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7-23 04:38:2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園林道路設計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摘要:園林是組織和引導游人觀賞景物的驅足空間,與建筑、水體、山石、植物等造園要素一起組成豐富多彩的園林景觀。而園林道路又是園林的脈絡,它的規劃布局及走向必須滿足該區域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時也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對園林道路的特點、設計原則等作了初步探討,旨在為同行們在造園實踐或設計中提供一些參考,以創造出更加豐富的園林景觀。
關鍵詞:園林;道路設計;原則;特點;要求
園林道路是園林的組成部分,起著組織空間、引導游覽、交通聯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場所的作用。它象脈絡一樣,把園林的各個景區聯成整體。
1、園路的特點
園林道路是園林的組成部分,起著組織空間、引導游覽、交通聯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場所的作用。它象脈絡一樣,把園林的各個景區景點聯成整體。所以,除了具有與人行道路相同的交通功能外,還有許多特有的功能和性質。
1.1劃分園林空間
中國傳統園林“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路徑盤蹊”“曲徑通幽”等都道出了園林道路在有限的空間內忌直求曲,以曲為妙。“斗折蛇行”“一步一換形”“一曲一改觀”,追求一種雋永含蓄、深邃空遠的意境,目的在于增加園林的空間層次,使一幅幅畫景不斷地展現在游人面前。園路規劃決定了全園的整體布局。各景區、景點看似零散,實以園路為紐帶,通過有意識的布局,有層次、有節奏地展開,使游人充分感受園林藝術之美。
1.2 引導游覽
我國古典園林無論規模大小,都劃分幾個景區、設置若干景點,布置許多景物,而后用園路把它們聯結起來,構成一座布局嚴謹,景象鮮明,富有節奏和韻律的園林空間。所以,園路的曲折是經過精心設計,合理安排的。使得便布全園的道路網按設計意圖、路線和角度把游人引導輸送到各景區景點的最佳觀賞位置。并利用花、樹、山、石等造景素材來誘導、暗示,促使人們不斷去發現和欣賞令人贊嘆的園林景觀。
1.3 豐富園林景觀
園林中的道路是園林風景的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線,豐富的寓意,精美的圖案,都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與周圍的山水、建筑及植物等景觀緊密結合,形成“因景設路”“因路得景”的效果,而貫穿所有園內的景物。
2、園林道路的分類
2.1主要園路
主要園路是貫穿園林內各景觀的主要路線,其是園林內的主要骨架,也是將園林進行科學劃分的主要脈絡,根據不同的性質, 一般的主要園路寬度在4~10m左右,主要是為了能夠承載消防車輛的通過要求。
2.2次要園路
次要園路也是園林內連接各個景觀的一個脈絡,是主要園路的輔助路線,主要是為游客提供行走的路線,一般要考慮到人流的總量、功能需要等來進行設計。園林道路是貫穿全園的交通網絡、由縱橫交錯的道路構成全園的基本骨架,是聯系園內各個景區、景點的紐帶和風景線,也是構成園林風景的造景要素之一。它象脈絡一樣,把園林的各個景區聯成整體。園路本身又是園林風景的組成部分, 蜿蜒起伏的曲線,豐富的寓意,精美的圖案,都給人以美的享受。
3、園林道路設計原則
3.1 因地制宜的原則
園路應根據設計范圍內的地形、 地貌、 景區景點的分布,綜合考慮、 統一規劃, 設計出不同形式的道路, 材料一般來說可就地取材, 體現地方特色, 又可節約成本, 當然在特殊的環境中, 可根據設計所表達的內涵和需要, 選擇特殊的材質, 體現相異的質感, 但要和整個園林的風格一致。
3.2 以人為本的原則
道路的景觀設計,主要是根據人的行為規律和行走距離,加寬道路的局部來布局一些休息設施,滿足人的需要。 道路兩旁的休閑設施要做到靈活多變,體量應較小,造型要新穎簡潔,色彩對比鮮明,用來豐富園林環境空間,如垃圾箱,一般應置于道路兩旁或道路交叉口,即發揮它的使用功能,又使它起到裝飾點綴的作用。再比如路燈,在園林設計中,既可起到照明的功能,又可增加夜景,豐富園林景觀,還可加強園林道路線性景觀的營造。還要安排好殘疾人和老年人對道路的使用,應在設計時使用平坦、堅固、不滑、不積水、 縫隙及大孔洞的路面做法。通行空間要滿足拄雙杖者所需寬度,園路行動的空間以輪椅通行為準。在園路設計時,考慮到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在園路上設可休息的休息地坪等節點, 滿足老年人邊走邊觀景,途中需要休息的行動軌跡。
4、園路設計的基本要求
4.1平面設計
1)道路的寬度:車行道以車寬計算,人行道以人肩寬計算。單行車道不得小于3.5 米,雙行車道不得小于5.5~6.5米,單人行道可0.8~1.0米,三人游步道可以2~2.5米。
2)轉彎半徑,曲線加寬:一般小車轉彎半徑至少6米,大卡車最少半徑為9米。
3)自然式園林中的園路:拐彎曲線不能完全相等,連續彎不要太多,道路交叉口不要距離在20米以內,分叉角度不要太小。
4.2豎向設計
1)要求在保證路基穩定情況下,盡量利用原有地形以減少土方量,園內外道路要有良好銜接。能排除地面水。
2)應有3%~8%的縱坡,1.5%~3.5%的橫坡。
3)游步道超過12°(20%)時為了便于行走,可設臺階,臺階不宜連續使用過多,如地形允許,經過一二十級有一段平坦道路,使游人恢復疲勞和有喘息的機會臺階寬度應與路面相同,每級增高12~17厘米,踏步寬30~38厘米。
4)道路超高:道路轉彎時為平衡車輛離心力,須把外側加高,一般情況不超過4%。
4.3道路尺寸的設計
一般綠地的園路分為幾種:
1)主要道路。聯系全園,必須考慮通行、生產、救護、消防、游覽車輛。寬7~8米。
摘要:在規劃園林風景的過程中,園林道路設計可謂其重要的一部分。園林道路有著重要的指示功能,科學合理的道路設計可以方便人們的行走,保證道路的暢通;可以增加園林風景的審美;可以對園林風景景觀形成一定的空間劃分。總之,它對整個綠地的構成和規劃有著關鍵的作用。它是每個景區之間的紐帶,通過道路人們可以瀏覽、休閑、散步、體驗園林風景的魅力。往往從園林風景地圖上可以看到園林道路的設計簡圖,園林道路除了滿足人們散步休閑的需求外,還有很多其他特有的功能特點。
關鍵詞:園林道路;設計特點;原則解析
前言
隨著第三產業的不斷發展,旅游業在國內蓬勃發展,尤其是園林風景區的發展,作為人們休閑、有氧運動的最佳場所,它的設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作為園林風景中必要的一部分,園林道路設計也被設計者所重視。道路設計對園林風景結構及觀賞的作用不可否認,它既有功能性,也有自身的美感。然而通過園林道路的發展,其類型及種類已形成很多種。
園林道路類型
1.1變態路
園林道路的建設要符合其周圍園林景觀的需求,因此根據需求將變態路分為瞪道、休息島、步石、踏級、磷和訂步等種類。依環境而建,達到與環境的融合。
1.2游息小路
游息小路,顧名思義,它是一種供游客娛樂和休息的小路,輔助游客通往園林更細致的地方。一般雙人行走的距離是1.2一1.5m,單人的則為0.6一lm,對于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疏林山上、水邊等地方設置的小路,是根據地勢蜿蜒、曲折等特點進行自然發揮設計。
1.3主要的園林道路設計
在園林風景區的觀光中,主要的園林道路是大部分游客必走的道路,甚至有時需要一些小型車輛的通行。因此,一般主要的園林道路寬度建設在4一6m即可滿足人們需求,也不容易造成人流擁堵。這些主要道路旁一般都有很好的綠化帶進行填充。
1.4次要的園林道路設計
次要園路在園林景區內起輔助作用,主要是對主要道路的補充,對景區與建筑有著連接作用,次要道路的寬度設計一般在2一4m之間即可。
2.園林道路的功能與特點
(1)具有組織交通的功能。一方面園林道路對游客的疏導和集散起著關鍵作用,另一方面園林道路對建筑和基礎設施的維修、護養等工作也有著輔助作用。
(2)具有對園林空間區域規劃,對游客進行引導的功能。在園林景觀中,有許多不同特征的景觀,其之間有著聯系也有著區別,園林道路的合理設計可以因地制宜地達到這兩種功效,符合現代園林建設中要求的形神兼俱。道路對園林景觀進行自然的區域劃分,對觀賞有很重要的意義,它還可以引導游客進行更細致的觀賞。
(3)它是園林景觀的一部分。園林景觀的建設注重整體美和細節美,注重各種部位的相融合,而園林道路可以體現出園林景觀的曲線美及整體協調性。因此,其中的一草一木及道路都是園林景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的園林藝術中也有相關的理論知識,如因景設路和因路保景。
3.園林道路布局的設計原則
(1)根據園林道路的性質,遵循園林道路布局的靈活性。一般園林道路呈現環形,在設計時要根據園林景觀的走向進行道路設計,避免主次道路的斷連。園林道路建設除了環形擴展向外,還要有幾條從園林中心放射出去的道路,這樣才可以使得道路貫穿整個園林風景區。總之,園林道路的設計要靈活變通,在滿足游客行走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園林景觀的觀賞角度,有時候需要景觀引導道路的走向。
(2)體現園林道路的實用性,做到以人為本。建設園林道路,除了使其符合整體園林景觀的美觀性外,還要考慮到道路的實用性。此外,還要注重道路設計的人性化,在設計過程中多些人性化建設。
(3)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園林景觀有著很重的地域性,根據地域文化特點建設園林景觀,道路的設計也應該符合地域特征,這樣才能得到有效的融合。
(4)平面成形的規劃布局研究。同傳統的城市道路建設相比較,景觀園林的道路設計布局,存在著自身獨有的布局特點形式,通常自然式的風景園林道路系統平面成形局部設計形式有三種,即為帶帶式、樹枝式、套環式三類。
(5)立面成形的規劃布局。現實中景觀園林的道路設計,能夠依據實際功能的需求來進行寬度尺寸的變化收放,采取以變斷面形式展開立面之上的規劃布局。如在諸多風景園林中的道路兩側,都設置有凳子和座椅,這皆是作為園林道路的外延邊界而存在,除了這以外,還有很多園林道路同小型廣場相互結合的案例。這種立面成型的設計形式,呈現出寬狹相接,直曲相濟的效果,使得園林景觀道路趨于生動多變,游人在道路行走的過程中,能夠駐足停留,運動休閑,相得益彰。
(6)園林道路交叉路口的設置布局形式研究。在同一景觀園林區域內,必然會面臨多條干道相接相交的情況,除了對較為陡峭的山地地形之外,在設計中應當盡可能的采取以正交的形式進行設計,交叉口區域需要作擴大處理,促使區域相對空曠,形成一個小廣場,即疏通交通,又避免產生行人擁擠。對于小型道路,應當以斜交的方式進行設計,但交叉位置不要太多,且兩個交叉點應當保證一定的距離,做到主次分明,同時相交的角度需保證一定的寬廣度,以免因為角度太小影響到整體的美觀。對待丁字型的道路交叉口設計,因為其處于視線交點,能夠進行點綴以相應的景觀風景植物,以避免多條道路視線交于一點,令游人出現方向迷失感,同時還應于交叉口的位置設置明確的指示牌,進行方向的指引。
4.園路規劃中應注意的問題
(l)現代園林建設中,個人設計色彩嚴重,不能做到以地域而設計。許多非專業人員對園林景觀道路的建設進行嚴重干預,很容易出現道路缺乏變化,平淡無奇;由于太過于強調園林道路的特殊性,不假思索地要求“三步一彎,五步一曲”。
(2)園林道路容易出現斷頭、回頭的現象。一般園林道路的布局形式有自然式、規劃式及混和式,在沒有明顯的終點標志建筑出現的情況下,園林設計中避免出現回頭路、斷頭路的現象,這一點非常重要。
(3)園林道路的設計數量不合理。園林道路的設計旨在滿足最大游客容量時的需求,因此園林道路的設計要根據園林景觀的具體面積來設計,如果景觀面積小,道路卻很多,會導致景觀散失其原有的觀賞性,景觀也會被進行多處分割,游客密度變大造成擁堵;如果景觀面積大,園林道路又很少,就不能充分發揮園林的觀賞作用,有許多細致的景觀設計不能讓游客欣賞到。
(4)在園林景觀某處道路交叉口的設計不是很合理,由于夾角較小,導致轉彎半徑不夠,這樣很容易造成人們抄捷徑踐踏草坪,破壞綠化。
結束語
園林設計中園林道路的規劃需要綜合各個方面的因素加以考慮,不僅要遵循設計的原理理念,還要滿足園林道路的自身功能,從園林道路的線性構思、鋪張圖案的設計、對色彩的掌握等多方面入手,營造出優美迷人、引人入勝的園林道路景觀。在此過程中,不僅要求園林設計者應嚴格按照規范實行,遵循園林道路的設計原則,合理地布置園林道路,滿足園林道路的功能要求,又要求需注意協調園林道路設計與周邊環境的關系,一個完美的園林道路設計,更是需要提高設計者的自身藝術修養和必要的業務素質,增加自身的實踐經驗,只有這樣,才能使園林道路的設計真正體現藝術和功能的和諧統一。
摘要:園林是組織和引導游人觀賞景物的驅足空間,與建筑、水體、山石、植物等造園要素一起組成豐富多彩的園林景觀。而園林道路又是園林的脈絡,它的規劃布局及走向必須滿足該區域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時也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對園林道路的特點、設計原則等作了初步探討,旨在為同行們在造園實踐或設計中提供一些參考,以創造出更加豐富的園林景觀。
關鍵詞:園林;道路設計;原則;特點;要求
園林道路是園林的組成部分,起著組織空間、引導游覽、交通聯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場所的作用。它象脈絡一樣,把園林的各個景區聯成整體。
1、園路的特點
園林道路是園林的組成部分,起著組織空間、引導游覽、交通聯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場所的作用。它象脈絡一樣,把園林的各個景區景點聯成整體。所以,除了具有與人行道路相同的交通功能外,還有許多特有的功能和性質。
1.1劃分園林空間
中國傳統園林“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路徑盤蹊”“曲徑通幽”等都道出了園林道路在有限的空間內忌直求曲,以曲為妙。“斗折蛇行”“一步一換形”“一曲一改觀”,追求一種雋永含蓄、深邃空遠的意境,目的在于增加園林的空間層次,使一幅幅畫景不斷地展現在游人面前。園路規劃決定了全園的整體布局。各景區、景點看似零散,實以園路為紐帶,通過有意識的布局,有層次、有節奏地展開,使游人充分感受園林藝術之美。
1.2 引導游覽
我國古典園林無論規模大小,都劃分幾個景區、設置若干景點,布置許多景物,而后用園路把它們聯結起來,構成一座布局嚴謹,景象鮮明,富有節奏和韻律的園林空間。所以,園路的曲折是經過精心設計,合理安排的。使得便布全園的道路網按設計意圖、路線和角度把游人引導輸送到各景區景點的最佳觀賞位置。并利用花、樹、山、石等造景素材來誘導、暗示,促使人們不斷去發現和欣賞令人贊嘆的園林景觀。
1.3 豐富園林景觀
園林中的道路是園林風景的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線,豐富的寓意,精美的圖案,都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與周圍的山水、建筑及植物等景觀緊密結合,形成“因景設路”“因路得景”的效果,而貫穿所有園內的景物。
2、園林道路的分類
2.1主要園路
主要園路是貫穿園林內各景觀的主要路線,其是園林內的主要骨架,也是將園林進行科學劃分的主要脈絡,根據不同的性質, 一般的主要園路寬度在4~10m左右,主要是為了能夠承載消防車輛的通過要求。
2.2次要園路
次要園路也是園林內連接各個景觀的一個脈絡,是主要園路的輔助路線,主要是為游客提供行走的路線,一般要考慮到人流的總量、功能需要等來進行設計。園林道路是貫穿全園的交通網絡、由縱橫交錯的道路構成全園的基本骨架,是聯系園內各個景區、景點的紐帶和風景線,也是構成園林風景的造景要素之一。它象脈絡一樣,把園林的各個景區聯成整體。園路本身又是園林風景的組成部分, 蜿蜒起伏的曲線,豐富的寓意,精美的圖案,都給人以美的享受。
3、園林道路設計原則
3.1 因地制宜的原則
園路應根據設計范圍內的地形、 地貌、 景區景點的分布,綜合考慮、 統一規劃, 設計出不同形式的道路, 材料一般來說可就地取材, 體現地方特色, 又可節約成本, 當然在特殊的環境中, 可根據設計所表達的內涵和需要, 選擇特殊的材質, 體現相異的質感, 但要和整個園林的風格一致。
3.2 以人為本的原則
道路的景觀設計,主要是根據人的行為規律和行走距離,加寬道路的局部來布局一些休息設施,滿足人的需要。 道路兩旁的休閑設施要做到靈活多變,體量應較小,造型要新穎簡潔,色彩對比鮮明,用來豐富園林環境空間,如垃圾箱,一般應置于道路兩旁或道路交叉口,即發揮它的使用功能,又使它起到裝飾點綴的作用。再比如路燈,在園林設計中,既可起到照明的功能,又可增加夜景,豐富園林景觀,還可加強園林道路線性景觀的營造。還要安排好殘疾人和老年人對道路的使用,應在設計時使用平坦、堅固、不滑、不積水、 縫隙及大孔洞的路面做法。通行空間要滿足拄雙杖者所需寬度,園路行動的空間以輪椅通行為準。在園路設計時,考慮到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在園路上設可休息的休息地坪等節點, 滿足老年人邊走邊觀景,途中需要休息的行動軌跡。
4、園路設計的基本要求
4.1平面設計
1)道路的寬度:車行道以車寬計算,人行道以人肩寬計算。單行車道不得小于3.5 米,雙行車道不得小于5.5~6.5米,單人行道可0.8~1.0米,三人游步道可以2~2.5米。
2)轉彎半徑,曲線加寬:一般小車轉彎半徑至少6米,大卡車最少半徑為9米。
3)自然式園林中的園路:拐彎曲線不能完全相等,連續彎不要太多,道路交叉口不要距離在20米以內,分叉角度不要太小。
4.2豎向設計
1)要求在保證路基穩定情況下,盡量利用原有地形以減少土方量,園內外道路要有良好銜接。能排除地面水。
2)應有3%~8%的縱坡,1.5%~3.5%的橫坡。
3)游步道超過12°(20%)時為了便于行走,可設臺階,臺階不宜連續使用過多,如地形允許,經過一二十級有一段平坦道路,使游人恢復疲勞和有喘息的機會臺階寬度應與路面相同,每級增高12~17厘米,踏步寬30~38厘米。
4)道路超高:道路轉彎時為平衡車輛離心力,須把外側加高,一般情況不超過4%。
4.3道路尺寸的設計
一般綠地的園路分為幾種:
1)主要道路。聯系全園,必須考慮通行、生產、救護、消防、游覽車輛。寬7~8米。
2)次要道路。溝通各景點、建筑,通輕型車輛及人力車。寬3~4米。
3)林蔭道、濱江道和各種廣場。
4)休閑小徑、健康步道。雙人行走1.2~1.5米,單人0.6~1米。健康步道是近年來最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過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達到健身目的,但又不失為園林一景。在園林園路設計中要強調三點:
一是,園路的鋪裝寬度和園路的空間尺度,是有聯系但又不同的兩個概念。舊城區道路狹窄,街道綠地不多,因此路面有多寬,它的空間也有多大。而園路是綠地中的一部分,它的空間尺寸既包含有路面的鋪裝寬度,也有四周地形地貌的影響。不能以鋪裝寬度代替空間尺度要求。一般園林綠地通車頻率并不高,人流也分散,不必為追求景觀的氣魄、雄偉而隨意擴大路面鋪砌范圍,減少綠地面積,增加工程投資。倒是應該注意園路兩側空間的變化,疏密相間,留有透視線,并有適當緩沖草地,以開闊視野,并借以解決節假日、集會人流的集散問題。園林中最有氣魄、最雄偉的是綠色植物景觀,而不應該是人工構筑物。
二是,園路和廣場的尺度、分布密度應該是人流密度客觀、合理的反映。上述的路寬,是一般情況下的參考值。“路是走出來的” ,從另一方面說明,人多的地方,如游樂場、入口大門等,尺度和密度應該是大一些;休閑散步區域,相反要小一些,達不到這個要求,綠地就極易損壞。20 世紀 60~70 年代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公園草地,被喻為金子鋪出來的,就是這個原因。現在很多規劃設計,反過來夸大第五立面、鋪砌地坪的作用,增加建設投資,也導致終日暴曬,行人屈指可數,于生態不利,不能不說是一種弊病。當然,這也和園林綠地的性質、風格、地位有關系。例如,動物園比一般休息公園園路的尺度、密度要大一些;市區比郊區公園大一些;中國古典園林由于建筑密集,鋪裝地往往也大一些。建筑物和設備的鋪裝地面,是導游路線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園路,是園路的延伸和補充。
三是,在大型新建綠地,如郊區人工森林公園,因為規模宏大,幾千畝至萬畝,要分清輕重緩急,逐步建設園路。建園伊始,只要道路能達到生產、運輸的要求,例如,每200~500米,其密度就可以了。隨著園林面貌的逐步形成,再建設其他園路和小徑、設施,以節約投資。初期建設也以只建園路路基最為合理有利,如南匯的濱海人工森林公園。
5、園林道路的景觀設計
道路兩旁常種植喬木、灌木、草花,用以創造植物群落的整體美,季相景觀和豐富的空間層次,在自然式園林中,在距道路兩旁一定距離內,通常種植喬木、 灌木和草花,以體現植物的空間層次和季相景觀,這種形式能夠很好與附近的景觀配合,但夏季遮蔭效果不如規則式好。在規劃式園林設計中,道路兩旁通常列植一些喬灌木,或者用灌木和草花組成一些圖案,體現漸變交替的韻律美,同時加強道路線性景觀的營道。除此,園路的交叉要注意幾點:要有景色和特點。尤其三叉路口,可形成對景,讓人記憶猶新而不忘;避免多路交叉。這樣路況復雜, 導向不明;做到主次分明。在寬度、鋪裝、走向上應有明顯區別;盡量靠近正交。銳角過小,車輛不易轉彎。
6、結語
因此,在進行園林道路設計時應一方面要嚴格執行規劃規范,合理布置園路所占面積,滿足園路功能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遵循道路規劃設計原則,協調道路規劃與周圍環境的關系,使道路規劃設計真正體現功能美與藝術美的和諧統一。
【摘 要】園路作為城市園林的一個組成部分,除了具有交通功能之外,還具備組織空間、劃分景區、還有景觀的功能。本文僅從鋪裝材料、鋪裝形式等方面探討園路這一城市園林組成元素。
【關鍵詞】園路;鋪裝材料;鋪裝形式
園路,是指綠地中的道路、廣場等各種鋪裝地坪。它是園林不可缺少的構成要素,是園林的骨架、網絡。園路的規劃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園林面貌和風格。例如,我國蘇州古典園林,講究峰回路轉,曲折迂回而西歐古典園林凡爾賽宮,講究平面幾何形狀。
一、園路的功能
園路和多數城市道路不同,除了具有交通、導游、組織空間、劃分景區等功能以外,還有造景、提供活動場所和休息場所、組織排水等作用。園路、廣場的鋪裝、線型、色彩等本身也是園林景觀設計一部分。總之,園路引導游人到景區,沿路組織游人休憩觀景,園路本身也成為觀賞對象。園路因此,在進行園林綠地道路設計時,有必要對道路的色彩、鋪裝材質、形式等從實用功能和美觀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二、園路的分類
一般城市園林綠地的園路分為4種: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小路、園務路。
主要道路:聯系全園,必須考慮通行、生產、救護、消防、游覽車輛,寬7~8m。
次要道路:溝通各景點、建筑,通輕型車輛及人力車,寬3~4m。
休閑小路、健康步道:雙人行走1.2m~1.5m,單人0.6m~lm。健康步道是近年來最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過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達到健身目的,同時鋪裝的造型又可以極具藝術性成為園林一景。
園務路:為便于園務運輸、養護管理等的需要而建造的路。這種路往往有專門的入口,直通公園的倉庫、餐館、管理處、雜物院等處,并與主環路相通,以便把物資直接運往各景點。在有古建筑、風景名勝處,園路的設置應考慮消防的要求。
三、園路的鋪裝材料
一般多選用混凝土、石材、防腐木材和預制路面材料等傳統的鋪裝材料,由于近幾年對來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考量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型環保材料,擴大了可選擇的范圍。
1.混凝土:一般指水泥混凝土、瀝青混凝土。有著造價低廉、鋪設簡單等優點,可塑性強,耐久性也很高,通過—些簡單的工藝,像染色,噴漆、蝕刻、壓模等,可以描繪出美麗的圖案,讓它改頭換面以適應設計要求。
2.石材:主要分為花崗巖、板巖、卵石、機制石和礫石五大類型。
花崗巖一般指具有裝飾功能,結構致密、質地堅硬、性能穩定、可加工成所需形狀的各種巖石,根據加工工藝的不同,花崗巖面層質感常劃分為:磨光面、亞光面:通過研磨拋光將鋸好的毛板進一步加工,使其厚度、平整度、光澤度達到要求。充分顯示花崗巖原有的顏色、花紋和光澤。火燒面:通過燒毛加工又稱噴燒加工,用火焰噴燒使其表面部分顆粒熱脹松動脫落,形成起伏有序的粗飾花紋。手鑿面通過楔裂、鑿打、劈剁、整修、打磨等辦法將毛胚加工成所需產品,其表面可以是若礁面、網紋面、錘紋面、斧鑿面等。機鑿面:將不同質地的石材表面進行拉絲,打磨等辦法處理形成不同的圖案花紋,常見機鑿面的面層主要是荔枝面和拉絲面、龍眼面。自然面:不作特別加工,表面高底懸殊,立體感強。
板巖:屬于多孔石材,具有環保無輻射、吸音、吸潮、吸熱、保溫、防滑、色澤自然等特點。園林中常選類型:青石板、繡石板、給人以自然、幽靜的感覺,適用于游覽小徑。
卵石:卵石顏色豐富,古樸自然,且體積小可以拼貼成不同的圖案且有按摩腳底的保健作用,常用的有普通鵝卵石、五彩石和雨花石作為健身步道的路面材料。
機制石:一般分為水洗石、黃金石等,是由小石子、海砂等經過水磨機打磨后形成粒徑小于1 0毫米的細石米,常用顏色有黃、紅、白及混色,多用于游覽步道。
礫石:礫石在自然界中到處可見,而且在公園景觀中,礫石也能夠創造出極其自然的效果。由于它具有極強的透水性,所以用礫石鋪成的園路不僅干爽、穩固、堅實,而且還為植物提供了最理想的生長環境。多適用于郊野公園,體現自然、野趣的效果以減少人工造景的痕跡。
3防腐木材:一般是由桉木、柚木、冷杉木、松木等原木材經過防腐處理而成,多用于公園的棧道,與景觀相協調,體現出自然、野趣。木質鋪裝最大的優點就是給人以柔和、親切的感覺。
4預制路面材料:主要有陶土磚、混凝土磚、黏土磚、瓦片等一系列以黏土、頁巖、煤矸石、粉煤灰為主要原料焙燒而成,具有牢固、平坦、防滑、耐磨、抗凍、防腐能力較強,便于施工和管理等特點,適用范圍較大。
5環保材料
透水混凝土: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種多孔輕質混凝土,它不舍細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層薄水泥漿相互粘結而形成孔穴均勻分布的蜂窩狀結構,故具有透氣、透水和重量輕的特點。透水混凝土具有與普通混凝土所不同的特點:容重小、水的毛細現象不顯著、透水性大、水泥用量小、施工簡單,能使雨水迅速滲八地下,還原地下水,保持土壤濕度,緩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劇下降,當集中降雨時能減輕城市排水設施的負擔,防止河流泛濫和水體污染等的一些環境問題。
透水磚:泛指磚體本身布滿透水孔洞,滲水性很好的路面磚,其他優點是:當集中降雨時能減輕城市排水設施的負擔,防止河流泛濫和水體污染。能使雨水迅速滲入地下,還原地下水,保持土壤濕度。防止路面積水,夜間不反光,增加路面安全性和通行舒適性。調節城市空間的溫度和濕度,改善城市熱循環,緩解熱島效應。大孔隙率能降低車輛行駛時的路面噪音,創造舒適的交通環境。大量的空隙能吸附城市污染物(如粉塵),減少揚塵污染。易于維護,空隙不會破損,不易堵塞。
四、園路的鋪裝形式
在古典園林中酶鋪裝形式多用磚、卵石、石片、瓦片等,組成卍字式、海棠芝花式、八角式、八角燈景式、八角橄欖景式、球門式、長八方式、葵花式、冰紋梅花式等多種多樣圖案精美和色彩的組合,其形如織似錦,頗具觀賞價值,在設計中,還用各種寶相花紋的形式,如荷花象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品德;忍冬草紋象征堅忍的情操;蘭花象征素雅清幽,品格高尚;梅花的傲雪凌霜象征意志堅定。
摘要:現代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宜居城市的打造,而城市綠地面積已成為“宜居城市”的一項重要衡量指標,園林設計者需要在更大的景觀尺度下構思設計方案,滲透于園林當中的道路像是園林的經絡、血管,園路規劃布局反映不同園林的風格和面貌,其科學與否關系著未來園區的養護費用、治安等都多個方面。
關鍵詞:園林 道路設計 施工
前言:
園林造景是利用地形、植被、建筑以及道路將園區按不同功能劃分成相應景區,道路將這些區域鏈接成一個整體,所以說貫穿于園林各景點的道路設計是園林設計中關鍵組成部分。園林中的道路不僅起到引導人流、疏導交通等功能性作用,道路本身也是園林意境的一種體現形式,道路往往和路牙、路邊的塊石、休閑坐椅、植物配置、燈具等,共同構成居住區最基本的景觀線。在園林的道路設計上要做到不影響功能作用的基礎上突出美學表現。
1 功能決定道路類型
1.1主干道路
盡管園林的建設是以休閑為目的。但是在設計過程中,設計者應全面考慮問題,預想到未來園區建設和日后投入使用后的生產、救護、消防、游覽等各種事件對道路的要求。在園區的主路設計上對以上要求要有所體現。主路寬度設計以3-7m,滿足相向會車為宜,但對一些精致小巧型園林可依據比例進行適當調整。主路更多的是體現道路的連接功能,可通過主路連接園區的幾個重要出入口,但不宜過多,否則侵占植被和造景空間,給園林舒適感打折扣。主路一般用柏油鋪砌,這種道路的好處時,便于管理,在極端天氣里也比較可靠,缺點是影響整個園林的美觀;也可以選擇沙石土路,優點是光反射相對較低,良好的透水性更具生態效益,缺點是日后需要持續養護,遇到極端天氣,如暴雨,道路可能回因此阻斷。主路兩旁的行道樹極其關鍵,通過行道樹的合理選擇種植,形成的樹蔭可以有效降低道路的光反射,增加行人在道路上的舒適感,從而彌補所鋪設主路的缺陷。
1.2次干道
次干道是連接各分散景點、建筑之間的道路,是主干道的輔助道路,寬度在2-3m,是園林景觀中大部分游人選擇行進的路線,必要時也可通行電瓶車。次干道的分布空間與鋪設寬度設計應該合理反映客觀人流密度,俗話說“路是人走出來的”,人多的地方如游樂場、入口大門等,次干道的尺度和密度應該大一些,相反,休閑散步區域應該小一些。否則,綠地可能會受到人流的破壞,導致養護成本的增加。園路并不是對著中軸兩邊平行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功能需要采用多變的斷面型,如轉折處采用不同寬狹處理道路,有必要對道路的平曲線、豎曲線、寬窄和分幅、鋪裝材質、綠化裝飾等進行綜合考慮,以賦予道路美的形式。
1.3游步道
游步道是供游人散步休閑,引導游人更深入的到達園林各個角落,游人生動的稱其為健康小道。游步道依據單人到雙人行走寬度設為0.6-1.5m寬,道路富于變化,由石板、裝飾混凝土、卵石等自然和類自然材料鋪裝而成,多使用旱汀步、間隔鋪砌。現代園林設計中還常常使用空心植草磚鋪設,目的是要營造自然氛圍,減少人工痕跡,增大綠地面積。設計好的游步道常是淺埋于綠地之內,隱藏于綠叢之中的。尤其是山麓邊坡外,園路一經暴露便會留下道道橫行痕跡,極不美觀,因此設計游步道時常要求路比草低,但一定要比土高。否則,會帶來匯水問題,這時園路單邊式兩側,距路l米左右,要安排很淺的明溝,降雨時匯水瀉入的雨水口,天晴時乃是草地的一種起伏變化。
2園路與植被的配置
常見的植物組合有中心綠島、夾景、花壇、樹陣,灌叢,樹籬。園林設計沒有最好的景觀效果只有最和諧的景觀配置。植物配置上強調“夏成蔭冬顯陽”,能充分體現出季節變化,即季相差異,春紅夏綠秋黃(實)。有色葉植物或香源植物配合種植,使季節更替時呈現不同季相,散發不同的氣息,滿足人們視覺美感同時嗅覺也被植物的氣息所包圍,發揮植物的保健功能。道路鋪設引導參觀者融入園藝師所營造的美妙植物氛圍同時,限制人們由于踐踏、采摘等不文明行為的發生可能性。這就要在道路設計時巧妙采用與景觀得立體交匯。
3園路的鋪裝
3.1路磚的使用
盡量多使用砂、石、木、預制品等多層面道路。砂土基層上可透氣,下可滲水到周圍園林造景中,實現生態環保道路。是基于下面幾點考慮:符合綠地生態要求:透氣滲水,極有利于樹木的生長同時減少溝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補充,與園林景觀相協調。自然、野趣,少留人工痕跡。尤其是城市周邊興建的人工森林園景,這種類型綠地,粗獷一些并無不當。這種路面鋪裝適于分期施工,甚至臨時放個過路溝管,抬高局部路面,也極容易不必如剛性路面那樣開腸剖肚;園林綠地除建設期間外,園路車流頻率不高,重型車也不多;是對我國園林傳統做法的繼承和延伸。
3.2鋪裝時的注意事項
園林道路鋪磚塊料的大小、形狀除了要與設計風格,空間環境相協調之外,還要適于自由曲折的線型鋪砌,要做到施工簡易,設計思考卻不能跟著簡易。道路表面粗細適度要充分考慮游客的情況:粗要可行兒童車,走高跟鞋,細不致雨天滑倒跌傷。塊料尺寸模數,要與路面寬度相協調;使用不同材質塊料拼砌,色彩、質感、形狀等,對比要強烈。近年來最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通過行走在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同樣能達到健身目的,這種人文關懷的精巧設計就收到了入園游人的好評,卵石路自身也不失為園林一景。
結語:
綜上所述,園林道路設計與鋪設在園林設計施工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好的道路設計體現了設計師對入園游人的人文關懷,增加園林的美學情趣,提升園林與游人良性互動。
摘要:園路是園林綠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像人體的脈胳一樣,貫穿于主園各景區的景點之間,它不僅導引人流,疏導交通,并且將園林綠地空間劃成了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間。因此,園路的規劃,直接影響到園林綠地各功能空間劃分的合理與否,人流交通是否通暢,景觀組織是否合理,對園林綠地的整體規劃的合理性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針對設計公園、人工森林所考慮的幾方面問題進行了簡要的探討。
關鍵字:園林 園路 設計
園路是園林綠地中的一項重要設施,它的質量好壞,對游人的游覽情緒和綠地清潔的維護,有很大的影響。它是園林不可缺少的構成要素,是園林的骨架、網絡。園路的規劃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園林面貌和風格。
一、園路的類型
園路的基本類型有:路塹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園林綠地規劃中,按其性質功能將園路分為:
①主要園路:聯系全園,是羅林內大量游人所要行進的路線,必要時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車,道路兩旁應充分綠化,寬度4-6m。
②次要園路:是主要園路的輔助道路,溝通各景點、建筑,寬度2-4m。
③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導游人更深入地到達園林各個角落,雙人行走1.2-1.5m,單人0.6-1m,如山上、水邊、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④變態路:根據游賞功能的要求,還有很多變態的路,步石、訂步、休息島、礓、礤、踏級、磴道等。
二、園路設計的基本要求
1、平面設計
(1)道路的寬度:車行道以車寬計算,人行道以人肩寬計算。單行車道不得小于3.5米,雙行車道不得小于5.5-6.5米,單人行道可0.8-1.0米,三人游步道可以2-2.5米。
(2)轉彎半徑,曲線加寬:一般小車轉彎半徑至少6米,大卡車最少半徑為9米。
(3)自然式園林中的園路:拐彎曲線不能完全相等,連續彎不要太多,道路交叉口不要距離在20米以內,分叉角度不要太小。
2、豎向設計
(1)要求在保證路基穩定情況下,盡量利用原有地形以減少土方量,園內外道路要有良好銜接。能排除地面水。
(2)應有3-8%0的縱坡,1.5-3.5%的橫坡。
(3)游步道超過12o(20%)時為了便于行走,可設臺階,臺階不宜連續使用過多,如地形允許,經過一二十級有一段平坦道路,使游人恢復疲勞和有喘息的機會。臺階寬度應與路面相同,每級增高12-17厘米,踏步寬30-38厘米。
(4)道路超高:道路轉彎時為平衡車輛離心力,須把外側加高,一般情況不超過4%。
園路的類型和尺度
3、道路尺寸的設計
一般綠地的園路分為幾種:
(1)主要道路。聯系全園,必須考慮通行、生產、救護、消防、游覽車輛。寬7~8米。
(2)次要道路。溝通各景點、建筑,通輕型車輛及人力車。寬3~4米。
(3)林蔭道、濱江道和各種廣場。
(4)休閑小徑、健康步道。雙人行走1.2~1.5米,單人0.6一l米。健康步道是近年來最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過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達到健身目的,但又不失為園林一景。
在園林園路設計中要強調三點:
一是,園路的鋪裝寬度和園路的空間尺度,是有聯系但又不同的兩個概念。舊城區道路狹窄,街道綠地不多,因此路面有多寬,它的空間也有多大。而園路是綠地中的一部分,它的空間尺寸既包含有路面的鋪裝寬度,也有四周地形地貌的影響。不能以鋪裝寬度代替空間尺度要求。
一般園林綠地通車頻率并不高,人流也分散,不必為追求景觀的氣魄、雄偉而隨意擴大路面鋪砌范圍,減少綠地面積,增加工程投資。倒是應該注意園路兩側空間的變化,疏密相間,留有透視線,并有適當緩沖草地,以開闊視野,并借以解決節假日、集會人流的集散問題。園林中最有氣魄、最雄偉的是綠色植物景觀,而不應該是人工構筑物。
二是,園路和廣場的尺度、分布密度應該是人流密度客觀、合理的反映。上述的路寬,是一般情況下的參考值。"路是走出來的",從另一方面說明,人多的地方,如游樂場、入口大門等,尺度和密度應該是大一些;休閑散步區域,相反要小一些,達不到這個要求,綠地就極易損壞。60~70年代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公園草地,被喻為金子鋪出來的,就是這個原因。現在很多規劃設計,反過來夸大第五立面、鋪砌地坪的作用,增加建設投資,也導致終日暴曬,行人屈指可數,于生態不利,不能不說是一種弊病。
當然,這也和園林綠地的性質、風格、地位有關系。例如,動物園比一般休息公園園路的尺度、密度要大一些;市區比郊區公園大一些;中國古典園林由于建筑密集,鋪裝地往往也大一些。建筑物和設備的鋪裝地面,是導游路線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園路,是園路的延伸和補充。
三是,在大型新建綠地,如郊區人工森林公園,因為規模宏大,幾千畝至萬畝,要分清輕重緩急,逐步建設園路。建園伊始,只要道路能達到生產、運輸的要求,例如,每200~500米,其密度就可以了。隨著園林面貌的逐步形成,再建設其他園路和小徑、設施,以節約投資。初期建設也以只建園路路基最為合理有利,如南匯的濱海人工森林公園。
三、園路的線型
(1)規劃中的園路,有自由、曲線的方式,也有規則、直線的方式,形成兩種不同的園林風格。當然采用一種方式為主的同時,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補充。仔細觀察,上海楊浦公園整體是自然式的,而入口一段是規則式的;復興公園則相反,雁蕩路、毛氈大花壇是規則式,而后面的山石瀑布是自然式的。這樣相互補充也無不當。不管采取什么式樣,園路忌諱斷頭路、回頭路。除非有一個明顯的終點景觀和建筑。
(2)園路并不是對著中軸,兩邊平行一成不變的,園路可以是不對稱的。最典型例子是浦東世紀大道:100米的路幅,中心線向南移了10米,北側人行道寬44米,種了6排行道樹。南側人行道寬24米,種了兩排行道樹;人行道的寬度加起來是車行道的兩倍多。
(3)園路也可以根據功能需要采用變斷面的型式。如轉折處不同寬狹;坐凳、椅處外延邊界;路旁的過路亭;還有園路和小廣場相結合等等(見圖)。這樣寬狹不一,曲直相濟,反倒使園路多變,生動起來,做到一條路上休閑、停留和人行、運動相結合,各得其所。
(4)園路的轉彎曲折。這在天然條件好的園林用地并不成問題: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不在話下。而上海一般就不是這樣。為了延長游覽路線,增加游覽趣味,提高綠地的利用率,園路往往設計成婉蜒起伏狀態,但是上海園林用地的變化不大,往往一馬平川而根據不足。這時就必須人為地創造一些條件來配合園路的轉折和起伏。例如,在轉折處布置一些山石、樹木,或者地勢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綠地中;而不是三步一彎、五步一曲,為曲而曲,脫離綠地而存在。陳從周說:"園林中曲與直是相對的,要曲中寓直,靈活應用,曲直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