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6-28 11:02:4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蘭考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情況調研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為了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規范運作,保障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根據財政局工作安排,我科就全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情況,并結合2016年資產清查,深入縣相關部門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現狀和成效
(一)固定資產管理理念全面普及并得到進一步重視。
我縣各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全部納入行政事業資產管理科管理,專職人員從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財政部門作為監督管理部門介入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后,國有資產的劃轉、出租、出賣、置換、報廢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固定資產管理理念在各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資產管理員和財務人員得到全面普及,固定資產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國有資產管理“兩化”建設成效顯著。一是實現了國有資產管理模式常態化。主要表現在:1、單位國有資產與預算管理相一致。2、固定資產處置與資產管理系統相一致。3、單位國有資產年度統計和單位部門決算基本一致。4、國有資產清理核實已成為年度財務決算和資產統計工作完成前必須的步驟。二是實現了固定資產管理手段規范化。在日常工作中,從固定資產購置到驗收入賬、從卡片登記納入系統管理到實物配給個人使用登記、資產報廢報批、資產的調撥劃轉和資產出讓,都能嚴格按照“兩個辦法”的要求操作,處置程序規范、管理手段規范。
(三)資產管理體系逐步健全。從政策制度看,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為我縣國有資產管理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證。從信息網絡看,資產管理科已建立了全縣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數據庫,并與省廳實現了聯網運行,全縣一級預算單位也都建立了資產管理信息系統,逐步實現了資產處置的網上申報。
(四)摸清了資產管理家底。近幾年來,我縣多開展了清產清查工作,特別是2016年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才剛剛結束,對全縣行政事業單位及所屬企業的資產進行了全面清查,截止2016年12月31日,獨立編制機構538個(行政78個,占14.5%;事業460個,占85.5%),獨立核算機構436個(行政72個,占16.5%;事業364個,占83.5%)。編制人數19736人,其中:行政編制3866人,事業編制15870人;年末實有人數18463人,離退休2961人,其他人員272人。資產總額31.33億元,其中:縣本級資產總額30.38億元、鄉鎮資產總額0.95億元;流動資產7.79億元,其中:縣本級流動資產7.27億元,鄉鎮級流動資產0.52億元;固定資產5.03億元,其中:縣本級固定資產4.64億元、鄉鎮固定資產0.39億元;無形資產0.15億元,其中:縣本級無形資產0.11億元、鄉鎮無形資產0.04億元;負債5.06億元,其中:縣本級負債4.99億元;凈資產26.28億元,其中:縣本級凈資產25.39億元、鄉鎮凈資產0.89億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縣在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管理和運營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資產規模不斷壯大,資產經營效益不斷增加,使用效率不斷提高,為蘭考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較好的平臺,但還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對國有資產統一管理的認識還有差距。部分縣級行政事業單位和鄉鎮對資產管理的目的意義認識不足,對貫徹執行國有資產管理文件精神還不夠到位,個別鄉鎮資產管理工作積極主動性不夠。如:財政投資農村安全項目,因歸屬沒有明確,全部資產還沒有納入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管理。
(二)部分單位國有資產基數不明,家底不清。部分鄉鎮國有資產賬實不符、賬賬不符,對拍賣、處置、毀損的國有資產沒有及時清理做賬務調整,對財政投入新形成的國有資產沒有及時上賬,致使國有資產基數不明,家底不清。
(三)鄉鎮國有資產分散,部分資產構成多元化,處置可能影響穩定。由于歷史原因,鄉鎮機關和學校資產構成投資主體多元化(農民集資一點,政府資助一點,縣財政以獎代補一點形成的資產),如果不制定切實可行的處置辦法,一旦處置不當,可能會影響穩定,致使資產閑置或毀損,管理難度非常大。
(四)資產經營管理不夠規范,潛在風險不容忽視。在利用國有資產進行融資的過程中,沒有規范的管理措施,“借、用、管、還”脫節,縣政府成立的公司只負責融資和還貸,缺乏對資金使用的監管,直接影響融資信用,可能造成融資風險。
(五)資產管理系統各自為陣。隨著財政改革的深入,特別是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實施極大的規范了資金支付程序,資金安全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但是,由于財政管理系統眾多,十分龐雜,各自獨立,資產管理系統與國庫支付平臺整合后,資產管理系統報表數據與財政預算執行數據、財政決算中資產負債表與資產情況表數據不一致的現象普遍存在,數據核對極大的增加了資產管理部門的工作量。
三、幾點建議
(一)加強宣傳,統一思想認識。政府部門要堅定信心,堅持國資管理改革方向不動搖,對縣級部門和鄉鎮要注重宣傳,加強教育,充分認識國有資產統一管理的重要意義和國有資產在公共資源中的重要地位,努力增強全民國資意識,搞好國有資產管理,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和運營體系,最大限度的發揮國有資產的效應和作用。
(二)弄清資產基數和家底,嚴肅國有資產管理紀律。建議縣級政府出臺文件,縣級部門和鄉鎮要嚴格執行縣委、縣政府有關文件精神,對應管理而不納入管理的單位,要采取經濟和行政(通報或責任追究)手段,認真維護縣委縣政府的權威性和文件的嚴肅性。對教育系統、鄉鎮和縣級部門延伸到鄉鎮的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購置、新建、使用、處理、報損、移交等各個環節進行跟蹤檢查,嚴肅查處違規處置行為。國有資產主管部門要根據上級有關國有資產管理和運營的規定,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縣國有資產統一管理運營要求的各項制度。完善資產會計賬目,做到手續完備、內容真實、數據準確、賬目清楚、檔案齊全。
(三)完善各類手續,做好統一管理和運營的后續工作。一是要堅持分類處置的原則,對優良的資產要及時進行移交管理,對不良資產要及時處置,把歸集的資產做實做強。二是對國有資產要更加科學的化分四權,明確所有權、使用權、管理權、收益權,進一步落實四權主體責任。三是縣政府要加強協調,認真組織召開由規劃和建設、國土資源、發改、財政、審計、監察、機關事務管理局等部門參加的協調會議,形成政府牽頭、部門配合、主動作為的工作格局,解決管理交接兩難問題。同時,組織有關部門一道組成管理移交工作組,對部分縣級部門和鄉鎮國有資產尚未辦理產權過戶和移交管理的,要完善辦證措施,盡量減化手續和程序,抓好國有資產的產權過戶、辦證工作,促進國有資產完整管理移交。四是要建立國有資產動態監管系統,強化對資產數量、質量和使用的監控,提高國有資產管理運營水平。五是對財政投資項目等新增國有資產,要按照相關規定迅速完善各種手續,及時管理移交,實行統一管理和運營。
(四)切實加強監督,進一步規范資產管理和運營。要加強經營性資產的經營管理,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陽光操作、掛牌競價,提高資產經營效率。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要加強對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情況的監督,有效防止經營性資產管理暗箱操作和投融資風險。
(五)建議整合財政管理系統,建立各類財政信息相互兼容、支撐的大平臺。現行的財政管理系統比如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工資管理系統、財政供養人員管理系統、政府債務監管系統、單位財務核算系統和國有資產管理系統為獨立的操作平臺,各自為陣,導致在信息共享、信息互補、信息互審上存在脫節的現象,合力不足、相互掣肘現象凸顯。為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建議建立類財政信息相互兼容、支撐的大平臺,對上述系統中資金用于人員供養、日常經費開支、基礎設施建設,固定資產購置、工程決算、實物驗收入庫和交付使用后賬務處理、卡片登記、月末和年末結轉提示、審核的科學手段,在同一個平臺上將人、財、物予以分離,確保單位資金安全。
(六)立足做大做強,推進多元發展。一是要大力抓好全縣資產管理發展戰略的研究,既要有長遠目標,又要有分步實施的方案,腳踏實地地一步一步向前邁進;二是積極探索完善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機制,突出重點,在土地收儲、房產開發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打造企業品牌;三是在資產機構管理上要本著對政府、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堅持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科學化決策,防止政企不分現象;四是要加強能力建設,配強配硬資產管理機構班子,練好內功,培養和造就一支懂經濟、會管理的專業人才隊伍,發揮團隊精神,樹立良好形象,創造一流業績,為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蘭考縣財政局張衛強供稿)
2018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