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6-28 08:42:3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會計發展策略,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一帶一路”的含義
主席在出訪哈薩克斯坦時第一次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概念。不久之后,又提出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概念,至此“一帶一路”概念基本形成,此概念一經出現就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特別是概念中涉及的沿線國家,由于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因此都積極準備參與其中。“一帶一路”是一個有利于全世界的工程,在共商、共贏、共同發展的基礎上,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給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強不同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教育以及意識形態交流,促進區域和平共處,為世界和平做出積極的貢獻。
(二)“一帶一路”的發展
“一帶一路”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鐵路方面,我國先進的高鐵技術已經成為我國一張靚麗的名片,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亞吉鐵路、蒙內鐵路等鐵路項目正在積極建設。中緬原油管道已經開通,大量原油經由此管道直接進入我國,為我國的工業、社會以及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助力,先期合作項目順利展開并實現運營,為后續加入“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者提供了可參照的對象,為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歐班列則是“一帶一路”的發展過程中結出的另一個碩果,其累計運行4000列次,連接了歐洲31個城市。截止目前,我國正和30多個國家在鋼鐵、化纖、基建、工程機械等領域進行合作,使我國的技術標準、技術裝備以及技術人才不斷輸出,無形中提升了我國的世界地位。“一帶一路”的沿線各國與我國各方面交流愈來愈頻繁,貿易金額逐年增長,僅今年上半年,我國各大中小型企業向“一帶一路”所涉及的國家和區域總的資本輸出接近70億美元,同比大幅上升。同時,我國也特別重視文化輸出,在國外積極設立中國文化推廣中心,如孔子學院等,傳播中國文化,推廣漢語,隨著“一帶一路”的快速發展,其產生的經濟、文化以及政治上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漢語是世界上公認的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但是現在學習漢語已在國外成為了一種新的風尚。
二、“一帶一路”為會計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一)資本的輸出與盈利同行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總額是首次接近外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總額,這就說明,我國已經開始從資本輸入國變成資本輸出國,在這之前,是外國企業家攜資本來我國獲取利潤,而從現在開始,角色將發生轉換,我國企業將大量走出去,獲取國外市場的利潤。根據市場數據統計,我國70%的海外企業是盈利的,它們的盈利為后續走出去的企業增強了信心,同時它們的運營模式和管理模式也值得國內將要走出的企業學習。
(二)電子商務會計迎來新業務
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我國浙江烏鎮順利召開是對我國互聯網地位的認可,代表著我國互聯網時代的快速崛起,在此背景下,電商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特別是跨境電商,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一帶一路”與“互聯網時代”相互促進,彼此互補,“一帶一路”所提帶來的龐大消費市場是跨境電商所需要的,“互聯網時代”為商品流通提供信息基礎。當前,由“一帶一路”帶來的商機已惠及世界上多個地區,大約有40億世界各地的人受其影響,提高了生活水平。電商規模也將隨“一帶一路”的快速發展水漲船高,龐大的跨境電商市場,不僅可以提高國民收入水平,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更有利于我國產業結構轉型。“一帶一路”帶來的經濟效益,成為了世界經濟圈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全球經濟的發展。在此大背景下,跨境電子商務所需的專業會計人才缺乏逐漸顯現出來,由于各個國家和地區在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都有巨大差異,復合型人才是國際跨境電商所需要的。然而,由于復合型人才培養難度大,人才缺口極大,這嚴重影響了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
(三)促進了會計職能范圍的發展
隨著各項有利于國外投資政策的出臺,國內的企業已經逐漸認識到國外市場潛力,紛紛加大了對國外市場的投資,企業在國外瞬息萬變的市場上運作的過程中,傳統會計很難適應新的變化,新的需求推動著職業會計從傳統會計轉變成管理會計。管理會計并非新生事物,早于70年代已經提出了相關理論,其職能主要是在企業決策者為企業制定發展方向時提供有力的數據、材料以及基于統計學的建議。在2014年,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指導被正式提出,標志著我國管理會計正式開始與國際接軌,會計職能也從傳統的財務管理、預算決算、成本控制以及現金管理等傳統職能轉向不僅為企業除了提供財務上的數據支持,還需要提供企業內部管理數據和外部戰略發展所需要的數據。企業會計職能范圍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
(一)加深對管理會計構成要素的認識
管理會計是新時期應大力發展的職業,其構成要素有別于傳統企業會計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大要素,傳統企業會計偏重于財務狀況的監督,而管理會計更側重于信息的支持,因此管理會計的要素主要由信息支持和管理控制兩方面構成。管理會計的工作基礎是信息的流通,有效的信息支持是管理會計開展工作的前提。在國際化的商業競爭中,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企業應及時調整自己的經營狀態,加強預測風險、躲避風險和抵御風險的能力。管理會計恰恰是企業加強這些應變能力首要的選擇,通過收集相關信息,統計出有用的資料,根據管理會計數據處理方法,對企業內部機制進行優化,以實現企業自身的不斷成長。
(二)加強管理會計指引體系的建設
管理會計的指引體系應包括財產、績效、成本、信息等諸多方面,其建設不應只停留在理論上。“一帶一路”的大背景給企業中管理會計提供了全面的實踐機會,在實踐的基礎上建設指引體系,把管理會計所需要的理念、技能和工具迅速推廣,有助于提升管理會計職業走向成熟。
(三)擴大管理會計的職責范圍
管理會計與傳統財務會計都是基于會計基礎理論發展而來的,傳統財務會計職責明確清晰,而管理會計由于是最新發展出來的會計分支,因此其職能與傳統財務會計既有重合也有區別,其重合之處在于:1.都是為企業服務的職業;2.都有監督企業運營狀況的職責;3.其服務對象都是大中小型企業。其不同之處在于:1.管理會計更注重與企業內部的細節,財務會計更注重企業整體財務狀況;2.傳統財務會計統計的是企業在時間點以前的財務信息,而管理會計更著眼于企業未來的發展和決策;3.傳統財務會計一般屬于報告型會計,即有標準的工作流程,填寫相應的工作報表,而管理會計工作形式不拘泥于單一方式,沒有工作方式限制,可通過任何形式獲取企業內外部信息,通過管理分析工具進行信息分析,幫助企業制定合理的計劃。在“一帶一路”迅速發展的今天,管理會計職責范圍也需重新定義,應符合當今企業的需求,擴大管理會計的職責范圍,使管理會計師對企業事物擁有更高的參與度,以更科學合理的方式管理企業。
(四)做好跨學科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
隨著“一帶一路”藍圖的的穩步推進,在國外投資的企業對管理會計的需求將不斷增加,基于管理會計專業的跨學科人才更是企業所需要的緊缺人才,如何做好跨學科的會計人才培養,重點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教育機構首先應該建立完善的管理會計培養計劃,在此基礎上與企業聯合培養,針對企業對人才所需求,建立其他可以拓展管理會計知識面寬度的課程,使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相適應;第二,設立管理會計資格認證機構,提高管理會計隊伍人才能力等級,不符合資格要求的不通過認證,規范管理會計人才隊伍,使人才質量得以保證;第三,向其他發達國家學習,派遣交流生,學習先進的管理會計經驗和理念,快速與國際接軌。
(五)開發適宜的管理會計軟件
現在很多的管理會計處理數據的方式方法都是十分復雜的,一套合適的管理會計軟件有助于管理會計提高處理數據的效率。我國云計算計算能力已位居世界前列,因此在硬件方面無任何掣肘,以云計算為基礎,開發出合適的軟件即可快速應用。管理會計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因此其適宜的軟件并無太多的參考先例,但好的管理軟件應具備以下特點:與國際標準無縫接軌、先進的管理理念和良好的人機交互功能。
四、結語
在“一帶一路”的影響下,我國企業會計將發生深刻的變革,會計的職能發生巨大的轉變,企業會計會以全新的身份———管理會計參與到企業活動中,在激烈的國際商業舞臺上,企業承受的巨大壓力必然會帶來決策機制的改變,管理會計必將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應用。“一帶一路”帶來的變化對于我國會計行業是一次巨大的挑戰,更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應以積極的姿態,努力摸索出合適管理會計發展的道路,積極對外交流,快速積累相關經驗,并結合我國自身實際情況,培養出有能力、有擔當、有視野、高質量的管理會計團隊,為我國的“一帶一路”的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