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7-10 08:58:3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問題及對策,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1水利灌溉管理概述
農田水利灌溉是社會發展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和適應自然而產生的一項重要生產活動。農田水利設施的有效運轉是保障農業生產的重要前提,我國水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相對低下,水資源的供需矛盾突出,需要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農業生產中的水利用灌溉需要大量的水資源,因此節約農田水利灌溉用水是一項重要任務。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田水利灌溉需要結合地方地理自然條件,對農田灌溉區域的水利資源進行合理分配,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地方政府需要深入了解市場規律與自然條件,以因地制宜為基本原則,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前提下,確定農田水利灌溉工作的發展方向與重點內容,提高農業生產的社會經濟效益。
1.2水利灌溉管理的積極意義
農田水利灌溉管理能夠指導農業水利工作的開展及實施,合理節約利用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對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就我國水資源占有量而言,水利灌溉在農業發展乃至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保證灌溉管理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有效的水利灌溉管理能促進水利灌溉設備的正常運轉和農業水利灌溉計劃的實施,促進國家經濟和農業快速發展。強有力的管理制度能夠避免一些不公正的用水矛盾產生,使用水規范化、合理化。
2管理存在的問題
2.1管理模式有待調整目前,我國農田水利灌溉管理體制并不科學。許多管理部門在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中,仍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導致管理工作與社會的脫節。在計劃經濟的大背景下,許多管理模式受到限制,其發揮的作用還局限在防汛、抗旱和收繳水費等。但事實上,水利灌溉管理還有許多未發揮的職能,在經濟市場中還沒有屬于自己的獨立市場,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農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的制定缺乏科學依據,沒有一套與我國當前社會發展形勢相適應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灌溉管理單位缺少自主經營能力,管理制度沒有積極創新,一直在沿用過去的管理制度,無法適應新的形勢發展,這樣無法將水利經濟及市場經濟建設有效結合。水利單位的經濟收益主要來源于水費的收取,經濟效益單一,許多單位為了保證收益而鼓勵用戶多用水,這就直接導致大量的水資源被不合理使用,造成水資源浪費。另外,水價設置十分不合理,階梯制的收費制度在某種程度上使用戶產生節約用水不實惠的觀念,從而使農戶節約用水的意識薄弱,農田節約用水的積極性下降,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的浪費。
2.3管理經費不足
為了鼓勵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目前水利部門降低了農田灌溉的水費標準,但也因此而使水利灌溉的收入出現赤字,雖然水利部門加大了灌溉工程的管理經費,還是不可避免地出現財政赤字。特別是在某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灌溉工程的工作人員連基本工資都無法保證,大大影響了工作人員的生活質量,使得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大大降低,管理隊伍人心渙散,缺少工作激情。近年氣候變化,我國年平均降水量降低,部分地區水利灌溉工程的儲水量不足,但另一方面,人口卻不斷增長,水資源的分配更加緊張。隨著工業發展,水污染狀況更加嚴重,水質下降影響了農田水利灌溉,水利部門也沒有相應的資金投入對灌溉設備進行維修維護,導致灌溉設施時常出故障。
3解決對策
3.1適當轉變管理模式
要轉變管理模式,首要的任務就是敢于打破過去陳舊的傳統管理模式,以實際條件和市場規律為依據,構建新型的、科學有效的農田水利灌溉管理方法,保證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質量,提高灌溉工程的經濟效益。同時應加強對農民群眾及基層管理人員的科學生產教育,培養合理利用水資源灌溉的意識。此外,還可以在農民群眾間大力宣傳科學灌溉對農作物增產增收的重要性,并定期開展一些生產教育活動,組織科技下鄉活動。有關部門也應充分發揮科學管理工作能力,針對不同的農業生產類型,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在企業發展已具有一定規模時,水管部門可以采取開放式的管理模式,引導企業加強對用水的重視。根據企業的發展規模和生產方式制定科學的用水方案,從而實現水利資源的最大化利用。3.2不斷完善管理制度
我國農民人口基數大,但總體受教育程度不高,科學生產以及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意識不強。因此,管理部門需要建立一套規范完備的科學管理制度,并對農民進行適當的節約用水引導。另外,要對農業水利灌溉有清晰的規劃,針對不同地域的不同自然發展條件,需要結合實際,充分考慮地理上的限制性因素和優勢條件,科學、合理地做好規劃,明確用水的環節與用量,有針對性的編制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農業水利灌溉實施方案,以指導農業生產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管理制度方面,國外和國內都有一些比較好的制度可以借鑒,水管部門可以考慮農戶的經濟實力,調整水費價位至合理范圍,也可以引進國外的一些階梯式的水價制度,讓農戶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經濟的用水方式,有利于增強農戶節約用水的意識。水利灌溉管理體制的建立與完善,能夠有效引導農戶節約用水、合理用水,同時還能合理分配水資源,提高利用率,不斷深入改革水利灌溉管理制度,還能保障水利灌溉的長久健康發展。
3.3增大管理經費的投入
農田灌溉設施的維修與保養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農民無法承擔如此巨額的維修支出,所以設施的維修費用基本來源于政府的財政撥款。但由于政府財政壓力也十分巨大,不能保證面面俱到,因此應加大地方管理部門與政府間的協調與聯系,適當加大水利灌溉管理的資金投入,也可以采取銀行貸款的措施降低經濟壓力。管理部門應意識到農田水利灌溉在農業生產乃至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基礎作用,爭取政府對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適當加大對農田水利灌溉的資金投入。有了資金的支持,就能更好地進行水利灌溉設施的建設和維護工作。除此之外,還a可以適當調整水費收取制度,引導民眾積極節約用水、合理用水,緩解水資源短缺的壓力。只要農業水利灌溉制度科學合理,管理得當,在后期的收獲過程中就能得到預期的經濟效益,從而擁有更多的管理經費。根據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可以將水源經濟收益納入常規的財政預算,保證工作人員和基本器械維修與保養的經費開支,促進和穩定水利灌溉管理單位的正常運行。
4結語
只有加強對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問題的研究,探討解決對策,才能有效實現管理質量的提升。要想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就必須著力于農業水利管理改革與創新,農田水利灌溉管理能保證更好的生產質量和總量,為未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作者:孔凡丹 王振芬 張作合 單位:綏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