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6-27 11:55:4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水墨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水墨元素在平面設計之中有著相當重要的應用,在實踐操作和應用的過程當中不僅需要加強對元素本質的分析,同時還需要提升整個元素應用的審美意象。文章將針對這一方面的內容展開論述,詳細的分析了水墨元素在平面設計之中的應用,同時對應用過程之中審美意象的體現、現代文化的深層詮釋等進行了綜合性的研究,旨在不斷促進水墨元素應用的水準和技術,為現代化的平面設計工作穩步發展奠定基礎。
引言
我國的水墨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傳統,同時我國的水墨經歷了長時間的發展和改良,已經逐步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藝術語言,在我國的繪畫領域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對我國現代的藝術家思想及創作思維等均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現代化的平面設計之中,需要更多的引入一些傳統的思想觀念,并且真正意義上以現代化的文化背景為支撐,更好的增強信息與現代化社會之間的交流,滿足各方面的需求。在平面設計工作之中,需要加強本土文化的宣傳,在保持了平面設計獨特性和設計的藝術性基礎上,更加側重意境和思想文化的表達,通過水墨元素的運用,則可以使得平面設計作品展現出更加深層次的內涵,為平面設計發展奠定基礎。
水墨元素在平面設計之中的審美意象
水墨元素的運用可以展現出一種全新的審美意象,由于水墨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精髓之一,在我國的藝術發展歷史之中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傳統,另外,水墨元素在理論創新和技術工藝方面,也有著相當強大的發展水平。水墨的藝術特征體現在其簡潔的藝術語言形式以及簡約的藝術風格之上,其可謂是簡約而不簡單,通過對形象的創新、對寓意和表達的豐富描述,使得元素可以展現出更多的文化和信息,表達出深層次的內涵。在平面設計之中,水墨的運用應當更加注重內容,在很好的結合了形式設計研究的基礎之上,全面的追求一種簡約的特征,使得整個畫面可以集中在一點之上。通過水墨元素的使用,可以使得畫面之中的各種元素組合更加簡約和明了,諸如水墨的嫩葉、水墨的枝條等等,通過一種書法的線條運用,使得整個平面設計的畫面感得到增強,體現出獨特的水墨效果,給人以詩一樣的已經,并且很好的展現出獨特的人文情懷和文化品位。
水墨設計藝術思想是我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體現,水墨更加注重運用人格化以及靈活性的線條,通過具有藝術表現力的手法和獨特的線條,勾勒出抑揚頓挫的意境,展現出獨特的人文思鄉情懷。通過水墨元素的應用,可以使得創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審美等得到集中體現,通過線條展現出主觀的思想感情,而水墨所獨有的嚴謹、扼要、簡潔、明快的特征,都使得整個平面設計作品的意境得到提升,形成一個全新的、含有更多豐富信息內涵的作品。通過水墨藝術元素的使用,可以使得平面設計的意境更加深遠,體現出了對美學的崇高
追求。
平面設計中的現代文化詮釋
同樣的,現代化的水墨藝術在平面設計的現代文化詮釋之中也有著重要的體現。水墨藝術通過對文化的積淀以及對精神物質的崇高追求,使得民族的文化得到集中展現,這一點是水墨元素藝術發展的重要道路。平面設計作為一種富有思想情感并且具有極強彈性的大眾藝術作品,在應用的設計和純粹藝術等方面,存在有交叉點,并且很好的將設計的特征和繪畫的藝術性相互結合,具有高度的濃縮型和象征性,是可以充分展現出我國傳統民族文化思想情懷、嶄新出我國濃厚人文思想底蘊的重要藝術表現形式,同時也是今后的重要視覺形態表達方式之一。
所有平面設計設計者都力求通過對本土文化的表達,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而一味的對國外作品進行模仿,其本質上難以體現出獨特的藝術思想。在平面設計之中合理的融入水墨藝術文化,使得現代化的藝術思想可以與傳統的情懷相互結合,形成簡約之美,形成意境之美。由于水墨具有相當濃厚并且鮮明的韻味,其對于虛實相生的關系、對于空間的運用等,都可以展現出崇高的思想境界。在平面設計之中融入水墨元素,可以使得我國傳統文化之中的色彩、肌理造型等得到集中體現,在展現出了獨特節奏和氣韻的同時,還可以提升設計的藝術性,形成全新的藝術語言。當代平面設計已經從中國傳統繪畫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然而水墨畫的隨意筆觸和虛實關系更為現代設計所普遍借鑒,它的不規則性和滲透性與商業設計的嚴謹性巧妙而又奇特地結合在一起,顯示出一種非凡的視覺力量。隨著人們審美的不斷改變,將傳統的文化融入至平面設計之中,已經是當前藝術設計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只有更好的運用傳統文化設計的相關理念,將傳統的元素融入至現代化藝術之中,使得藝術的發展全面進步,才能夠真正意義上開拓本土的文化,促進藝術事業的發展。在今后不論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還是對國外文化的借鑒,都應當加強創造工作,加強創造性的轉換工作,以促進藝術視覺效果的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對平面設計之中水墨元素的運用進行綜合性的研究,從實際角度出發深入的論述了水墨元素與現代化平面設計文化的完美融合,同時對應用過程之中審美意象的體現、現代文化的深層詮釋等進行了綜合性的研究,旨在不斷促進水墨元素應用的水準和技術,為現代化的平面設計工作穩步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吉林藝術學院動漫學院)
【摘要】傳統水墨畫歷史悠久,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藝術語言,平面設計通過與傳統水墨藝術元素相結合,能夠形成簡約之美、空間之美、意境之美等審美特征。現代平面設計可從中國水墨畫元素中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發和借鑒,使平面設計既具有強烈的現代性,又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對水墨元素的借鑒不應僅僅是形式的模仿,更需要發掘其深層次的內涵,理解水墨文化的深層意蘊,將這些元素轉化為設計師自身獨特的設計語言,唯此才能擴大借鑒的廣度和深度,為中國當代的平面設計帶來更新的設計緯度。
【關鍵詞】水墨元素;平面設計 ;創新;本土化
水墨畫在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地位很重要。它的水平與內涵是超時代的,對于古人和現代人而言,水墨畫在歷史上存有我們都能理解的共通的內涵,深刻影響了中國當代設計師的創作思維。現代平面設計需要多元文化背景的支撐,以適應現代社會信息交流和溝通的需要,立足于本土文化,保持本土平面設計的特性,則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水墨元素概述
(一)水墨與水墨繪畫
水墨即水和墨,是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元素,在中國書法及繪畫領域里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也是中國傳統書法與傳統繪畫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水墨繪畫"則指用水和墨所作之畫。一般由墨色的焦、濃、重、淡、清產生豐富的變化,表現物象,有獨到的藝術效果。是以紙、絹、毛筆為主要工具,色彩為輔,將水墨流動的特性和豐富的墨色層次充分發揮與表現意境的一種繪畫。
(二)中國繪畫中水墨元素的特點及其作用
相比西方其它繪畫形式,水墨畫是有其獨特之處的,與一般的元素不同,水墨沒有輪廓線,水墨在宣紙上自然渲染,渾然天成,一個個場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畫。水墨畫動態豐富,所以現代圖形設計者可以借鑒書法的黑白效果,創造出具有現代感的動感圖形。在這種視覺張力的引導下,平面傳達的效果頗為顯著。同時,水墨畫質感豐富,墨意味的圖形在視覺上也極具質感,傳達出一種拙撲的意韻。同時還強調筆、墨、水的關系,并籍此表現一種豐富和諧的精神,那么具備這種筆墨效果的現代圖形便能傳達出一種生動的人情味。水墨畫還具有文化品位,中國書法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已經成為一種具有高度文化個性、文化品位的藝術形式。那么當現代的視覺圖形借鑒這種形式時,它所具有文化品位也容易獲得人們的認同。水墨元素體現了中國畫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意境深遠。水墨畫已有非常長的發展歷程,相傳始于唐代,宋、元、明、清是中國水墨畫的巔峰。水墨畫強調自然、天趣、不拘形,講究寫意,越來越受到設計師的歡迎。
二、水墨元素與現代平面設計的關系
(一)水墨元素的繪畫性特征符合平面設計的特點要求
現代平面設計中大量運用水墨藝術元素符號大體有以下兩種原因:一方面設計師追求藝術表現的自由創新;另一方面是一些有責任的藝術家對傳統文化存有深厚感情,對傳統文化傳承的一種責任。這就需要現代設計師立足傳統,揮運水墨,加之于西方設計理念的借用,把水墨元素的傳統性與時代性、個性與共性整合為一個富于生機的新圖式,抒寫出富有中國氣派的設計理念。在傳統文化傳承方面卓有成績的是著名設計師靳埭強先生,靳先生作品的和諧之美,是他以中國人文精神觀照宇宙,獲得"人與自然在精神上同享生命無窮的喜悅與美妙。其墨與色、黑與白、拙與巧、實與虛等的交融與和諧,使觀者感受到他藝術精神與心靈的浸潤。水墨藝術元素已成為他海報創作的最為重要的表現形式和文化內涵。
水墨畫作為中國傳統藝術瑰寶之一,其表現形式已被許多平面設計師所成功采用。作為中國繪畫藝術發展的主要形式,水墨畫講求神韻,水和墨的多少使畫面的筆觸呈現濃淡和潤枯的變化,通過筆觸的變化來表達物體的結構和肌理等。我國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說過:"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也",形象地說明了中國水墨畫的意境和追求。我們可以把這種理念,應用到現代平面設計中去。中國2008年申辦奧運會標志,大家都不陌生,是運用水墨畫的表現形式創作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申奧標志。中國結的形象結合中國繪畫的表達技法,把奧運五環體現出來,用一個正在打太極的形象來突出中國的文明和對奧運會的熱望,表達得非常生動。其中把中國傳統的水墨畫的用筆技巧和我們的創意結合得天衣無縫,充分體現了中國水墨畫獨特的韻味。
(二)水墨元素的民族化特點有助于現代平面設計的本土化發展
其實無論是對于古人或是現代人,水墨在歷史上一定有我們都能理解的共通內涵,這也是水墨一直在設計中追求的永恒的韻味。對空間的運用,虛實相生的關系,陰陽的關系,都非常值得設計師去好好思考。水墨設計時可以考慮大面積留白,如同中國畫以白當黑的美學境界,這也是中國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中國畫的色彩、題款、印章、筆墨肌理等造型元素以及書法的氣韻、節奏都豐富了水墨平面設計的造型語言。
(三)水墨元素的親和力有助于平面設計中對信息的傳達
水墨意象主要是以靈活性、人格化的線為造型,筆法的抑揚頓挫,表現出水墨的意態情趣。行筆滯慢者則有苦澀之感,行筆流暢者則有輕趣之感。創作者的思想、審美好惡等內蘊性的修養都是通過線得以體現和表達的,線已經成為創作者主觀情感與創造的外化形式。水墨的扼要,水墨的旖旎,水墨的嚴謹,水墨的雄奇與恣肆,都不事小巧地營造出一種交泰的意象,構成一個凝聚的圖示。
(四)有利于對傳統文化的發揚
平面設計藝術是作為一種極富彈性的大眾媒體,是由審美與非審美交融滲透構成的,它由審美動機與非審美動機所引起,并由審美能力與非審美能力所實現。平面設計處在純粹藝術和應用設計的交叉點上,兼有繪畫和設計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象征性、濃縮性和自然性,是最能透射出深厚民族文化底蘊的視覺效果。
三、現代平面設計中水墨元素運用的方法創新
(一)表現形式上的創新
中國傳統元素和中國人的情感是一脈相承的,在平面設計中運用這些元素可以使平面設計作品與受眾產生情感共鳴,有利于廣告宣傳。然而"中國傳統元素"不應該僅僅將其視為是與國人之間的情感紐帶,而應該作為一種新鮮的血液與現代設計風格相結合,使中國的平面設計能夠成為世界的焦點。
(二)表現技法上的創新
在水墨風格的畫面上,除了水墨痕跡以外,畫面上還需要有圖、文字以及線條的組織運用,綜合給主體服務。一般來說,如果想把畫面做的比較傳統的話,字體的選擇一般是宋體、隸書、楷書以及篆書,和古代現代的書法名家的手書體等,但是由于篆書比較難于識別,在使用的時候應慎重。在主體畫面處理的時候,可以綜合考慮到畫面的效果,對圖片做加減法處理,把畫面中影響主題表現的地方虛化,并且可以嫁接別副畫面中你認為比較欣賞的部分。畫面的色彩是為更好的襯托主題而服務,并不是圖片越美觀越好,對于喧賓奪主的圖片,有時候甚至可以做單色處理(如圖一、圖二)。
水墨鑄民族魂魄,意象繪時代風采。頌揚水墨,緣情水墨,依意選形,依理煉形,用心創造出富有民族意味形式的平面設計,這是民族設計的源頭與母體,是根基性、穩固性和原生創造性的視覺展現,更是民族設計本質、全面、自由、發展的強大驅動力。只有這樣"尋根"設計,才能在世界設計的藝苑中展示出應有的民族魅力。去奢從儉、棄繁華而近樸素,以柔克剛的含蓄力量,悲喜有度的處世思想,以器明道的高雅情趣,銜古接今的水墨技藝,融會東西的現代思潮,使我們要重新梳理藝術的精神,樹立起民族文化的自尊,超越形式和文化的根性,把意蘊豐厚、編排張揚的平面設計,推向世界設計的大舞臺,這是一種義務,一種本領,一種民族藝術展現的責任。
現在房地產廣告做得很火熱,樓書的設計有的是相當不錯,只能用好水墨的"形",
在水墨的"神"的表現上不是做得很好,這和我們的知識結構是有著很大的關系的。由于我們對中國文人水墨畫的了解和學習多停留在對畫家生平、作品、畫派等方面,這些知識對于提高設計師的知識修養無疑很重要;但是除了了解這些知識之外,還需要加深對中國文人水墨畫的研究,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挖掘、應用它,豐富我們的本土化平面設計語言(如圖三、圖四)。
很多設計師都希望能創造出具有本民族文化風格,同時又具有個人特點。能為他人認可的平面設計作品,而不僅僅只是一味模仿國外作品的各種外表形式,這樣中國設計師文化上的那種歸屬感逐漸被喚醒,開始注意到本土文化中的平面設計元素,并把目光轉向本土文化,希望在本土文化中找到合適的平面設計語匯,中國文人水墨畫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四、結語
綜上所述,無論是對傳統的繼承還是對外國文化的借鑒,都要重視做好創造性轉換工作,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繼承傳統,不是食古不化;講設計的民族特色、中國氣派,決不是要將中國符號生搬硬套到現代設計作品中,而是著力于對民族的審美意識和審美心理的把握,站在時代的高度進行綜合創造,這樣設計出來的作品才能自然而不做作的流露出東方文化氣韻,從而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摘 要:中國水墨是具有中國傳統藝術韻味及特色的民族文化符號,是中國傳統哲學與藝術的的智慧和結晶。水墨文化講究構圖,骨法,用筆等。隨著現在化進程的加快,時代的進步,藝術交流越來越廣泛,藝術發展呈現出一種多元化的趨勢。西方藝術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影響也漸漸凸顯出來。其中設計是指以“視覺”作為溝通和表現的方式。透過多種手法將符號、圖片、和文字進行創造和結合,借此作出用來傳達想法或訊息的視覺表現。將中國傳統水墨與現代平面設計元素進行比較,歸納總結兩者的聯系性,為傳統水墨在當代的延續與發展尋求方向。
關鍵詞:傳統水墨 平面設計 聯系
中國水墨畫這一藝術形式具有悠久的歷史,自出現到現在已有千年之久。隨著時代的變遷,各種文化的融合,不但使傳統水墨畫的技法越來越豐富,更拓展了傳統水墨畫的表變現力,使傳統水墨畫在繼承中得到發展。當我們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傳統水墨文化時不得不感慨我們的先輩們對藝術的深刻認識,在基本的構成關系上,畫面處理上與現代的設計理念都有相似之處。正是這些相似與聯系使得傳統水墨與現代文化融合的更為妥帖,對傳統水墨在當代的繼承與發展具有重要啟示。
一、從構成要素上來看
平面設計中三大構成要素是點、線、面。而傳統水墨畫中往往有點睛之筆,以線為骨面為肉之說。
1、點。在數學概念中點是空間中只有位置,沒有大小的圖形。而在設計中,點作為設計要素之一起了重大的作用,首先它是無處不在的,再次它的大小是相對的,要根據實際的環境和觀察角度來講。點在設計中可以集中、聚合用以吸引視線或產生新的視覺形象。在設計構成中離不開點的存在。而在傳統的水墨藝術中自古就有點睛之筆之說。
2、線。線是點的定點移動軌跡,當點在一定方向上足夠密集的時候就形成了線。線的分類繁多有直線、弧線、曲線等等,設計中不同的線帶給人的情感特征也不相同,其中垂直的線會給人以生命力,力度感,伸展感等。而水平線就會給人以穩定感但略顯呆板。設計中可以用線來表現輪廓,可以用線來表現圖像等,可見設計中線的不可或缺性。在中國的傳統水墨中線即時骨,“謝赫六法”中提到骨法用筆,骨法是指人物的外形特點,后來泛指一切描繪對象的輪廓。用筆就是中國畫特有的筆墨技法。骨法用筆總的來說就是指如何用筆墨技法恰當的把對象的形狀畫出來,而這輪廓就是由線勾勒的。
3、面。在幾何意義中,面是線的移動軌跡,具有長度、寬度而無厚度。面的形態十分豐富有偶然形、幾何形、不規則形等。設計中不同的形也是具有不同特點的,偶然性顧名思義是偶然產生的具有不可重復性,富有個性、怪異、新奇的特點;幾何形是明快、理性、秩序的;不規則形式指有意識,有目的的人為創造的形具有不受限制,不具規律的造型。面在傳統水墨畫中的直觀體現就是墨法的應用,團墨為面,雖然墨為黑色,但中國畫古代有墨分五彩之說,即黑、白、濃、淡、干、濕六種效果,墨法可以說是一種用水的方法,水分的多少來體現繪畫的豐富變化,“筆為骨,墨為肉”。
終上所述,無論是中國傳統水墨畫還是現代平面設計構成都以點線面為構成要素。中國傳統水墨畫是不同于西方傳統繪畫的,西方傳統繪畫是以明暗關系、調子來體現空間關系的,而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室運用線條的對比,墨色的變化以及線條與面之間的穿插來體現前后、主次關系的,而這就要要求創作者具有較強的空間概括能力,設計也是如此,因為設計是將商業的信息通過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顯然這兩者都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由此構成上不難看出中國傳統水墨與現代平面設計存在著聯系性。
二、從意境營造上看
如果說在構成上來看中國水墨與平面設計的聯系是表面的,那中國水墨畫中的意境營造與現代平面設計的設計理念則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意境是中國傳統水墨的靈魂是藝術創作的最高追求。中國傳統水墨畫受傳統哲學的影響注重空間的營造,講究陰陽互補,虛實相生。
1、空間
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空間表現以黑白為主。中國傳統水墨畫受陰陽學說影響十分注重黑白的整體布置和運用。留白是中國傳統繪畫里邊常見的一種形式。南宋畫家“馬一角,夏半邊”就是運用留白的最好實例。張氏《畫潭》中也提到:“空白,非空紙。空白即畫也”在中國傳統水墨畫中,空白是畫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形的延續是意的延伸。在設計中,用簡單的寥寥數筆勾勒塑造空間韻味的樓盤廣告也不少見。
2、虛實
“我們畫面的空間感也憑借一虛一實、一明一暗的流動節奏表達出來。虛(空間)同實(實物)連成一片波流,如決流之推波。明同暗也連成一片波動,如行云之推月。”(宗白華《中國詩畫中所表現的空間意識》)虛與實的變化可以形成一種生命感、節奏感與律動感。化實為虛、化虛為實、虛實相生與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陰陽學相輔相成。
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意向”就是體現中國特有的文化特征,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幾前年的歷史長河中源遠流長,逐漸形成獨特的審美與認知。在平面設計中充分展示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與文化內涵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中國水墨人物畫是具有中國文化符號特征與哲學智慧的優秀民族藝術,水墨的簡約、空靈、的空間營造意念等方面與設計理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中國水墨人物畫要更好的在國際文化層面交流就要吸收多元化的元素,設計中的構圖、構成等元素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就是將中國傳統水墨畫與現代設計元素進行聯系與比較從而為中國傳統水墨的繼承與發展尋求新的方向。
作者簡介:趙燕靜(1988.05-),女,山東汶上人,曲阜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1級藝術學國畫專業研究生。
摘 要:水墨元素作為中國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號之一,其特有的黑白視覺效果在世界視覺藝術長廊中堪稱經典。水墨元素被大量的運用在平面設計中,獨到的視覺表現力極具東方審美意蘊,本文從水墨元素的應用優勢出發,探討水墨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視覺表現。
關鍵詞:水墨元素;平面設計;視覺表現
由古至今,水墨畫以其獨特的繪畫藝術語言、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藝術氣息感染了歷代的中國文人藝術家。雖然在角度、著重點之間不完全一致,但濃濃的水墨情結,影響著藝術家的設計理念和實踐。水墨畫對平面設計的影響是必然的,在現代平面設計“全球化”成為不可逆襲的趨勢下,“民族性”設計成為所有藝術工作者的熱門話題[1]。平面設計從中國水墨元素中得到啟發和借鑒,二者完美結合,將“民族性”設計表現的淋漓盡致。
1 水墨元素的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優勢
在人們精神追求不斷提升的今天,平面設計作品的目標不應只停留在介紹和宣傳產品信息。而應該是滿足信息傳播功能的同時,給人們帶來視覺審美的享受。良好的視覺效果必然在信息傳播時能發揮更高的效率。要達到這樣的要求就必須不斷增加作品的視覺沖擊力[2]。水墨元素作為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最高代表之一,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優勢主要表現在:水墨元素能喚起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給平面設計帶來了獨特的視覺感受。
1.1 水墨元素喚起了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
水墨元素在中國古代平面設計中早有應用,載體形式包括早期的彩陶、巖畫、青銅器等,并逐漸形成了早期裝飾藝術。紙以及印刷術被發明出來之后,書籍、廣告、標志等等便開始一步一步的融入人們的生活。如宋朝時期的“認門前白兔兒為記”,目前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一種廣告形式。水墨繪畫及書法在人們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早期的平面設計大多離不開水墨藝術。20世紀90年代后,中國平面設計開始進入成熟時期。設計工作者們開始不斷的開拓創新,力求與國際接軌的同時,在設計中大量融入中國的傳統元素,逐漸形成了中國特色的視覺風格。因此,水墨元素在平面設計中運用,喚起了人們對燦爛的傳統文化的自豪感,不僅因為水墨藝術與平面設計相結合的悠久歷史,更是因為水墨藝術本身的燦爛文化給人們帶來獨特的視覺感受和視覺沖擊力。
1.2 水墨元素給平面設計帶來了獨特的視覺感受
水墨元素在信息傳播時,就其獨特的黑白視覺效果便足以吸引人的眼球,再加上水墨元素本身所具有的視覺張力的意蘊美——水墨的形式美及藝術精神美,將平面設計作品由視覺形式上升至精神氣質層面[3]。如圖1是靳埭強為08年奧運會設計的海報招貼,采用動態構圖及大量留白,水墨筆觸構成流暢、簡潔的人物造型,舞動的人物姿態。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充滿無限生機,正如奧運會的主題,“運動、陽光與健康”,水墨元素彰顯北京奧運的人文氣息與民族精神。正是這樣的“空處不空”,“以虛代實”的處理方法,顯示出中國人道家式的哲學思想,通過水墨藝術精神內涵與大眾產生共鳴。
將水墨元素接運用于現代平面設計的例子比比皆是,圖2為賀卡內頁設計,將中國傳統的龍紋與水墨結合,以墨為主,以色為輔,在筆墨與空白中形成圖案的明暗虛實。其共同點是,都是巧妙地運用水墨元素來增加視覺沖擊力[4],以水墨元素獨有的黑白視覺效果及本身蘊含的文化底蘊來凸顯設計作品的主題及思想。
2 水墨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視覺張力表現
視覺張力一般是指一種能吸引人們的目光從而使人們在其面前駐足的力量,正如物理中常說的內力與外力[5]。而水墨元素中的內力和外力通常可以被理解為是水墨元素的藝術精神文化的熏陶和水墨元素的視覺形式表現。
2.1 水墨元素的視覺表現形式
作為外力存在的水墨元素的表現形式分為兩個部分:傳統水墨繪畫及書法和水墨符號及行跡。
2.1.1 傳統水墨繪畫及書法的運用
傳統水墨繪畫及書法是水墨元素最常見的呈現形式及載體,將水墨畫及書法直接運用于平面設計是眾多設計工作者偏愛的一種方式,此方式的最大優勢便是將水墨蘊含的精神文化躍然紙上,使人一目了然。圖3為茶葉包裝設計,背景中的水墨繪畫意境深遠,仿佛能凈化心靈,修身養性;將廣告語以優美的書法形式表現于茶葉包裝上,形成獨特的韻味,勾畫出一幅恬淡閑適的意境,東方藝術的風格情調,仿佛讓大眾在欣賞美的同時體會設計者的思想和觀念。
2.1.2 水墨符號及行跡的運用
與前者相比,水墨符號及行跡的運用在海報設計,標志設計中屢見不鮮。水墨符號、筆墨行跡則是指水墨畫中的墨點、墨跡、甚至是一根線、一支毛筆或是一塊極小的局部,如一個圈、一根草、一片花辨……經平面工作者的精心設計布置,通過強化、組合、編排、呼應及利用“飛白”、“墨痕”所形成的肌理效果來呈現的一種新的視覺效果[6]。如圖4,成都城市識別標志,以中國筆墨的一筆構成chengdu的c,以成都的特色——熊貓為視覺中心,熊貓整體的黑白色調恰如水墨筆觸的延伸,與水墨的黑白視覺體系相呼應。圖5,為靳埭強設計的《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招貼和《水墨的年代》招貼,同樣以水墨墨點墨跡所形成的肌理效果來表現主題。如《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中,利用水墨相溶所形成的墨點來增加視覺感,看似排列整齊的點,本身就形成了一種視覺沖擊力,卻又因為水墨相溶的比例位置不同,墨點呈現出不同的形態,正符合傳統美學中的統一與差別的對比。
《水墨的年代》廣告招貼
2.2 水墨元素的文化內涵及意境營造
水墨元素的文化內涵體現,是指在平面設計實踐中巧妙地運用水墨的哲學思想、美學觀念、審美取向。設計工作者可以在這些思想、思維、觀念的基礎上再設計,不斷創新,這不僅大大的擴寬了設計空間[7],還營造出新的視覺氣氛,且賦予了這些作品濃厚的文化氛圍。
將水墨元素的氣韻應用于平面設計,增加其審美意境,是水墨融于設計的最高境界。而意境是從靜態的、毫不含糊的視覺畫面中呈現的,這也是水墨藝術的獨特性。意境實際上是中國文化中那些最深刻的內涵及精神在設計中的再現,通常與水墨中的筆、墨、空白、色、構圖、手法等等可見因素相關[8]。如圖6,“武當山靈”廣告招貼設計,值得一說的是,招貼使用水墨筆觸勾勒出“太極”、“古鼎”等代表性較強的元素,渲染出武當山氣勢雄渾、香火永盛的視覺效果,無形中完美的營造出了“武當山——第一名山”的氣韻與靈性,其采用的上下組合構圖形式與視覺平衡方式充滿了強烈的道家中庸哲學思想。而右下角的“武當山靈”的“靈”字采用紅色,恰好與水墨中的“治印”的手法相呼應,且賦予了畫面一絲生機及意蘊。如圖7,《符號古都》——鳥巢、國家體育場。設計者齊鵬以一個新的視角及手法來展現我們國家的標志性建筑,將水墨元素完美的融入現代設計,畫面中既有中國傳統元素的變形與重組,又利用西方光影效果的處理手法。似乎所有與中國地域文化或者文化底蘊相關的作品都毫不例外的選用傳統水墨來加強視覺表現。設計者采用水墨筆觸的疊加與重組,重視筆墨的干、濕、濃、淡,合理的利用“飛白”、“濃墨”形成的黑、白、灰,正如西方的陰影、高光、灰調的處理手法,異曲同工之妙來重現光影效果。線條是構成畫面的靈魂,線條組合看似隨意實則為設計者精心布置設計而出的,線條的長短、粗細組成了畫面的整體節奏與氣勢,整體畫面大氣磅礴,古典意蘊呼之欲出。整幅作品無論從時間還是空間,達到了動與靜、虛與實的統一,意境與氣韻的完美結合。
3 總結
水墨元素與現代平面設計相結合,對于確立平面設計的中國風格以及其自身的發展都具有長遠的意義。在中國平面設計“國際化”的前提下,如何運用寶貴的傳統文化及保存水墨元素質樸的傳統美,如何在平面設計中巧妙融合水墨 ,從而在國際舞臺上展示本土文化,這將是我們面對的一個永恒話題。
作者簡介:季榮(1979—),男,江蘇南通人,研究生,鹽城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