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7-16 03:59:4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農村幼兒園安全教育誤區及對策,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有次放學后,一幼兒家長急急忙忙帶她的孩子返回園內,說是孩子在園內跌倒了,腰部蹭破一點皮,紅紅的,問及教師緣由,原來是他在區域活動時不小心被桌角蹭了一下。由此,再次引發我們對安全教育的深思“:在當今的社會,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關注、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呢?”
一、安全教育的誤區
在我們農村幼兒園,面對獨生子女的增多以及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很多教師的工作壓力更大了,因此,漸漸進入了安全教育的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1.減少戶外活動次數、時間,把活動范圍限制在某個相對安全區域內,甚至取消了郊游、實地觀察等有意義的活動。2.在操作課上,不讓幼兒動剪刀、三角板之類的操作工具。3.體育課,有些稍有對抗性的游戲,一律取消,而以另外一些所謂安全可靠的項目替代。4.還有許多貌似有安全隱患的玩具,基本上也被取消。諸如此類的事例很多,表面上看,幼兒是安全很多了,但是對于幼兒身心的發展卻是有害無益。這樣的“束縛”式安全教育,會導致幼兒失去創造能力,想象力也會大打折扣。長期下去,會抹殺了幼兒的好奇心,使孩子們不敢參加活動,甚至害怕、不想參加某些活動。更為令人擔心的是,由于缺少必要的鍛煉、練習機會,當孩子們身處危險、不安全的境地時,他們往往只會大哭,手足無措,一點應付風險的能力都沒有。媒體經常報道:“現今社會有些大學生一離開父母就失聯的事例。”這不能不引起我們整個社會的反思“:是否我們從小對孩子們的安全教育,存在過度的保護?”
二、如何處理好保護與安全的教育問題
1.讓安全教育與宣傳活動有機統一起來(1)園內定期舉辦家長會,在家長會上請安全教育專家開展“安全知識講座”活動,讓家長了解幼兒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過度保護的弊病。使家長支持、理解我們教師的工作,不過分緊張。建議家長在平時家庭教育中教會幼兒適當的自救能力。(2)我們身處農村,地況復雜,建議家長取消讓孩子坐“三無”的拼裝車往返校園。有條件的家長可以自行接送孩子,讓孩子前面走,家長慢慢跟在后面,不做過多的安全要求,讓孩子在自己的切身體驗中慢慢成長。2.讓安全教育形成常態化(1)在周計劃活動安排中每周固定開展一個安全教育專題活動。讓幼兒在各類游戲、學習的同時接受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2)在月計劃園務活動安排中定期開展全園的安全大演練。比如地震、火災等演練活動。讓幼兒和教師同時在安全演練中臨危不懼,提高應急處理能力。3.讓安全教育融入幼兒的各類游戲活動中(1)讓角色游戲真正到社會中去體驗幼兒每天的各類游戲活動,特別是角色游戲:比如“,醫院、郵局、公安局、銀行”等的游戲活動,從而使角色游戲活動顯得貧乏、無趣,而不能有效地達到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2)因為要讓兩三個教師帶30多個幼兒去實地觀察,是件很難的事,一個是基于幼兒的安全考慮,另一個是被觀察的單位不一定肯支持,怕影響他們的正常工作秩序。那么我們應該聯系家長、再聯系被觀察單位,然后讓家長帶孩子們隨同教師一起去實地參加拍照、錄像觀察活動等,孩子們經過自己切身的體驗活動后,他們在游戲中,就會充分發揮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等各項潛能。為了我們的孩子,請勿進入安全教育過度保護的誤區。幼兒的安全教育不單單是我們學校教師的責任,更是我們全社會的責任,只有家園、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作者:陳飛霞 單位:福建省仙游縣榜頭鎮榜東小學
摘要:農村幼兒園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為了保障幼兒的健康,首先我們要利用農村廣袤的自然資源,因地制宜,為幼兒創設安全舒適的環境,為幼兒活動提供前提條件;同時要從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入手,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利用兒歌故事等文學作品加深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另外家園共育作用不容忽視。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安全教育因地制宜自我保護家園共育
《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生命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歲幼兒具有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而自身動作發展的局限性,極易使其造成一些意外傷害。廣大農村家長安全意識相對淡薄,對孩子疏于教育與引導,加上當前自然和意外災害時有發生,為了保障幼兒的健康,在農村幼兒園實施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一、利用農村廣袤的自然資源,因地制宜,為幼兒創設安全舒適的活動環境和運動場所
安全舒適的環境是幼兒活動的前提條件。3~6歲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幼兒要通過看、摸、活動等直接接觸世界,并獲得生活經驗。在該階段,作為幼兒園必須為幼兒提供安全舒適的活動環境和運動場所,以保證幼兒活動的需要。幼兒一日活動包括進餐、集體教育活動、洗手、如廁、游戲等一系列環節,作為幼兒園教育者我們必須首先保證幼兒活動場地的安全。比如:插座安裝要有一定的高度,讓幼兒夠不到,而且盡量讓插座不用即封;活動室要寬敞,桌椅和柜子要盡量選擇圓角,減少棱角,必要時可用碎棉花和花布進行包裹,避免幼兒意外摔倒對其造成傷害;盥洗室要使用防滑地板,廁所蹲位避免使用臺階;環境創設不要用圖釘、大頭針等尖銳物品,等等。
二、從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入手,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如果說給幼兒提供安全的物質環境是“授之以魚”,那么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就是“授之以漁”。幼兒園安全教育既要授之以魚亦要授之以漁,二者缺一不可,前者是前提條件,后者是必要條件。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是教給幼兒保護自身安全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則是促進自我保護能力的基礎。農村幼兒家長往往對孩子過度放任,缺乏約束,或者簡單粗暴,對孩子疏于教育與引導,使孩子很難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而在面臨危險時往往不知所措。幼兒園的教師要抓住這一教育契機,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而轉化為幼兒的自我保護習慣。例如:教師要從小班開始抓好幼兒的一日生活常規,注重細節教育,教育幼兒鞋帶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傷摔傷;要講究正確有序的穿衣方式,知道這樣能有效的保護身體;吃飯的時候盡量保持安靜,避免嬉笑打鬧,這樣可以避免氣管進異物;懂得飯前便后洗手,這樣不容易得寄生蟲病;按秩序走路、滑滑梯不會導致擁擠、跌倒、壓傷等,這樣孩子們在自己的勞動實踐和日常活動中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從而起到自我保護作用。
三、運用兒歌、故事等聲情并茂的文學作品用于安全教育,讓幼兒掌握安全知識,同時加深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朗朗上口的兒歌被幼兒所喜愛,因此教給孩子一些安全知識兒歌,幼兒會積極誦讀并接受安全知識的教育。比如小班兒歌“小朋友,要警惕,異物不放口鼻里,吞進肚里有危險,排不出去真著急。水果刀,大人用,等我長大才能動。“”星期天,逛商場,跟著爸媽別走散,如真走散別著急,要在商場找保安,廣播找人最最快,千萬不能亂跑開。”“過馬路,別亂跑,斑馬線上來通過,高壓線下不玩耍,雨天樹下不能躲。不摸插座不玩火,爸爸媽媽都夸我。”內容簡單易記,孩子們很輕松地學到了安全生活小常識。還有“排好隊,去喝水,先他人,后自己。取到杯,再接水,喝多少,接多少,慢慢喝,別嗆著,安全飲水很重要。”“排隊盥洗別著急,小心滑倒傷自己,按照圖示來盥洗,節約用水要牢記。”這類兒歌可運用于幼兒園生活各環節,給予幼兒具體的指導,利于培養幼兒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家園共育,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幼兒安全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農村幼兒園在系統地實施安全教育的同時離不開家庭教育的大力配合。首先,幼兒園要把安全教育作為一門課程納入教學內容,選擇日常典型安全教育知識統一匯編,做到全面、細致,有計劃、有備課、有課時,采取豐富的教學方法與教育途徑,系統地對幼兒實施安全教育。其次,幼兒園同時做好家長工作,通過晨檢、晨間談話、放學期間談話、家園聯系欄與家長及時交流安全知識,交流幼兒成功的經驗,還可以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活動開展安全教育,使家長接受系統的安全教育知識,提高家長的安全意識,從而輔助幼兒園對幼兒實施教育。再次,通過安全教育日、消防活動周等大力宣傳安全教育,讓安全教育走入家庭、進入社會。通過幼兒園系統安全教育實施和家庭教育的同步引導,相信會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使幼兒做到事事懂安全,時時講安全,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農村幼兒園安全教育是一項艱巨而細致的工作,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為了幼兒的生命和身體健康,因地制宜給幼兒營造安全的環境的同時,努力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相信每個幼兒都能健康活潑地成長。
作者:張慧芳 單位: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縣縣直幼兒園
安全是幼兒園的重中之重,是不容忽視的,是幼兒園教育永恒的話題,而在農村幼兒園有許多教師存在安全教育的誤區,讓安全教育走入死胡同。那么,我們的安全教育又有何意義呢?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到底將何去何從呢?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對安全教育的對策認識。
讓“安全小衛士”在優美環境中成長
1.保證園內設施安全
幼兒園是孩子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孩子意外事故多發區。我們幼兒園在設施方面都能保證安全,無論是幼兒園的教學、生活用房,還是戶外場地、各類玩具等等都很安全。而且我們每周都進行檢查,如發現安全隱患及時進行排除,以確保幼兒的活動安全。
2.創設安全教育環境
將安全教育納入幼兒園的教學計劃,除專門進行安全教育的主題活動外,我們還將安全教育滲透、整合到其他的領域,在區角設置、環境創設時增加安全教育的內容,提醒孩子規范自己的行為。此外,我們還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幼兒的表現方式,允許幼兒自主游戲,令活動氛圍寬松、民主、溫暖、和諧,努力使幼兒以愉快的情緒參與到活動中去。
讓“安全之花”在一日活動中綻放
1.生活活動———安全教育的搖籃
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都是安全教育的好時機,如:晨檢、午餐、散步、盥洗、戶外活動、自由活動等。我園的教師、保育員、保健員、廚師等都成為安全教育員,時時抓住機會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如:晨檢時保健員會注意檢查幼兒口袋是否帶尖銳的器具或小珠子之類的東西入園,以防自由活動或午睡時戳傷或異物塞進耳、鼻、口等。再如午餐時保育員要注意提醒幼兒餐前要洗手,以防病從口入;吃飯時不說話、玩耍,以防噎著、燙傷。而戶外活動時,教師在組織幼兒出活動室前要告訴幼兒整理好衣冠、鞋帶,上下樓梯要靠右走;活動時要注意控制活動量不狂奔亂跑,不要因活動量失控而摔傷、跌傷;告訴幼兒玩大型玩具時不越規、不擁擠、不倒滑滑梯、不猛搖搖籃等,以免發生不測。自由活動時,教師要時時關注幼兒,玩玩具時不相互甩、拋、扔,不攀爬欄桿、窗戶,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2.主題活動———-安全教育的主陣地
我們充分利用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這一契機,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安全教育活動。如:大班開展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為主的教育內容,開展“安全過馬路”“有趣的交通標志”“過街要走人行道”等交通安全教育內容,通過環境布置、圖片展覽、講故事、朗誦兒歌、游戲活動、觀看動畫、影像等形式,讓幼兒了解交通規則及交通安全常識,不斷提高幼兒的安全防范知識;聘請消防官兵來園講授消防安全知識講座,并進行實地演練;大班開展“我是小小消防員”“發生火災怎么辦”主題活動,通過觀看錄像、圖片,使幼兒知道火災給人們帶來的危害,懂得火災自救常識和方法;通過創設情景,開展“消防人員救人”“緊急撤離”模擬表演,讓幼兒在游戲中親身體驗遇到火災時自救逃生的方法和技能,增強安全防護意識。
3.游戲活動———安全教育的劇場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他們的身心發展水平較低,行為缺乏理智,易受情緒的影響,若不經常進行教育,并利用游戲規則約束,可能造成意外事故。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通過游戲《找娃娃》《我家住在哪兒》等活動,教育幼兒不要隨便離開集體,要和大家在一起。如果萬一走失,要膽大、心細,記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單位、電話號碼、家庭住址及周圍明顯的建筑特征。利用表演游戲《乘公共汽車》,使幼兒懂得“上下車不擁擠,不把頭、手伸出窗外,不在車內亂跑”等乘車常識;利用角色游戲《紅綠燈》讓幼兒了解交通規則,外出要跟隨大人,不能在馬路上玩耍,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展家園合作之翼,促孩子安全成長
安全教育單靠幼兒園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家園合力,而且我們農村幼兒園大多數孩子是留守幼兒,都和祖輩家長在一起,祖輩家長文化水平低,教育經驗差,因此,我們開展了多次家長學習活動,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識介紹給家長,提高家長自身的安全意識,讓幼兒在爺爺奶奶的幫助下,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護知識。在家中有許多的危險物品,象爐子、熱水瓶等,不能因為危險就設置各種禁區,應注意對孩子獨立行為能力的培養,如:使用家庭中常用器具的能力,盛、倒開水的能力;摔傷或砸傷后不能亂揉的知識及用手緊壓傷口的止血能力;父母出門在外,幼兒獨處在家中時,千萬不要給陌生人開門;有緊急情況時,孩子請可靠的鄰居幫忙等常識。家庭與幼兒園密切配合,對幼兒實施了安全自護的家園同步教育,保證了我園幼兒健康、安全、快樂地成長。
總之,幼兒的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地進行引導教育,真正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識,在安全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并獲得身心和諧發展。為了孩子能真正地健康成長,我們以后會創設更好的環境,讓幼兒有安全的活動空間,讓幼兒能盡情地跑、盡情地跳。同時,我們會時刻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規范,培養幼兒的自我安全意識,再也不會走進安全教育的誤區。
作者:戴相劍 單位:江蘇省寶應縣射陽湖鎮天平幼兒園
一、幼兒園安全教育現狀
1.安全教育的內容偏少
國家三令五申,幼兒園不得過分注重智育,但是在廣大偏僻、經濟落后的農村,受傳統文化影響,短時間內幼兒園不得不在家長、幼兒園教育之間取得平衡,對智育不能全部放棄,由此智育占用了安全教育的時間與內容,導致安全教育被削弱。出現的后果就是與安全教育相關的讀本、宣傳、內容偏少,安全教育的成效就難以得到保障,農村幼兒園安全事故出現的概率比城市幼兒園多且大。
2.師資缺乏導致安全教育時間不夠
一些幼兒園每個班40人以上的學生,每一個班僅2個教師,沒有保育員。按照國家對幼兒園的班級人數和教師配置來看,班級幼兒人數超標,教師配置不夠,導致了農村幼兒園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有限的教育也僅停留在常見的一些低級問題上,如:警示幼兒不要過度奔跑,注意不要摔傷,過馬路要注意等內容。
3.安全教育目標定位不清
安全教育目標應是努力幫助幼兒知會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識,能夠知會一些危險并學會保護自己。但在當前的農村幼兒園中,安全活動目標與幼兒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差距較大,要么是過高、要么是過低,安全教育目標沒有科學性、實效性、針對性。對其教育內容、程度和規范不清、無力,效果不佳。
二、幼兒園安全教育對策
1.安全教育游戲化
游戲活動是幼兒園教育的最主要的教育教學活動,因為它完全符合幼兒的生理、心理發展特征。因此,將游戲與安全教育的內容相結合,是效果最佳、實效最好的一種安全教育形式。是保證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安全知識的最佳途徑。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戲中,要盡量注意避免出現意外傷害,否則將容易導致幼兒出現恐懼和不安,使游戲活動效果適得其反。
2.強化制度建設是安全教育的保障
幼兒園應該強化制度建設,用制度來保障幼兒園常規管理、教師的教學職責與規范。除了常規的落實園長責任外,制度建設還應該包括:年級主任、班主任、保育員的責任。前者每天巡視教室、操場,早晨與課間的檢查,尤其是幼兒的午餐食品衛生安全,杜絕食物中毒。班主任則應該堅持做好教室衛生、幼兒活動安全,每天在安全職責表上簽字確認。
3.強化家園合作是安全教育的根本
一方面是向家長展示幼兒園安全教育的理念,尋求家長積極主動的理解。現在家長重視保護而輕視或忽視教育的現象非常普遍。這就要求幼兒園老師與家長交流,孩子不能被保護一生,絕大多數時候都要自己獨立面對各種潛在的危險,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遠比家長給的過度保護對孩子更有益處。另一方面是取得家長共識,讓家長配合幼兒園工作。每一個新學期開始,召開全園家長會,讓家長充分知曉幼兒園的安全教育主題、措施、方法、形式,同時,指導家長在安全教育活動中,如何配合幼兒園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教育。
作者:王芳 葉安 王麗 單位:四川宜賓翠屏區涼姜鄉中心幼兒園
摘 要:農村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問題在于師資缺乏導致安全教育時間不夠、安全教育目標定位不清等。解決之道在于強化制度建設、強化家園合作、使幼兒養成良好行為方式等策略。
關鍵詞:西部農村;幼兒園;安全教育;問題;對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任何一個幼兒園都必須把幼兒的生命保護和幼兒的健康發展放在首位。對于留守幼兒占多數的農村幼兒園來說,安全教育就成為幼兒園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幼兒園安全教育現狀
1.安全教育的內容偏少
國家三令五申,幼兒園不得過分注重智育,但是在廣大偏僻、經濟落后的農村,受傳統文化影響,短時間內幼兒園不得不在家長、幼兒園教育之間取得平衡,對智育不能全部放棄,由此智育占用了安全教育的時間與內容,導致安全教育被削弱。出現的后果就是與安全教育相關的讀本、宣傳、內容偏少,安全教育的成效就難以得到保障,農村幼兒園安全事故出現的概率比城市幼兒園多且大。
2.師資缺乏導致安全教育時間不夠
一些幼兒園每個班40人以上的學生,每一個班僅2個教師,沒有保育員。按照國家對幼兒園的班級人數和教師配置來看,班級幼兒人數超標,教師配置不夠,導致了農村幼兒園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有限的教育也僅停留在常見的一些低級問題上,如:警示幼兒不要過度奔跑,注意不要摔傷,過馬路要注意等內容。
3.安全教育目標定位不清
安全教育目標應是努力幫助幼兒知會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識,能夠知會一些危險并學會保護自己。但在當前的農村幼兒園中,安全活動目標與幼兒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差距較大,要么是過高、要么是過低,安全教育目標沒有科學性、實效性、針對性。對其教育內容、程度和規范不清、無力,效果不佳。
二、幼兒園安全教育對策
1.安全教育游戲化
游戲活動是幼兒園教育的最主要的教育教學活動,因為它完全符合幼兒的生理、心理發展特征。因此,將游戲與安全教育的內容相結合,是效果最佳、實效最好的一種安全教育形式。是保證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安全知識的最佳途徑。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戲中,要盡量注意避免出現意外傷害,否則將容易導致幼兒出現恐懼和不安,使游戲活動效果適得其反。
2.強化制度建設是安全教育的保障
幼兒園應該強化制度建設,用制度來保障幼兒園常規管理、教師的教學職責與規范。除了常規的落實園長責任外,制度建設還應該包括:年級主任、班主任、保育員的責任。前者每天巡視教室、操場,早晨與課間的檢查,尤其是幼兒的午餐食品衛生安全,杜絕食物中毒。班主任則應該堅持做好教室衛生、幼兒活動安全,每天在安全職責表上簽字確認。
3.強化家園合作是安全教育的根本
一方面是向家長展示幼兒園安全教育的理念,尋求家長積極主動的理解。現在家長重視保護而輕視或忽視教育的現象非常普遍。這就要求幼兒園老師與家長交流,孩子不能被保護一生,絕大多數時候都要自己獨立面對各種潛在的危險,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遠比家長給的過度保護對孩子更有益處。
另一方面是取得家長共識,讓家長配合幼兒園工作。每一個新學期開始,召開全園家長會,讓家長充分知曉幼兒園的安全教育主題、措施、方法、形式,同時,指導家長在安全教育活動中,如何配合幼兒園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