說,其設計方向不僅要從環境的功能性上進行考慮,還需結合幼兒的感官及個性來進行設計,使其滿足幼兒的日常活動需求,也能滿足幼兒的成長條件。
作者:宋美儒 唐建 單位:大連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